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57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特别是涉及用于固定汽车纵梁的前桥后架加强板,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力总成的振动传至副车架,激励起副车架共振,副车架上固 定有车身纵梁,由于副车架与车身纵梁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一般在这两者之间设置一前 桥后架加强板来固定,前桥后架加强板经冲压形成侧向封闭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框 架,由于一体制造麻烦,一般将其制成独立的两个零件,再将这两个零件扣接起来,其中封 闭的底面上开有安装孔,通过一螺栓由纵梁穿过安装孔固定到副车架上,而具有开口的顶 部与纵梁的底面相抵靠并焊接连接,但是由于前桥后架加强板与车身纵梁连接处的横向刚 度不足,因此副车架将振动传递到车身纵梁,从而引起整车振动、噪声异常。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车身纵梁横向刚度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设于 汽车的纵梁处,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所述的加强板一贴合 于纵梁上,所述的加强板二用于使所述的加强板一与上述的纵梁保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加强板一上具有一向外延伸的用于提高加强板一与上述的纵梁连接刚度的连接部。本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用于固定副车架与车身纵梁,本加强板具体是由相互连 接的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组成,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的连接面平行于纵梁,且加强板一位 于纵梁的内侧,加强板二位于纵梁的外侧,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的底面具有同轴线的安装 孔,通过一螺栓由纵梁穿过安装孔固定于副车架上,并且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的顶部均抵 靠在纵梁的底面上,并由加强板二的顶部与纵梁的底面焊接连接,加强板一外还具有连接 部与纵梁相连接。在上述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中,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的底面吻合接触。从而 增加与纵梁的接触面积,有效改善了受力分布情况。在上述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中,所述的连接部是由加强板一顶部的一侧向外侧延 展的翻边。连接部与加强板一固连成一体,可通过折弯模具来加工,制造方便。在上述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中,所述的连接部横向设于纵梁上。可增加连接部与 纵梁的横向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纵梁的横向刚度。在上述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中,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纵梁通过焊接连接。使得 连接更加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的加强板一上增设有连接部,不仅能够 提高自身的刚度,还增加了其与车身纵梁连接处的横向接触面积,改变连接处的受力分布, 大幅度提高了连接处的横向刚度(所谓的刚度是指受外力作用后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增加后会提高共振频率,从而达到降低动力总成系统通过副车架引起的整车振动,降低振动噪声,本结构改动小、操作简单,又无需修改车身及副车架的制造模具,适用于在线产品 车副车架振动改进,产品开发周期短,改进费用低。

图1是本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与纵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强板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梁;2加强板一 ;2a连接部;2b安装孔;2c卡槽;3加强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设于副车架与纵梁1之间,如图1所示,本加强板由相互连 接的加强板一 2和加强板二 3组成,加强板一 2和加强板二 3分别居于纵梁1的两侧,且加 强板一 2靠近纵梁1的内侧,加强板二 3靠近纵梁1的外侧,两加强板构成侧向封闭且其中 一端具有连接各侧围的安装底面的整体,安装底面与副车架相接触;加强板的另一端为呈 开口的安装顶面,该安装顶面与车身纵梁1相接触,安装底面上开有一安装孔2b,固定时, 可采用一螺栓由车身纵梁1向下穿过安装孔2b与副车架相固定,如图2所示,加强板一 2 顶部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2a,该连接部2a为与加强板一 2相连的翻边,且翻边横 向设于纵梁1上并与纵梁1吻合接触,其接触处通过焊接连接;加强板二 3的两侧顶部分别 向外纵向延伸,并由纵梁1的底面包到纵梁1的外侧面,其接触处通过焊接连接,从而使加 强板一 2稳固于纵梁1上。加强板一 2和加强板二 3的连接结构较多,通常采用插接连接,即在加强板一 2上 对应于加强板二 3的连接面两侧分别开制斜形的卡槽2c,在加强板二 3的对应位置上设置 与该卡槽2c相配合的卡榫,只要将卡榫插入卡槽2c内,就能使两者连接起来。加强板一 2和加强板二 3 —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实际制造时,需通过剪切、冲 孔、折弯等多道工序。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设于汽车的纵梁(1)处,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板一(2)和加强板二(3),所述的加强板一(2)贴合于纵梁(1)上,所述的加强板二(3)用于使所述的加强板一(2)与上述的纵梁(1)保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一(2)上具有一向外延伸的用于提高加强板一(2)与上述的纵梁(1)连接刚度的连接部(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a)与所 述纵梁(1)的底面吻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a)是由 加强板一(2)顶部的一侧向外侧延展的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条所述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 (2a)横向设于纵梁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a)与所 述的纵梁(1)通过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属于汽车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纵梁因横向刚度不足,从而使副车架的振动经纵梁传递到整车等问题。本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设于汽车的纵梁处,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加强板一贴合于纵梁上,加强板二用于使所述的加强板一与上述的纵梁保持连接,其特征在于,加强板一上具有一向外延伸的用于提高加强板一与纵梁连接刚度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在用于固定纵梁的前桥后架加强板的加强板一上增设了连接部,增加了其与车身纵梁连接处的横向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了连接处的横向刚度,刚度增加后会提高共振频率,从而达到降低动力总成系统通过副车架引起的整车振动。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1587452SQ20092031754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关帅, 刘强, 李书福, 杨健, 王海林, 赵福全, 陈世荣,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