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翻的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703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翻的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脚踏车,尤其涉及一种防翻的脚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各种滑板车产品靠一脚断续着地助推前进很费力和不便或虽有踏脚板但因从车身侧边上车,上车时随着人体重心的移动容易使操作不稳,并且极易翻车。现有技术中曾有人通过后面设计两个裸露的辅助轮的方法解决该问题,但是由于设有两个辅助轮将提高成本,而且辅助轮是通过向外伸出的支架进行支撑,支架本身就容易随着时间老化断裂,辅助轮也由于裸露在外容易被外界损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出一种防翻的脚踏车。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包括手把,与手把相连接的车架,前后脚轮、车身及设置于车身后方的脚踏板,所述车身的前端与车架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车身后端的下部连接有上车踏板,两后脚轮设于所述上车踏板的中后部,所述上车踏板的尾部设有悬空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前脚轮处于同一轴向,所述脚踏板上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与脚踏板上的弧形齿条,与弧形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与小齿轮安装于同一单向轴承上的大齿轮及安装与后轮轮轴上的中齿轮,所述大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辅助轮两侧设有挡板,所述辅助轮的底部伸出挡板且离地面高度为10CM,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车架的下端与前脚轮之间设有缓冲部件,所述手把处设有刹车部件。作为可选方案,弧形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齿轮固定座上,齿轮固定座组装在踏板上,所述踏板前端设有踏板限位部及踏板转动部,一弹簧一端固定在踏板转动部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上。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限位部设置于转动部上,弹簧通过螺栓组装在转动部上。作为可选方案,装有小齿轮的单向轴承固定于大齿轮的内孔中,所述轴承两边分别以卡簧进行固定,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组装于齿轮箱内形成单向旋转的齿轮箱组,所述齿轮箱设于所述上车踏板的下端,所述齿轮箱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辅助轮悬空设于上车踏板的中间,让它与前脚轮处于同一轴向上,当脚踏车平时使用时,辅助轮脱离地面,当遇到不稳的时候,辅助轮可接触地面用于支撑作用,辅助轮的两侧设有挡板,可防止上车时脚踢坏辅助轮,该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舍去支架,在作用相同甚至更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而且解决了支架老化, 导致辅助轮损坏的问题,将齿轮箱设于上车踏板和车身下部具有保护齿轮箱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广图3所示,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包括有手把2、与手把2连接的车架4,前脚轮7、后脚轮14、车身10及设置于车身后面的脚踏板11,所述脚踏板11前端设有踏板限位部18及踏板转动部19,所述限位部18设置于转动部19上,一拉簧17 —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踏板转动部的连接部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10上,所述上车踏板13用于上车脚踏同时对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也具有保护、防尘作用。上车踏板13的前端深入车身10后端的下部进行连接;两后脚轮14设置在上车踏板13中后部的两侧,所述脚踏板11上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踏板板的弧形齿条12,与弧形齿条啮合的小齿轮20、与小齿轮安装于同单向轴承21的大齿轮22及安装于后脚轮14轴上的中齿轮23,所述大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12上条通过螺栓固定在齿轮固定座上,齿轮固定座组装在踏板 11上。装有小齿轮20的单向轴承21固定于大齿轮22的内孔中,所述轴承两边分别以卡簧进行固定,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组装于齿轮箱M内形成单向旋转的齿轮箱组。所述齿轮箱组通过螺钉固定在铝板25上,所述铝板一端与车身10连接,另一端与上车踏板11相连接。 所述上车踏板13尾部设有辅助轮15,辅助轮15设的位置和前脚轮7的位置处于同一轴向, 该辅助轮15通过轴套和镖丝固定于上车踏板13上。辅助轮15两侧设有挡板,所述辅助轮 15的底部伸出挡板且离地面高度为10CM,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同样齿轮箱两侧也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另外上车踏板13的形状也是宽度呈前端向尾端逐步缩小,这也是防止在特殊情况下上车时踩到上车踏板13的边角可能导致的不稳。经过大量的实际经验,当辅助轮15离地面高度为IOCM时,既可以防止翻车,也可以防止辅助轮长期碰撞地面导致的损害。本防翻的脚踏车在手柄上进一步设有刹车件1,车架4上设有可进行调节手柄高度的调节管,车架4与调节管连接处通过手柄固定扣3进行固定,所述车架和前脚轮之间还设有减震弹簧以减少形成过程中的震动,所述连接部9与车架连接处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与车身10连接处通过设置在车身前端的挡止部进行限位,以防止连接部9 左右晃动,通过前叉折叠拉扣8,可将车架4进行折叠。当踩踏脚踏板11时,安装于脚踏板 11上的弧形齿条12以踏板转动部19为中心作圆弧运动带动与之啮合的小齿轮20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22 —起旋转,大齿轮的旋转带动与之齿合的安装于后脚轮轴上的中齿轮23 旋转,从而带动后脚轮向前滚动。当脚踏板踩到限位位置时松开踏脚板,踏脚板在拉簧17 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同时弧形齿条12相应上行带动小齿轮向反向旋转,而大齿轮22内因装在单向轴承21上,使其不能作反向运动从而保证车轮小断向前行驶,当脚踏板继续上行到达限位部18位置时停止上行,再次踩踏如此重复运动就可以使踏板车不停前行。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包括手把,与手把相连接的车架,前后脚轮、车身及设置于车身后方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与车架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车身后端的下部连接有上车踏板,两后脚轮设于所述上车踏板的中后部,所述上车踏板的尾部设有悬空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前脚轮处于同一轴向,所述脚踏板上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与脚踏板上的弧形齿条,与弧形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与小齿轮安装于同一单向轴承上的大齿轮及安装与后轮轮轴上的中齿轮,所述大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两侧设有挡板, 所述辅助轮的底部伸出挡板且离地面高度为10CM,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下端与前脚轮之间设有缓冲部件,所述手把处设有刹车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弧形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齿轮固定座上,齿轮固定座组装在踏板上,所述踏板前端设有踏板限位部及踏板转动部,一弹簧一端固定在踏板转动部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于转动部上,弹簧通过螺栓组装在转动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装有小齿轮的单向轴承固定于大齿轮的内孔中,所述轴承两边分别以卡簧进行固定,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组装于齿轮箱内形成单向旋转的齿轮箱组,所述齿轮箱设于所述上车踏板的下端,所述齿轮箱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上车踏板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翻的脚踏车,包括手把,与手把相连接的车架,前后脚轮、车身及设置于车身后方的脚踏板,所述车身的前端与车架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车身后端的下部连接有上车踏板,两后脚轮设于所述上车踏板的中后部,所述上车踏板的尾部设有悬空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前脚轮处于同一轴向,所述脚踏板上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与脚踏板上的弧形齿条,与弧形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与小齿轮安装于同一单向轴承上的大齿轮及安装与后轮轮轴上的中齿轮,所述大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舍去支架,在作用相同甚至更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解决支架老化和助轮损坏的问题,将齿轮箱设于上车踏板和车身下部具有保护齿轮箱的作用。
文档编号B62H1/12GK202295067SQ2011204188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胡仁杰 申请人:宁波群寅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