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68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101,第一车架 悬挂连接板102,第二车架悬挂连接板103,其中,连接螺栓101依次通过第一车架悬挂 连接板102、发动机悬挂通孔、第二车架悬挂板103。发动机104通过连接螺栓101悬挂 在第一车架悬挂板102和第二车架悬挂板103之间,再将所述第一车架悬挂连接板102及 第二车架悬挂连接板10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车架及第二车架上,发动机104依 赖力矩拉紧车架悬挂连接板的形式装配在整车上,在装配发动机104时,两车架悬挂连 接板通过螺栓与摩托车车架连接固定,图1中a指代的距离为发动机104和第一车架悬挂 板102的预留间隙,图1中b指代的距离为发动机104与第二车架悬挂板103之间的预留 间隙。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发明人发现由于发动机104和两端的第一车架悬挂 板102、第二车架悬挂板103之间的预留间隙较小,使得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很困难。同 时,由于两车架悬挂连接板的变形不一致,导致装配的一致性不好保证,从而影响整个 摩托车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以 解决装配困难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发动车悬挂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其中所述第一车架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该第一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一 车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车架上设置有可调节发动机位置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与所述第 二车架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设置在第二车架上的调节螺套,以及设置在该调节 螺套外的调节螺母。优选地,所述第一车架的靠近发动机的一面设置有发动机定位基准面,装配 时,旋转所述调节螺套使发动机和所述基准面贴平。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发动机直接悬挂固定在第一车架和 第二车架之间,不需要悬挂连接板,故所述第一车架、第二车架与发动机之间具有足够 的间隙,具体在装配时,首先将发动机放置在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然后,旋转设 置在第二车架上的调节螺套,从而推动发动机使其和第一车架贴合,进而,发动机通过 设置在第一车架上的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一车架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在调节螺套上的第二紧固螺栓与第二车架连接固定,这样,发动机就悬挂固定在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无需现有技术中的悬挂连接板, 因此,发动机与所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具有足够大的预留间隙,使得发动机的装 配过程很容易。同时,避免了因两车架悬挂连接板的变形不一致,引起的摩托车装配后 一致性不好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装配一致性及整个摩托车的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 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结构,主要包括 第一车架201和第二车架202,其中发动机204固定连接在第一车架201和第二车架202之间。具体实施时,第一车架201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03,通过该第一紧固螺栓将 发动机204与第一车架201固定连接。第二车架202上设置有可调节发动机位置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设置 在第二车架202上的调节螺套205,以及套设在调节螺套205外侧的调节螺母206。第二 车架202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套相适配的螺孔,该调节螺套可以旋进旋出所述螺孔, 从而改变调节螺套与第二车架表面积最大的平面的相对位置,当旋进该调节螺套直到接 触到所述发动机后,可以调整发动机204的位置。调节螺母206用于固定所述调节螺套 205,防止其与第二车架202的相对位置改变;调节螺套206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207,可以将发动机204与所述第二车架 202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装配悬挂发动机时,将发动机204放置在第一车架201与第二车架202之 间,然后,旋转调节螺套205,直至发动机204与第一车架201相接触,调节所述调节螺 套205外的调节螺母206,防止调节螺栓松动,进而防止发动机204的位置移动;通过第 一紧固螺栓203将发动机204与第一车架201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二紧固螺栓207将发动 机204与第二车架202固定在一起。这样,发动机204就可以牢固的定位于第一车架201 与第二车架202之间。图2中d所指代的距离,即第二车架202与发动机204之间的预留间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通过调节螺套将发动机定位 于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将发动机固定在第一车 架和第二车架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悬挂连接机构没有使用车架连接板,而 是直接将发动机与两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两车架与发动机之间有足够的间隙, 使得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很容易。同时,避免了因两车架悬挂连接板的变形不一致,引起 的摩托车装配后一致性不好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装配一致性及整个摩托车的可 靠性。另外,由于此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不需要车架悬挂连接板,从而简化了摩 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装配过程。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车架201靠近发动机204的一面设置有发动 机定位基准面,即图2中c所指代的第一车架201上的平面,装配该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 接机构时,旋转所述调节螺套205,使发动机204和所述基准面贴平,从而保证了发动机 装配的一致性、以及装配质量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摩托车的铝合金车架的变形问题, 使摩托车车架的性能更稳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悬挂机构能够有效控制摩托车 的质心,从而更好地操控摩托车。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其中所述第一车架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该第一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一车架 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车架上设置有可调节发动机位置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二车 架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包 括设置在第二车架上的调节螺套,以及设置在该调节螺套外的调节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的 靠近发动机的一面设置有发动机定位基准面,装配时,旋转所述调节螺套使发动机和所 述基准面贴平。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车悬挂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其中所述第一车架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该第一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一车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车架上设置有可调节发动机位置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二车架连接固定。发该摩托车悬挂连接机构直接将发动机悬挂固定在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不需要悬挂连接板,故所述第一车架、第二车架与发动机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很容易。同时,避免了因两车架悬挂连接板的变形不一致,引起的摩托车装配后一致性不好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装配一致性及整个摩托车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2M7/00GK201792977SQ20102029244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显艺, 彭涛, 彭琳, 朱大州, 牛庆禹, 王晓庆, 蒋传华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