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尤其是折叠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将折叠自行车的各部 件折叠后全部封装进一个箱体中的折叠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折叠车发展很快,小型化、易折叠、品种多已成市场发展趋势,在不同方 面和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居环境改变、旅游度假 人员增多,使得人们对折叠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折叠车,其普遍存在的 缺陷是折叠后体积偏大、携带不便,且由于折叠车上坚硬的零部件外露,在人员拥挤的场 合,容易对贴近的人员、设施构成伤害威胁,也使其本身易于受损。因此,诸如北京、上海等 城市已禁止携带折叠车乘坐地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车折叠后体积偏大、 金属构件外露和携带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将折叠车的各部件折叠后全部封装进一个箱体 中的折叠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折叠车,其包括折叠车把,折叠前轮,折叠后轮,该折叠后轮上设有弧形后轮 支架,其特点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一支撑联杆,该支撑联杆一端铰接在折叠车把上,另一端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 水平端上;及—用于将折叠车的各部件折叠后全部封装的中空箱体,该中空箱体底面为四边 形,该四边形的两顶点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竖直端上,另外两顶点间的箱体部分为一能 卡接在该支撑联杆上的卡槽。较佳地,该箱体顶面设有一箱盖,底面可转动设有一箱底盖板,该箱体四周封闭。较佳地,该折叠车把包括一车把转向联杆和两同时同向动作的车把本体,两车把 本体形成“V”形,通过一同步齿轮与该车把转向联杆连接。较佳地,该折叠车把还包括一套接在该车把转向联杆上的车把稳定套管,该支撑 联杆的一端铰接在该车把稳定套上。较佳地,该折叠前轮包括一前轮叉架,该前轮叉架与该车把转向联杆通过一万向 联轴节相铰接。较佳地,该折叠车包括两曲拐,以及能分别相对各该曲拐做90°径向旋转的两脚 踏板。较佳地,该折叠车的驱动装置为两级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和被动轮,该被动轮具 有一转轴,该折叠车的后轮通过两级传动链条与该被动轮连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折叠车折叠后体积偏大、金属构件外露造成携带不便的这一根本问题,从产品设计角度进行克服和解决。折叠车折叠时, 车上所有构件由箱体的下面折缩到箱内,用箱壳把折叠车的金属构件与外部环境隔离开, 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且折叠后体积很小。本实用新型为折叠车市场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 给购买折叠车的人们增加一种新的选择。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展开(左侧图)与折叠(右侧图)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折叠状态时各部件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脚蹬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脚蹬展开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万向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车把结构示意图,其中左侧图为折叠图,中间图 为展开图,右侧图为展开图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座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包括折叠车把,折叠前轮,折叠后轮,该折叠 后轮上设有弧形后轮支架,该折叠车还包括一支撑联杆,该支撑联杆一端铰接在折叠车把 上,另一端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水平端上;以及一用于将折叠车的各部件折叠后全部封 装的中空箱体,该中空箱体底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两顶点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竖直 端上,另外两顶点间的箱体部分为一能卡接在该支撑联杆上的卡槽。其中,折叠车把,折叠 前轮,折叠后轮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折叠技术来实现,将车把、前轮、后轮等部件 折叠后,从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下面收纳进箱体中,盖上顶盖和底盖,即可实现封装。从本实施例中折叠车的外形来看,折叠车展开时,车座的下部后轮上方设一上面 和四周封闭的箱形构件(中空),车座设在箱形构件上面,箱体的右下角与后轮支架铰接相 联,箱体的左下角骑在支撑联杆上,箱形构件具有车座的功能,同时也有装载随行物品的功 能。脚蹬中轴到车后轮采用两级链条传动。车把、前轮、脚蹬、后轮的位置与一般的自行车 相同。折叠车折叠时,车上所有构件由箱体的下面折缩到箱内,用箱壳把折叠车的金属构件 与外部环境隔离开,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可见,本折叠车以图2中所示展开的形态和位置出发,通过人为的操作,使图2中 的后支架2、支撑联杆6、主梁7、前轮支架10、车把稳定套13、车把联杆14、座箱21七种构 件和折点(铰接点)a、b、c、d、e,组合变化成如图3折叠状的各构件和折点的形态和位置。 反之,由图3通过上述构件组合变化为图2的形态和位置。本实施例中折叠车把,折叠前轮,折叠后轮也采用了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具 体阐述如下。对于脚蹬折叠,折叠时脚踏板相对曲拐51做90°径向旋转。而万向联轴节12 是车把转向联杆14与前轮叉架10相联的铰接部件,本实用新型在车把转向联杆14与前轮 叉架10之间设万向联轴节12,可以避免铰接部件(转向轴11和车把稳定套13)的同一同 轴度要求,从而减少车把转向性能与折叠性能的相互干扰。图6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万向联轴节,其包括轴承座121、轴承122和126、轴123、万向节124、顶套125、小隔套127以及 大隔套128。而本实用新型的座箱是折叠车联为一体的构件之一,具有车座和装载随行物品 的功能;折叠后,它又是折叠车的包装箱,使折叠车上的各种金属构件不能外露。座箱的结 构是上面和四周封闭,下面洞开(上面设有箱盖,下面在箱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箱底盖板), 折叠车的各种机构由箱体下面折叠入箱。对于车把,形如两支山羊角,近似于“V”字形,与 下部构件相联,折叠与展开时,在同步齿轮的作用下,两根车把可以同时同向动作。折叠后 可以实现如图3的位置。折叠车的驱动装置为两级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和被动轮,该被动 轮具有一转轴,该折叠车的后轮通过两级传动链条3与该被动轮连动旋转。二、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及机构动作原理1、折叠车与脚蹬的展开,分别用图3-5加以说明。折叠车的展开右手握住提手20,左手开启折叠自锁装置19,以折点e为轴向上提 转座箱21 —端,露出车架构件后,左手握住车把转向联杆14,以折点b为轴向上翻转立起, 同时拉动支撑联杆6,右手上提提手20 —端,此时后轮支架2在支撑联杆6的拉动下,后轮 支架2以折点d为轴,由下面向后展开如图2状态,抬起车把17,在同步齿轮16的作用下, 车把17的两个把手同时向上翻起到达位置后,车把展开自锁装置15自动锁紧。然后,使座 箱21向下放平,座箱自锁装置18自动锁紧。脚蹬5展开用图4-5说明,将脚蹬踏板向上翻转90°达到水平状态,再向曲拐51 方向推进脚蹬旋转套54,使定位销53脱离锁紧套52的缺口,然后拧转锁紧套52,使锁紧套 52上的缺口离开定位销53,实现脚蹬锁紧,用此法可将两个脚蹬全部展开。此时折叠车已 全部展开并可骑行。如有随行小件物品需要携带时,开启箱盖22,将箱内侧立状的座箱底盖 23放平,使座箱21全封闭,放入随行物品,盖上箱盖22,便可骑行。2、折叠车与脚蹬的折叠首先,折叠脚蹬,拧动锁紧套52,使锁紧套上的缺口按曲拐51的纵向对正定位销 53,此时脚蹬旋转套54在弹簧55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使定位销53进入锁紧套52的缺口, 此时把脚蹬踏板向下转90°完成脚蹬折叠,另一脚蹬如此操作。然后,折叠车架,右手握住提手20,左手开启座箱自锁装置18,以折点e为轴,手握 提手20向上提起座箱21,开启车把展开自锁装置15,使车把17向下翻转到位后,左手提起 主梁7上的手把4,在提动手把4的过程中,后轮支架2以折点d为轴,在后轮1重力的作用 下,后轮支架2由下向前轮9方向旋转,同时通过折点c拉动支撑联杆6,使车把稳定套13、 车把转向联杆14、车把17,以折点b为轴被动向下旋转达到如图3的状态和位置。在上述 构件被动动作的同时,后轮支架2通过折点e带动座箱21向下运动,由于提手20在右手控 制中,所以座箱21仍处于立置状态,待折叠机构完全处于如图3的状态和位置后,右手握住 提手20操控座箱21,以折点e为轴,向下转动,扣住已折叠的各种机构,折叠自锁装置19自 动锁紧,到此折叠操作完成。折叠状的折叠车可以通过拖行小轱辘8和拉手24,在光平地面 拖动行走,也可用背带挎在肩上携带。其中,前述的各自锁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 手段,在此不作赘述。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
5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车,其包括折叠车把,折叠前轮,折叠后轮,该折叠后轮上设有弧形后轮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还包括一支撑联杆,该支撑联杆一端铰接在折叠车把上,另一端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水平端上;及一用于将折叠车的各部件折叠后全部封装的中空箱体,该中空箱体底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两顶点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竖直端上,另外两顶点间的箱体部分为一能卡接在该支撑联杆上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箱体顶面设有一箱盖,底面可转动设有 一箱底盖板,该箱体四周封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把包括一车把转向联杆和两同 时同向动作的车把本体,两车把本体形成“V”形,通过一同步齿轮与该车把转向联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把还包括一套接在该车把转向 联杆上的车把稳定套管,该支撑联杆的一端铰接在该车把稳定套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前轮包括一前轮叉架,该前轮叉架 与该车把转向联杆通过一万向联轴节相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包括两曲拐,以及能分别相对各 该曲拐做90°径向旋转的两脚踏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车的驱动装置为两 级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和被动轮,该被动轮具有一转轴,该折叠车的后轮通过两级传动链 条与该被动轮连动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车,其包括折叠车把,折叠前轮,折叠后轮,该折叠后轮上设有弧形后轮支架,该折叠车还包括一支撑联杆,该支撑联杆一端铰接在折叠车把上,另一端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水平端上;及一用于将折叠车的各部件折叠后全部封装的中空箱体,该中空箱体底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两顶点铰接在弧形后轮支架的竖直端上,另外两顶点间的箱体部分为一能卡接在该支撑联杆上的卡槽。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折叠时,车上所有构件由箱体的下面折缩到箱内,用箱壳把折叠车的金属构件与外部环境隔离开,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且折叠后体积很小。本实用新型为折叠车市场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给购买折叠车的人们增加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712730SQ2010201428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达汇 申请人:张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