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33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参见图5,摩托车的车架包括车头管1,车头管上连接有主梁管2和下梁管3,在主 梁管的尾端连接有尾架管4和后支撑管5,主梁管、下梁管和后支撑管之间形成容纳发动机 的空间,通常在摩托车车架的主梁管2下方焊接有连接块9,在连接块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安 装吊耳8,摩托车发动机的上端通过螺栓挂接在主梁管安装吊耳8上。摩托车发动机在运行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通过车架传递到手把、前脚蹬、座垫等部 位,从而影响驾驶者的舒适度和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该 车架能够减缓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 连接在车头管上的主梁管和下梁管、连接在主梁管尾端的尾架管和后支撑管、用于挂接发 动机的安装吊耳,所述主梁管、下梁管和后支撑管之间构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其关键在 于,所述主梁管上设有用于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减振支架,所述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 吊耳固定在减振支架上,该安装吊耳与主梁管之间留有间隙距离。所述减振支架为弹簧钢板弯折制成的包括横梁段和从横梁段两端弯折向上延伸 的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端部均与主梁管焊接,安装吊耳与横梁段固定连接。减振支架的横梁段的长度大于减振支架的支撑部的长度所述安装吊耳固定在横梁段的中间位置。安装吊耳位于主梁管的下方。减振支架的横梁段上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管,该连接管与减振支架的横梁 段相垂直;安装吊耳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连接管的两端。所述减振支架的支撑部的端面为弧形凹面,主梁管焊接在所述弧形凹面内。减振支架的横梁段与弯折向上延伸的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主梁管的下侧设有减振支架,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吊耳固定在减振支架 上,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支耳传递到减振支架上,减振支架将接受到的振动量经过 减振后再传递到主梁管,从而改变了现有车架中发动机的振动直接通过支耳传递到车架的 方式,使得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减振支架时被减缓;同时安装吊耳与主梁管之间留有间 隙距离,该间歇距离为安装吊耳与主梁管之间的振动间歇,避免安装吊耳在减振支架工作 时与主梁管发生碰撞。因此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从而减小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手把、前脚蹬和座垫造成的影响,提高驾驶的舒适度。原车架和使用本实用新 型整改后的车架的测试结果对比见图6 图9,分析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摩托车车架在采用 本实用新型后,车架整体以及手把、前脚蹬、座垫的振动大小有明显的改善。2、由于减振支架为弹簧钢板弯折制成的包括横梁段和从横梁段两端弯折向上延 伸的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端部均与主梁管焊接,安装吊耳与横梁段固定连接,弹簧钢板具 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横梁段受到发动机振动影响时产生上下往复振动,横梁段在上下往复 振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动能,从而有效的实现减振功能。3、由于减振支架的横梁段的长度大于减振支架的支撑部的长度,因此利于减振支 架横梁段的上下往复振动,更有效的实现减振功能。4、由于安装吊耳固定在横梁段的中间位置,保证了减振支架横梁段上下往复振动 的稳定性。5、由于安装吊耳位于主梁管的下方,因此能够方便的挂接发动机。6、由于减振支架的横梁段上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管,该连接管与减振支架 的横梁段相垂直;两只安装吊耳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连接管的两端,因此使得安装吊耳能 够稳固的固定在减振支架上。7、由于减振支架的支撑部的端面为弧形凹面,主梁管焊接在弧形凹面内,因此使 得减振支架能够牢固的固定在主梁管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振支架与连接管相互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图4为图2的B向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摩托车在加速状态和减速状态下时车架的振动结果对比图图7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手把振动结果对比图;图8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前脚蹬振动结构对比图;图9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座垫振动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4所示,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连接在 车头管1上的主梁管2和下梁管3、连接在主梁管2尾端的尾架管4和后支撑管5、用于挂 接发动机的安装吊耳8,主梁管2、下梁管3和后支撑管5之间构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主梁 管2上设有用于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减振支架6,该减振支架6为弹簧钢板弯折制成的包 括横梁段6a和从横梁段两端弯折向上延伸的支撑部6b,减振支架的横梁段6a的长度大于 减振支架的支撑部6b的长度,两个支撑部6b的端部均与主梁管2焊接。减振支架的横梁 段6a上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管7,该连接管7与减振支架的横梁段6a相垂直;两只 安装吊耳8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连接管7的两端。两个安装吊耳8固定在横梁段6a的中间位置,且安装吊耳8位于主梁管2的下方,安装吊耳与主梁管2之间留有间隙距离。减振 支架的支撑部6b的端面为弧形凹面他’,主梁管2焊接在弧形凹面6b’内。减振支架的横 梁段6a与弯折向上延伸的支撑部6b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连接在车头管(1)上的主 梁管( 和下梁管(3)、连接在主梁管( 尾端的尾架管(4)和后支撑管(5)、用于挂接发 动机的安装吊耳(8),所述主梁管O)、下梁管(3)和后支撑管(5)之间构成容纳发动机的 空间,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管( 上设有用于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减振支架(6),所述用 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吊耳(8)固定在减振支架上,该安装吊耳与主梁管(2)之间留有间隙 距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减振支 架(6)为弹簧钢板弯折制成的包括横梁段(6a)和从横梁段两端弯折向上延伸的支撑部 (6b),两个支撑部(6b)的端部均与主梁管(2)焊接,安装吊耳⑶与横梁段(6a)固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减振支架的 横梁段(6a)的长度大于减振支架的支撑部(6b)的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吊 耳(8)固定在横梁段(6a)的中间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安装吊耳(8) 位于主梁管O)的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减振支架的 横梁段(6a)上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管(7),该连接管(7)与减振支架的横梁段(6a) 相垂直;两只安装吊耳(8)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连接管(7)的两端。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减振支 架的支撑部(6b)的端面为弧形凹面(6b’),主梁管( 焊接在所述弧形凹面(6b’ )内。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减振支架的 横梁段(6a)与弯折向上延伸的支撑部(6b)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连接在车头管上的主梁管和下梁管、连接在主梁管尾端的尾架管和后支撑管、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吊耳,所述主梁管、下梁管和后支撑管之间构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其关键在于,所述主梁管上设有用于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的减振支架,所述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吊耳固定在减振支架上,该安装吊耳与主梁管之间留有间隙距离。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发动机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从而减小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手把、前脚蹬和座垫造成的影响,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825184SQ20102054074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
发明者余川, 刘治国, 杨洋, 汪永财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