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吊挂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48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纵向吊挂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吊挂装置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Sport Utility Vehicle,以下简称SUV)和多用途 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以下简称MPV)等汽车车型,大都采用前置后驱的布置形 式,后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这种结构使传动系统和车身系统承受的扭力都较大,通常在汽 车急加速时由于发动机爆发,减速器通过传动轴,将震动传递到车身上,引起传动系统及车 身系统震动剧烈,使整车的驾驶舒适性大打折扣。现有技术中,为了对汽车进行减震降噪, 提高用户的乘坐舒适性,通常采用优化车身结构的方式,以使汽车车身能够更好的降低震 动和噪声。由上可知,为了减震降噪,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车身结构的方式实现。然而,产 生震动的根源是与发动机连接的传动系统,导致现有技术减震降噪的效果较差;并且采用 改变车身结构的方式减震降噪,费时费力,使汽车的制造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向吊挂装置及交通工具,解决现 有技术通过改变车身结构的方式减震降噪的效果差,并且导致汽车制造成本高的缺陷,实 现通过提高纵向吊挂装置实现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并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向吊挂装置,包括纵向吊挂和两个吊挂软 垫;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固设在车辆中的减速器上,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 所述车辆中车架的横梁铰接;两个所述吊挂软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吊挂与所述横梁铰接 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吊挂软垫开设的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吊挂软垫位于 所述横梁和所述纵向吊挂之间。本实施例纵向吊挂装置,通过纵向吊挂的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而纵向吊挂的 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并且在纵向吊挂与横梁铰接处设置有吊挂软垫,由于吊挂软垫的一端 面抵靠在横梁上而另一端面抵靠在纵向吊挂上,从而当由于发动机爆发而使减速器产生震 动后,震动作用力通过纵向吊挂传递到纵向吊挂与横梁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夹在两吊 挂软垫之间,吊挂软垫将震动力有效的削弱,实现了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并且通过本实 施例纵向吊挂装置实现减震降噪,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方便将吊挂软垫安装到连接轴上,纵向吊挂装置 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所述限位套插设在所述通孔中。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将限位套固定在吊挂软垫上,并对吊挂软垫进行 限位,以防止吊挂软垫受压力过度变形,所述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限位 套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吊挂软垫的轴向长度。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增强吊挂软垫承受径向力的作用,纵向吊挂装置
3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垫片分别与所述吊挂软垫的端面和所述 横梁相抵靠。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有效的降低横梁所受的力,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 端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远离所述减速器的横梁铰接。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使纵向吊挂与减速器牢固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 吊挂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之间至少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点。如上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为了通过纵向吊挂有效的减弱震动的强度,所述纵向 吊挂为S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减速器和车架,还包括纵向 吊挂装置;所述纵向吊挂装置包括纵向吊挂和两个吊挂软垫;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固设在 车辆中的减速器上,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车架的横梁铰接;两 个所述吊挂软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吊挂与所述横梁铰接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吊挂 软垫开设的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吊挂软垫位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向吊挂之间。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纵向吊挂装置为了方便将吊挂软垫安装到连接轴上,所述 纵向吊挂装置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所述限位套插设在所述 通孔中。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为了将限位套固定在吊挂软垫上,并对吊挂软垫进行限位, 以防止吊挂软垫受压力过度变形,所述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套的 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吊挂软垫的轴向长度。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为了增强吊挂软垫承受径向力的作用,所述纵向吊挂装置 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垫片分别与所述吊挂软垫的端面和所述 横梁相抵靠。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为了有效的降低横梁所受的力,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 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远离所述减速器的横梁铰接。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为了使纵向吊挂与减速器牢固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吊挂 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之间至少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点。如上所述的交通工具,为了通过纵向吊挂有效的减弱震动的强度,所述纵向吊挂 为S形结构。本实施例交通工具,通过纵向吊挂装置中的纵向吊挂的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 而纵向吊挂的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并且在纵向吊挂与横梁铰接处设置有吊挂软垫,由于吊 挂软垫的一端面抵靠在横梁上而另一端面抵靠在纵向吊挂上,从而当由于发动机爆发而使 减速器产生震动后,震动作用力通过纵向吊挂传递到纵向吊挂与横梁连接的连接部,该连 接部夹在两吊挂软垫之间,吊挂软垫将震动力有效的削弱,实现了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 并且通过纵向吊挂装置实现减震降噪,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中的纵向吊挂的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 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中的纵向吊挂的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纵向吊挂装置,包括纵向吊挂1和两个吊挂软垫2。纵向吊挂1的一端固设在车辆中的减速器6上,纵向吊挂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 11与车辆中车架5的横梁51铰接;两个吊挂软垫2分别设置在纵向吊挂1与横梁51铰接 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吊挂软垫2开设的通孔(未图示)套设在连接轴11上;吊挂软垫2 位于横梁51和纵向吊挂1之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减速器6 —般固定在车辆中的靠近发动机的横梁52上。 为了在发动机爆发时,减弱减速器6通过传动轴7传递到车架5上的震动影响,本实施例中 的减速器6通过纵向吊挂1削弱震动对车架5的影响。为了使纵向吊挂1与减速器6牢固 的固定连接,纵向吊挂1的一端与减速器6之间至少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点。例如,可以通过 两个螺栓将纵向吊挂1固定在减速器6上,通过纵向吊挂1与减速器6之间设置两个固定 连接点,可以使纵向吊挂1与减速器6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使减速器6产生的震动能够通过 纵向吊挂1传递。纵向吊挂1通过连接轴11与横梁51铰接,例如,可以在横梁51上固设 一横截面为U形的连接板511,将纵向吊挂1与连接板511铰接,从而方便的实现纵向吊挂 1与横梁51铰接在一起。另外,纵向吊挂1与横梁51连接的连接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吊挂软 垫2,并且吊挂软垫2设置在纵向吊挂1与横梁51之间,从而吊挂软垫2传递的震动被吊 挂软垫2有效的吸收掉,从而减小震动对横梁51的影响,使汽车车身能够更好的降低震动 和噪声。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轴11可以是螺栓,从而可以方便的在纵向吊挂1与横梁 51铰接后,通过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使纵向吊挂1能够牢固的限制在横梁51上的连接板 511上,以防止纵向吊挂1从横梁51上脱落。进一步的,为了有效的降低横梁51所受的力,纵向吊挂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连接 轴11与车辆中远离减速器6的横梁51铰接。具体的,车辆中的车架5可以包括多个横梁 51,本实施例中的纵向吊挂1可以与离减速器6最远的横梁51铰接。在减速器6产生相 同扭矩的前提下,通过将纵向吊挂1与离减速器6最远的横梁51铰接,可以增加横梁51的 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横梁51受到的力降低,更有利于降低震动和噪声。更进一步的,为了通过纵向吊挂1有效的减弱震动的强度,纵向吊挂1可以为S形 结构。具体的,将纵向吊挂1设置为S形结构,可以有效的通过S形结构缓冲减速器6所施 加到纵向吊挂1上的力,从而更有利于降低震动和噪声。本实施例纵向吊挂装置,通过纵向吊挂的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而纵向吊挂的
5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并且在纵向吊挂与横梁铰接处设置有吊挂软垫,由于吊挂软垫的一端 面抵靠在横梁上而另一端面抵靠在纵向吊挂上,从而当由于发动机爆发而使减速器产生震 动后,震动作用力通过纵向吊挂传递到纵向吊挂与横梁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夹在两吊 挂软垫之间,吊挂软垫将震动力有效的削弱,实现了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并且通过本实 施例纵向吊挂装置实现减震降噪,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方便将吊挂软垫2安装到连接轴11上,本实施例 纵向吊挂装置还包括限位套3,限位套3套设在连接轴11上,并限位套3插设在吊挂软垫 2的通孔中。进一步的,为了将限位套3固定在吊挂软垫2上,并对吊挂软垫2进行限位,以防 止吊挂软垫2受压力过度变形,限位套3的外径大于吊挂软垫2的通孔的直径;限位套3的 轴向长度小于吊挂软垫2的轴向长度。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套3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例如,铁、钢以及硬质 非金属材料。限位套3插设在吊挂软垫2的通孔中,并且限位套3自身套设在连接轴11上, 从而使限位套3位于吊挂软垫2和连接轴11之间,从而方便的将吊挂软垫2安装到连接轴 11上。其中,为了将限位套3固定在吊挂软垫2上,可以使限位套3的外径大于吊挂软垫2 的通孔的直径,使限位套3与吊挂软垫2的通孔过硬配合,从而使限位套3牢固的固定在吊 挂软垫2上。另外,为了防止吊挂软垫2受径向力过大,使吊挂软垫2产生过度变形而造成 吊挂软垫2失效,本实施例通过将限位套3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小于吊挂软垫2的轴向长度, 从而使限位套3能够对吊挂软垫2进行限位,使吊挂软垫2最多被压缩到与限位套3相同 长度,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吊挂软垫2。本实施例纵向吊挂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套,可以方便的将吊挂软垫通过限位套安 装到连接轴上。另外,通过将限位套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小于吊挂软垫的轴向长度,可以有效 的控制吊挂软垫的压缩量,以防止吊挂软垫过度变形,有效的保护了吊挂软垫。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增强吊挂软垫2承受径向力的作用,本实施例纵 向吊挂装置还包括垫片4,垫片4套设在连接轴11上,垫片4分别与吊挂软垫2的端面和 横梁51相抵靠。具体而言,在吊挂软垫2承受纵向吊挂1施加的径向力时,为了增大吊挂软垫2的 受力面积,使吊挂软垫2具有更强的承受径向力的能力,在吊挂软垫2的端面与横梁51中 的连接板511之间设置垫片4,从而可以通过垫片4增大吊挂软垫2的受力面积,减弱吊挂 软垫2在径向力的作用下所受的压力强度,使吊挂软垫2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力。本实施例纵向吊挂装置,通过在吊挂软垫与横梁之间设置垫片,可以有效的增加 吊挂软垫的受力面积,使吊挂软垫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力,从而更有利于对汽车实现减震 降噪。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减速器和车架,还包括纵向吊挂装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纵向吊挂装置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中的纵向吊挂 装置,其具体结构可参见本实用新型纵向吊挂装置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3的记载,在此不 再赘述。本实施例交通工具,通过纵向吊挂装置中的纵向吊挂的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 而纵向吊挂的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并且在纵向吊挂与横梁铰接处设置有吊挂软垫,由于吊挂软垫的一端面抵靠在横梁上而另一端面抵靠在纵向吊挂上,从而当由于发动机爆发而使 减速器产生震动后,震动作用力通过纵向吊挂传递到纵向吊挂与横梁连接的连接部,该连 接部夹在两吊挂软垫之间,吊挂软垫将震动力有效的削弱,实现了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 并且通过纵向吊挂装置实现减震降噪,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吊挂和两个吊挂软垫;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固设在车辆中的减速器上,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车架的横梁铰接;两个所述吊挂软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吊挂与所述横梁铰接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吊挂软垫开设的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吊挂软垫位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向吊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 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所述限位套插设在所述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通 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吊挂软垫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 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垫片分别与所述吊挂软垫的端面和所述横梁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所 述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远离所述减速器的横梁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与所述减 速器之间至少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为S形结构。
8.—种交通工具,包括减速器和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吊挂装置;所述纵向 吊挂装置包括纵向吊挂和两个吊挂软垫;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固设在车辆中的减速器上, 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车架的横梁铰接;所述两个吊挂软垫分别 设置在所述纵向吊挂与所述横梁铰接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吊挂软垫开设的通孔套设 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吊挂软垫位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向吊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装置还包括限位套, 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所述限位套插设在所述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 直径;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吊挂软垫的轴向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装置还包括垫 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垫片分别与所述吊挂软垫的端面和所述横梁相抵罪。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 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远离所述减速器的横梁铰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手,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 之间至少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挂为S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向吊挂装置及交通工具。纵向吊挂装置,包括纵向吊挂和两个吊挂软垫;所述纵向吊挂的一端固设在车辆中的减速器上,所述纵向吊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车辆中车架的横梁铰接;两个所述吊挂软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吊挂与所述横梁铰接的连接部的两侧,并且所述吊挂软垫开设的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吊挂软垫位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向吊挂之间。通过纵向吊挂的一端与减速器固定连接,而纵向吊挂的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并且在纵向吊挂与横梁铰接处设置有吊挂软垫,实现了较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B62D21/11GK201737052SQ20102012751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刘扬, 刘春梅, 常宏伟, 黄志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