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04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绝大多数都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点是车身没有车架,而是骨架、地板和车顶等焊接而成的刚性框架结构,整个车身构件全部参与承载,而车身骨架主要由横梁和纵梁搭接而成。对承载式车身而言,所有的外部载荷都需要由车身骨架构件共同分配承担,所以白车身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整车耐久性能的好坏,而白车身的刚度又直接与车身骨架横梁与纵梁搭接处的强度有关,可以说搭接处的结构直接影响白车身的扭转刚度与弯曲刚度,从而影响整车的耐久性能。目前轿车车身上,横梁与纵梁的搭接主要是通过在横梁两端设计翻边,然后用点焊将翻边与纵梁焊接在一起,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连接结构。采用这种连接结构,横梁每端都有翻边结构,冲压成型复杂且翻边缺口处容易产生冲压缺陷。同时在整车路试过程中,当车身在转弯或颠簸工况下发生整体扭转或弯曲时,横梁与纵梁搭接的缺口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开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消除汽车横梁与纵梁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加强汽车横梁与纵梁的连接强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用于连接汽车横梁与纵梁,该搭接结构包括一加强板,该加强板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上分别与所述横梁与纵梁的连接处均设有翻边。在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横梁与纵梁均为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通过采用一个加强板将汽车纵梁和横梁搭接起来,具有如下优点(1)将纵梁与横梁用一个完整的加强板包起来,没有冲压开口,减小了应力集中, 极大提高了搭接强度;(2)横梁两端不用加工翻边,减少了加工工序,避免了冲压缺陷。
图1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汽车横梁与纵梁另一种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3[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的放大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横梁;2、纵梁;3、加强板;4、翻边;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用于连接汽车横梁1与纵梁2,该搭接结构包括一加强板3,该加强板3 —端与汽车横梁1相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纵梁2相连接,加强板3与汽车横梁1与纵梁2均为焊接连接,在加强板3上分别与横梁1与纵梁2的连接处均设有翻边4。采用此种结构,将纵梁2与横梁1用一个完整的加强板3包起来,没有冲压开口,减小了应力集中,极大提高了搭接强度;而且,横梁1两端不用加工翻边,减少了加工工序,避免了冲压缺陷。在加强板3上还设有凹槽5,在横梁1与加强板3连接时,横梁1伸入此凹槽5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用于连接汽车横梁(1)与纵梁O),其特征在于该搭接结构包括一加强板(3),该加强板一端与所述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梁 O)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 (3)上分别与所述横梁(1)与纵梁O)的连接处均设有翻边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3)上设有凹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 与所述横梁(1)与纵梁( 均为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横梁与纵梁搭接结构,用于连接汽车横梁与纵梁,该搭接结构包括一加强板,该加强板一端与汽车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纵梁连接,在加强板上分别与横梁与纵梁的连接处均设有翻边。采用此种结构,将纵梁与横梁用一个完整的加强板包起来,没有冲压开口,减小了应力集中,极大提高了搭接强度;而且,横梁两端不用加工翻边,减少了加工工序,避免了冲压缺陷。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1980293SQ20112004106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吴泽勋, 张建涛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