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74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自行车构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将龙头杆拆卸或是替换的自行车握把 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包含有一龙头杆以及二握把套,龙头杆固定于前叉顶端, 并可供自行车的刹车手把及变速手把固定于其上,二握把套套置于龙头杆两端可供使用者 握持。随着龙头杆在形状上的差异,该自行车握把组件也可呈现各种不同的视觉风格。 但是,由于刹车手把及变速手把通常不容易从龙头杆上被拆下,因而使得使用者失去了通 过替换不同形状的龙头杆使自行车展现不同视觉风格的机会。另外,由于龙头杆不容易与 刹车手把及变速手把分离,也提高了运输过程的困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 组件,其龙头杆可与刹车手把或是变速手把迅速分离及组接,让使用者可自行替换龙头杆。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龙头杆 可与刹车手把或是变速手把迅速分离及组接,可使运输过程更为简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 特征在于包含一龙头杆;二衬管,分别套设于所述龙头杆的两端,所述二衬管具有一内侧 端以及一外侧端,所述内侧端具有一剖沟,所述剖沟贯穿所述衬管的管壁;二束环,分别套 设于所述二衬管的内侧端;二握把套,分别套设于所述二衬管,且位于所述二束环的相对外 侧。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龙头杆包含有一基部、二锥形部以及二端部,所述 二锥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基部的两端连接,所述端部还与所述锥形部的另一端连接,并供所 述二握把套套置,所述二锥形部的外径随着远离所述二基部而逐渐缩小。所述束环为一 C形环并形成有二自由端,所述二自由端利用一螺杆来结合。所述衬管具有一凸块位于所述束环二自由端的间隙内。所述龙头杆在中央处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具有一齿形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衬管可与握把套、变速把手以及刹车手把结合为一 体,一并被使用者拆下,无论拆卸或是组装均相当方便快速,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替换各种 形状的龙头杆来呈现不同的视觉风格,也可通过将龙头杆、变速把手以及刹车把手拆下来 使搬运过程更加简便。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构件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拆卸过程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功能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 把组件10,其通过一把手束管12连接在一自行车前叉(图中未示)的顶端,并可供二刹车 把手14以及二变速手把16固定于其上。龙头杆20为一体地具有一基部22、二锥形部24以及二端部26,基部22与把手束 管12连接,并具有一环绕基部22的齿形表面221,使得基部22可更紧密地与把手束管12 结合,二锥形部24是以其一端与基部22的两端连接,其外径随着远离二基部22而逐渐缩 小,二端部26并与二锥形部24的另一端连接。二衬管30分别套设于龙头杆20的二端部26,并各具有一内侧端32以及一外侧端 34,内侧端32具有一剖沟321贯穿衬管30的管壁,使得内侧端32可在承受外力挤压时缩 小其内径,另外,二衬管30各具有一凸块38位于内侧端32的外侧壁面上。二束环40分别套设于二衬管30的内侧端32,束环40为一 C形环并形成有二自 由端42、44,二自由端42、44通过一螺杆46结合,由此,当螺杆46锁紧导致二自由端42、44 相对接近时,衬管30的内侧端32以及束环40可通过缩小内径,使得龙头杆20、衬管30以 及束环40稳固地结合在一起,衬管30的凸块38位于二自由端42、44的间隙43内,以避免 束环40转动。另外,束环40内侧还设有多数个凸块48,使得衬管30以及束环40的结合更 为牢固。束环40也可以一快拆组件来取代。二握把套50分别套置于二衬管34,且位于二束环40的相对外侧,并包覆二衬管 30的外侧端34。经由上述结构,当需要拆卸龙头杆20时,使用者仅需旋松螺杆46,即可将衬管30 连同握把套50、刹车手把14以及变速手把16 —并拆下,此时,配合解除龙头杆20以及把手 束管12之间的锁制,龙头杆20即可与周围的组件脱离(如图3所示),而当需要重新组装 时,使用者也仅需将衬管30重新套置于龙头杆20两端,旋紧螺杆46,并使龙头杆20与把 手束管12结合即可,无论拆卸或是组装过程均相当简便。由此,使用者即可准备两种以上 不同形状的龙头杆20来相互替换,以便使自行车整体呈现不同的视觉风格。另外,在运输 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使用者也可将衬管30连同握把套50、刹车手把14以及变速手把16 一并拆下,再配合将变速线161及刹车线141缠绕于握把套50及刹车手把14周围后,并固 定于自行车的下管18处,同时将龙头杆20拆离把手束管12,如此一来,除可有效缩小宽度 以方便载运之外,变速线161及刹车线141缠绕在一起,更能避免搬运时被异物勾住,进而 大大提高运输过程的便利性。龙头杆20基部22的外径与一般习知的把手组件相同,使得龙头杆20可以适合于 一般规格的把手束管12。另外,锥形部24的设计将导致端部26在外径尺寸上比一般习知 的龙头杆来得小,而衬管30在外径的尺寸上则与一般习知的龙头杆无异,使其可适合于一 般规格的刹车手把14或是变速手把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示,凡符合本发明的创作精 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中,在本发明的领域内任何 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可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龙头杆;二衬管,分别套设于所述龙头杆的两端,所述二衬管具有一内侧端以及一外侧端,所述 内侧端具有一剖沟,所述剖沟贯穿所述衬管的管壁;二束环,分别套设于所述二衬管的内侧端;二握把套,分别套设于所述二衬管,且位于所述二束环的相对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 杆包含有一基部、二锥形部以及二端部,所述二锥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基部的两端连接,所述 端部还与所述锥形部的另一端连接,并供所述二握把套套置,所述二锥形部的外径随着远 离所述二基部而逐渐缩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环 为一 C形环并形成有二自由端,所述二自由端利用一螺杆来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管 具有一凸块位于所述束环二自由端的间隙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 杆在中央处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具有一齿形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龙头杆的自行车握把组件,包含一龙头杆;二衬管,分别套设于所述龙头杆的两端,所述二衬管具有一内侧端以及一外侧端,所述内侧端具有一剖沟,所述剖沟贯穿所述衬管的管壁;二束环,分别套设于所述二衬管的内侧端;二握把套,分别套设于所述二衬管,且位于所述二束环的相对外侧。由此,衬管可与握把套、变速把手以及刹车手把结合为一体,一并被使用者拆下,无论拆卸或是组装均相当方便快速,使用者可通过替换各种形状的龙头杆来呈现不同视觉风格,也可通过将龙头杆、变速把手以及刹车把手拆下来使搬运过程更加简便。
文档编号B62K21/26GK101992827SQ20091016923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
发明者林鸿钧 申请人:诠钧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