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20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抱具限位器,尤其是一种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 属于汽车抱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据申请人了解,目前汽车生产线均采用手动开合式抱具,但这种抱具仅适合较小的产量规模,当产量规模较大时会严重制约生产效率。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使汽车抱具实现自动开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包括内部安置有锁轴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锁轴相配的通孔、并与锁轴构成移动副;所述锁轴的一端外接汽车抱具,其特征是,所述锁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壳体靠近直杆的一侧设有与直杆垂直的后盖,所述直杆穿过后盖伸出自由端;所述直杆与锁轴相连的一端周向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锁轴相接、另一端与后盖内侧相接;所述直杆的自由端设有两外径相同、且轮轴与直杆垂直的同轴滚轮;所述后盖与两滚轮之间设有底部截面面积小于顶部截面面积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具有与直杆相配的通槽、并与直杆构成移动副,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两滚轮轮面相接;所述楔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接气缸的压板,所述压板在楔形块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的弹簧销,所述弹簧销周向设有一端与压板相接、另一端与壳体相接的第二弹簧;所述壳体靠近压板的一侧设有具有与第二弹簧相配的通孔的挡块。[0006]气缸下压时,使压板及与其固连的楔形块、弹簧销向下移动,楔形块斜面作用于滚轮、并带动直杆向远离锁轴的方向移动,锁轴在直杆带动下向壳体内部移动,进而带动汽车抱具打开,在此过程中,第一、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气缸缩回时,在第二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弹簧销向上移动,并带动压板和楔形块一起向上移动,同时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下, 直杆向靠近锁轴的方向移动,使滚轮压在楔形块斜面上,并使锁轴向壳体外部移动,进而带动汽车抱具闭合。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0008]1.所述锁轴外接汽车抱具一端的端面为斜面。[0009]该结构便于锁轴与汽车抱具相接。[0010]2.所述锁轴和壳体之间设有衬套。[0011]该结构可减少磨损,延长限位器的使用寿命。[0012]3.所述锁轴侧面具有沿锁轴移动方向开设的长槽,所述壳体设有末端落入长槽内的闩件。[0013]该结构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锁轴旋转和位移过度。[0014]4.所述后盖远离压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板。[0015]该结构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楔形块位移过度。[0016]5.所述锁轴的截面面积大于直杆的截面面积;所述锁轴与直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容纳直杆和第一弹簧的凹槽,所述直杆通过紧固件与锁轴固定连接。该结构可使锁轴与直杆的连接更为牢固。[0017]6.所述挡块靠近楔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挡块与盖板之间形成供楔形块通过的通孔。该结构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楔形块摆动。[001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可使汽车抱具实现自动开合,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0021]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23]图4为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0025]本实施例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内部安置有锁轴 2的壳体1,壳体1设有与锁轴2相配的通孔、并与锁轴2构成移动副;锁轴2的一端外接汽车抱具3,锁轴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直杆4 ;壳体1靠近直杆4的一侧设有与直杆4垂直的后盖11,直杆4穿过后盖11伸出自由端41 ;直杆4与锁轴2相连的一端周向设有第一弹簧5 ;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锁轴2相接、另一端与后盖11内侧相接;直杆 4的自由端41设有两外径相同、且轮轴43与直杆4垂直的同轴滚轮42 ;后盖11与两滚轮 42之间设有底部截面面积小于顶部截面面积的楔形块6,楔形块6具有与直杆4相配的通槽、并与直杆4构成移动副,楔形块6的斜面61与两滚轮42轮面44相接;楔形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接气缸(图中未示)的压板7,压板7在楔形块6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1的弹簧销71,弹簧销71周向设有一端与压板7相接、另一端与壳体1相接的第二弹簧8 ;壳体1靠近压板7的一侧设有挡块具有与第二弹簧8相配的通孔13的12。[0026]锁轴2外接汽车抱具一端的端面21为斜面;锁轴2和壳体1之间设有衬套9 ;锁轴2侧面具有沿锁轴2移动方向开设的长槽22,壳体1设有末端落入长槽22内的闩件14 ; 锁轴2的截面面积大于直杆4的截面面积;锁轴2与直杆4连接的一端设有容纳直杆4和第一弹簧5的凹槽23,直杆4通过紧固件45与锁轴2固定连接。[0027]后盖11远离压板7的一侧设有限位板15 ;挡块12靠近楔形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6,挡块12与盖板16之间形成供楔形块6通过的通孔。[002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包括内部安置有锁轴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锁轴相配的通孔、并与锁轴构成移动副;所述锁轴的一端外接汽车抱具,其特征是,所述锁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壳体靠近直杆的一侧设有与直杆垂直的后盖,所述直杆穿过后盖伸出自由端;所述直杆与锁轴相连的一端周向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锁轴相接、另一端与后盖内侧相接;所述直杆的自由端设有两外径相同、且轮轴与直杆垂直的同轴滚轮;所述后盖与两滚轮之间设有底部截面面积小于顶部截面面积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具有与直杆相配的通槽、并与直杆构成移动副,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两滚轮轮面相接;所述楔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接气缸的压板,所述压板在楔形块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朝向壳体的弹簧销,所述弹簧销周向设有一端与压板相接、 另一端与壳体相接的第二弹簧;所述壳体靠近压板的一侧设有具有与第二弹簧相配的通孔的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锁轴外接汽车抱具一端的端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锁轴和壳体之间设有衬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锁轴侧面具有沿锁轴移动方向开设的长槽,所述壳体设有末端落入长槽内的闩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后盖远离压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锁轴的截面面积大于直杆的截面面积;所述锁轴与直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容纳直杆和第一弹簧的凹槽,所述直杆通过紧固件与锁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其特征是,所述挡块靠近楔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挡块与盖板之间形成供楔形块通过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合式汽车抱具限位器,包括内部安置有锁轴的壳体;锁轴的一端外接汽车抱具,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直杆;壳体靠近直杆的一侧设有后盖,直杆穿过后盖伸出自由端;直杆与锁轴相连的一端周向设有第一弹簧;直杆的自由端设有两外径相同、且轮轴与直杆垂直的同轴滚轮;后盖与两滚轮之间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具有与直杆相配的通槽、并与直杆构成移动副,楔形块的斜面与两滚轮轮面相接;楔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在楔形块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销,弹簧销周向设有一端与压板相接、另一端与壳体相接的第二弹簧;壳体靠近压板的一侧设有挡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可使汽车抱具实现自动开合。
文档编号B62D65/18GK202272098SQ20112035093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左春, 李康生, 郑彩霞 申请人: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