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4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婴儿推车,其刹车装置包括安装在后轮轴上的轮座、车轮和刹车盘,轮座上销接有刹车把,刹车把上设有刹车杆。当用户下压刹车把时,刹车杆插入刹车盘的刹车槽,从而实现刹车,当用户上抬刹车把时,刹车杆退出刹车盘的刹车槽,从而实现解刹。但是,当刹车把正好下压在两刹车槽之间的凸出位置时,刹车杆就无法刹车,如果此时推车继续推行或正好处于下坡状态时,便可能出现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该机构为双刹机构,大大提高了刹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左、右两轮轴,及分别安装在左、右轮轴上的轮座和刹车盘,所述左轮轴上安装有具有刹车踏脚、导滑部及L形卡槽的旋转件,该L形卡槽内设有可滑动的复位销,复位销的一侧设有可带动复位销径向移动的解刹踏脚,刹车踏脚与左轮座的之间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压簧,所述右轮轴上安装有具有导滑部的连动件,连动件与旋转件之间连接有刹车线,所述旋转件、连动件与相应的轮座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压簧,所述导滑部的端部为平滑渐变导滑面,该导滑面的一端为离旋转件或连动件较近的近位点,另一端为离旋转件或连动件较远的远位点,所述导滑部上设有可沿导滑面滑动的刹车销,刹车状态时,左、右刹车销均位于对应导滑面的远位处,左、右刹车销插设在左、右刹车盘的卡槽内,而复位销卡设于L型卡槽径向段的端部,解刹状态时,左、右刹车销均位于导滑面的近位处,左、右刹车销退出刹车盘的卡槽,而复位销位于L 型卡槽周向段的端部。所述刹车销与导滑部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旋转件和连动件上的导滑部包括周向延伸的弧形导滑槽,导滑槽的内圆周侧壁和外圆周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凸沿,所述导向面形成于该凸沿的外端面,所述刹车销插设在导滑槽内,且刹车销内端部具有可与凸沿滑动配合的凸边,刹车销内具有左右向延伸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插设有导滑销,导滑销与刹车销的导向孔的外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簧,导滑销两端伸出刹车销且与导滑面滑动配
I=I O所述第一压簧的具体装配结构为所述左轮座上设有供解刹踏脚下端插设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压簧安装在解刹踏脚底部与安装槽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压簧的具体装配结构为所述旋转件和连动件上分别设有弧形槽,所述轮座上具有一伸入对应的弧形槽内的挡块,所述第二压簧装设在挡块与该挡块所处的弧形槽的一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轮座的两侧固设有内端盖和外端盖,所述旋转件和连动件均设置在轮座和内端盖之间,所述刹车销则穿设轮座和外端盖的插孔内。刹车时,向下踩踏刹车踏脚,旋转件以左轮轴为旋转中心向下转动,迫使旋转件与左轮座之间的第二压簧压缩,左刹车销上的导滑销沿着导滑面运动至导滑面的远位处,此时左刹车销插设在左刹车盘的卡槽内,旋转件转动的同时复位销也由L型卡槽周向段的端部滑至L型卡槽的弯折部,并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弹至L型卡槽径向段的端部,实现旋转件的卡紧定位。另一方面,旋转件转动的同时通过刹车线带动连动件同步转动,迫使连动件与右轮座之间的第二压簧压缩,右刹车销上的导滑销沿着导滑面运动至导滑面的远位处, 此时右刹车销插设在右刹车盘的卡槽内,即完成双刹。解刹时,向下踩踏解刹踏脚,第一压簧收缩,解刹踏脚带动复位销滑至L型卡槽的弯折部,旋转件在第二压簧的作用下回转,复位销也由L型卡槽的弯折部滑至L型卡槽周向段的端部,实现旋转件的卡紧定位,旋转件回转的同时,左刹车销上的导滑销沿着导滑面运动至导滑面的近位处,此时左刹车销退出左刹车盘的卡槽。另一方面,旋转件回转的同时通过刹车线带动连动件同步回转,右刹车销上的导滑销沿着导滑面运动至导滑面的近位处, 此时右刹车销退出右刹车盘的卡槽,即完成解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踩踏刹车踏脚即可实现双刹、通过踩踏解刹踏脚即可实现完全解刹,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件与左轮座是通过L形槽和复位销来实现两者处于刹车状态及处于解刹状态时的卡紧定位的,结构较为新颖,且配合较为可靠,大大提高了刹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车轮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件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车轮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动件处于刹车状态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车轮处于解刹状态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车轮处于解刹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1左轮轴;2右轮轴;3轮座;4刹车盘;5刹车踏脚;6导滑部;7 L形卡槽;7a 径向段;7b周向段;8旋转件;9复位销;10解刹踏脚;11第一压簧;12连动件;13刹车线; 14第二压簧;15导滑面;1 近位点;15b远位点;16刹车销;17导滑槽;18凸沿;19凸边; 20导向孔;21导滑销;22第三压簧;23弧形槽;24挡块;25内端盖;26外端盖;27安装槽; 2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至图8所示,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左、右两轮轴1,2,及分别安装在左、右轮轴1,2上的轮座3和刹车盘4。所述左轮轴1上安装有具有刹车踏脚 5、导滑部6及L形卡槽7的旋转件8,该L形卡槽7内设有可滑动的复位销9,复位销9的一侧设有可带动复位销9径向移动的解刹踏脚10,所述左轮座3上设有供解刹踏脚10下端插设的安装槽27,所述解刹踏脚10底部与安装槽27底面之间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压簧 11。所述右轮轴2上安装有具有导滑部6的连动件12,连动件12与旋转件8之间连接有刹车线13。所述旋转件8、连动件12与相应的轮座3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压簧14,所述第二压簧的具体装配结构为所述旋转件8和连动件12上分别设有弧形槽23,所述轮座3上具有一伸入对应的弧形槽23内的挡块24,所述第二压簧14装设在挡块24与该挡块24所处的弧形槽23的一端之间。所述导滑部6的端部为平滑渐变导滑面15,该导滑面15的一端为离旋转件8或连动件12较近的近位点15a,另一端为离旋转件8或连动件12较远的远位点15b,所述导滑部6上设有可沿导滑面15滑动的刹车销16,所述刹车销与导滑部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 所述旋转件8和连动件12上的导滑部6包括周向延伸的弧形导滑槽17,导滑槽17的内圆周侧壁和外圆周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凸沿18,所述导向面15形成于该凸沿18的外端面,所述刹车销16插设在导滑槽17内,且刹车销16内端部具有可与凸沿18滑动配合的凸边19,刹车销16内具有左右向延伸的导向孔20,导向孔20内插设有导滑销21,导滑销21与刹车销 16的导向孔20的外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簧22,导滑销21两端伸出刹车销16且与导滑面15滑动配合。所述轮座3的两侧固设有内端盖25和外端盖26,所述旋转件8和连动件12均设置在轮座3和内端盖25之间,所述刹车销16则穿设轮座3和外端盖26的插孔内。刹车时,向下踩踏刹车踏脚5,旋转件8以左轮轴1为旋转中心向下转动,迫使旋转件8与左轮座3之间的第二压簧14压缩,左刹车销16上的导滑销21沿着导滑面15运动至导滑面15的远位处15b,此时左刹车销16插设在左刹车盘4的卡槽28内,旋转件8转动的同时复位销9也由L型卡槽7周向段7b的端部滑至L型卡槽7的弯折部,并在第一压簧11的作用下,弹至L型卡槽7径向段7a的端部,实现旋转件8的卡紧定位。另一方面, 旋转件8转动的同时通过刹车线13带动连动件12同步转动,迫使连动件12与右轮座3之间的第二压簧14压缩,右刹车销16上的导滑销21沿着导滑面15运动至导滑面15的远位处15b,此时右刹车销16插设在右刹车盘4的卡槽28内,即完成双刹。解刹时,向下踩踏解刹踏脚10,第一压簧11收缩,解刹踏脚10带动复位销9滑至 L型卡槽7的弯折部,旋转件8在第二压簧14的作用下回转,复位销9也由L型卡槽7的弯折部滑至L型卡槽7周向段7b的端部,旋转件8回转的同时,左刹车销16上的导滑销21沿着导滑面15运动至导滑面15的近位处15a,此时左刹车销16退出左刹车盘4的卡槽28。 另一方面,旋转件8回转的同时通过刹车线13带动连动件12同步回转,右刹车销16上的导滑销21沿着导滑面15运动至导滑面15的近位处15a,此时右刹车销16退出右刹车盘4 的卡槽28,即完成解刹。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左、右两轮轴(1,2),及分别安装在左、右轮轴(1,2) 上的轮座(3)和刹车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轴(1)上安装有具有刹车踏脚(5)、导滑部(6 )及L形卡槽(7 )的旋转件(8 ),该L形卡槽(7 )内设有可滑动的复位销(9 ),复位销(9 ) 的一侧设有可带动复位销(9)径向移动的解刹踏脚(10),刹车踏脚(5)与左轮座(3)的之间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压簧(11),所述右轮轴(2 )上安装有具有导滑部(6 )的连动件(12 ),连动件(12)与旋转件(8)之间连接有刹车线(13),所述旋转件(8)、连动件(12)与相应的轮座 (3)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压簧(14),所述导滑部(6)的端部为平滑渐变导滑面(15),该导滑面 (15)的一端为离旋转件(8)或连动件(12)较近的近位点(1 ),另一端为离旋转件(8)或连动件(12)较远的远位点(1 ),所述导滑部(6)上设有可沿导滑面(15)滑动的刹车销(16), 刹车状态时,左、右刹车销(16)均位于对应导滑面(15)的远位处(1恥),左、右刹车销(16) 插设在左、右刹车盘(4)的卡槽(28)内,而复位销(9)卡设于L型卡槽(7)径向段(7a)的端部,解刹状态时,左、右刹车销(16)均位于导滑面(15)的近位处(1 ),左、右刹车销(16) 退出刹车盘(4)的卡槽(28),而复位销(9)位于L型卡槽(7)周向段(7b)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8)和连动件(12)上的导滑部(6)包括周向延伸的弧形导滑槽(17),导滑槽(17)的内圆周侧壁和外圆周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凸沿(18),所述导向面(15)形成于该凸沿(18)的外端面,所述刹车销(16)插设在导滑槽(17)内,且刹车销(16)内端部具有可与凸沿(18)滑动配合的凸边 (19),刹车销(16)内具有左右向延伸的导向孔(20),导向孔(20)内插设有导滑销(21),导滑销(21)与刹车销(16)的导向孔(20)的外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簧(22),导滑销(21)两端伸出刹车销(16)且与导滑面(15)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8)和连动件(12)上分别设有弧形槽(23),所述轮座(3)上具有一伸入对应的弧形槽(23)内的挡块 (24),所述第二压簧(14)装设在挡块(24)与该挡块(24)所处的弧形槽(23)的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3)的两侧固设有内端盖(25 )和外端盖(26 ),所述旋转件(8 )和连动件(12 )均设置在轮座(3 )和内端盖(25)之间,所述刹车销(16)则穿设轮座(3)和外端盖(26)的插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座(3)上设有供解刹踏脚(10)下端插设的安装槽(27),所述第一压簧(11)安装在解刹踏脚(10)底部与安装槽(27)底面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左、右两轮轴,及分别安装在左、右轮轴上的轮座和刹车盘,左轮轴上安装有具有刹车踏脚、导滑部及L形卡槽的旋转件,L形卡槽内设有复位销,复位销的一侧设有解刹踏脚,刹车踏脚与左轮座的之间设有第一压簧,右轮轴上安装有具有导滑部的连动件,连动件与旋转件之间连接有刹车线,旋转件、连动件与相应的轮座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压簧,导滑部的端部为平滑渐变导滑面,该导滑面的一端为离旋转件或连动件较近的近位点,另一端为离旋转件或连动件较远的远位点,所述导滑部上设有可沿导滑面滑动的刹车销;本实用新型为双刹机构,大大提高了刹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B9/08GK202089099SQ2011201431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李伟琼 申请人: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