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顶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81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及其顶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其顶棚。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绿色能源车辆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和青睐,电动观光车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校园、旅游景区、度假村、别墅区、步行街、 港口、码头、机场、大型社区、主题公园等场所。随着电动观光车数年的发展,人们对封闭型的电动观光车需求量增大。目前市场上的封闭型的电动观光车的顶棚一般为整体式顶棚,与观光车的前脸做成一体,以方便制作加工,而不能实现拆卸和组装,在装柜运输时,装柜量少,且损坏后很难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及其顶棚,车辆顶棚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与后厢顶棚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维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顶棚,包括前驾驶仓风挡框架和后厢顶棚,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的底端和车身前脸支架连接,顶端与后厢顶棚连接。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包括底部连接管和顶部连接管,所述底部连接管与车身前脸支架连接,所述顶部连接管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螺纹套,所述顶部连接管通过螺纹套与后厢顶棚连接。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后厢顶棚包括后厢顶棚框架和顶棚板,所述后厢顶棚框架包括前梁、左侧梁和右侧梁,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内侧的上端设置有上板安装端面,所述顶棚板固定在上板安装端面上。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棚板为不透明板,所述后厢顶棚还包括内饰板,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内侧的下端设置有下板安装端面,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下板安装端面上。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内侧还设置有车门安装限位面。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管通过螺纹套与前梁连接。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和后厢顶棚框架上均安装有通风窗。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安装有上述的车辆顶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棚采用分段结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与后厢顶棚之间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维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车辆顶棚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通过螺纹套3与后厢顶棚2连接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图1车辆顶棚的左侧梁2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车辆顶棚采用分段结构,包括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2,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的底端和车身前脸支架连接,顶端与后厢顶棚2连接,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2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请参阅图2所示,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包括底部连接管和顶部连接管,底部连接管与车身前脸支架连接,顶部连接管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螺纹套3,顶部连接管通过螺纹套3与后厢顶棚2可拆卸连接。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后厢顶棚2包括后厢顶棚框架21和顶棚板22,后厢顶棚框架21包括前梁211、左侧梁212和右侧梁213,左侧梁212和右侧梁213内侧的上端设置有上板安装端面214,顶棚板22固定在上板安装端面上。为了方便多角度观光,该实施例中,顶棚板22选用PC透明板。其中,左侧梁212和右侧梁213内侧还设置有车门安装限位面216。左侧梁212和右侧梁213的横截面设计与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的侧面平面吻合, 使得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与后厢顶棚2对接准确、方便。请参阅图1所示,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框架21上均安装有通风窗4,形成空气流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顶棚采用分段结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与后厢顶棚2之间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维修。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顶棚板22也可以选用不透明板比如玻璃钢板,此时后厢顶棚2还包括内饰板23,左侧梁212和右侧梁213内侧的下端设置有下板安装端面215,内饰板23固定在下板安装端面215上。内饰板23可以选用ABS吸塑材料制成。一种装配过程如下装配时先将后厢顶棚框架21沿左侧梁212、右侧梁213的前端平面与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的后段平面贴合,前梁211上设置有安装孔,使用螺栓、弹垫圈、平垫圈穿过螺纹套 3与顶部连接管紧固。再安装玻璃钢外顶板先在后厢顶棚框架21的左侧梁212、右侧梁213的上板安装端面214上均勻涂抹黑色玻璃胶,厚度为5. 0mm,再把顶棚板22贴合在玻璃胶上并粘固。其次安装内饰板23 将内饰板23四周边与后厢顶棚框架21的左侧梁212、右侧梁 213上的下板安装端面215贴合好,从下往上,利用铆钉等工具固定在后厢顶棚框架21上。最后安装前、后通风窗4 将前、后通风窗4分别贴平在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框架21的安装平台上,用螺丝钉固定。[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顶棚采用分段结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与后厢顶棚2之间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上安装有上述的车辆顶棚。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O),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的底端和车身前脸支架连接,顶端与后厢顶棚(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包括底部连接管和顶部连接管,所述底部连接管与车身前脸支架连接,所述顶部连接管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螺纹套(3),所述顶部连接管通过螺纹套C3)与后厢顶棚(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厢顶棚( 包括后厢顶棚框架和顶棚板(22),所述后厢顶棚框架包括前梁011)、左侧梁(21 和右侧梁 013),所述左侧梁(21 和右侧梁013)内侧的上端设置有上板安装端面014),所述顶棚板0 固定在上板安装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板0 为不透明板,所述后厢顶棚( 还包括内饰板(23),所述左侧梁(21 和右侧梁013)内侧的下端设置有下板安装端面015),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下板安装端面0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21 和右侧梁013)内侧还设置有车门安装限位面01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管通过螺纹套 (3)与前梁0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1)和后厢顶棚框架上均安装有通风窗G)。
8.—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顶棚,包括前驾驶仓风挡框架和后厢顶棚,所述前驾驶仓风挡框架的底端和车身前脸支架连接,顶端与后厢顶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棚采用分段结构,前驾驶仓风挡框架与后厢顶棚之间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维修。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2295005SQ2011203976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董李 申请人:上海东裕电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