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36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
背景技术
发动机前悬挂用干与发动机前安装点联接,前悬挂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下行管的下部。目前,市场上在销的摩托车一般都是用一体式的U形发动机悬挂结构,如CN201020657331. X所示是包括有左、右侧板和中间板的
U形槽构件,左、右侧板之间是车架下行管的横支轴,为保证装配顺利,左、右侧板与横支轴 之间要保证一定的间隙,但前悬挂在装配时要与横支轴用螺栓打紧以消除间隙。目前的前悬挂结构复杂,为便于冲压成型,前悬挂都是采用板厚为2_左右的钢板冲压成型,同时也保证在装配前悬挂时通过拧紧螺栓而消除左右侧板与横支轴之间的间隙,从而将前悬挂安装螺栓打紫。由于这种一体式发动机下悬挂结构刚度不足会导致如下问题发动机加速音大,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行驶操安性不良。如果要提高悬挂板的刚度,就需要増加前悬挂的板厚,导致冲压成型较为困难,増加设备吨位,更严重的是,由于左、右侧板与横支轴之间留有一定的装配间隙,要消除左、右侧板与横支轴之间的间隙,从而将前悬挂安装螺栓打紧非常困难,若留有间隙,就使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造成发动机振动和加速音加大,从而影响整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具有高刚性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解决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发动机加速音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包括车架前部的下悬管,所述下悬管下部设置有横支轴,所述横支轴两侧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左悬挂板、右悬挂板,左、右悬挂板分别为单独的个体。所述左、右悬挂板上均设置有相対的加强翻边。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横支轴将左、右悬挂板固定在横支轴两端。所述横支轴为沿下悬管排布的两支或者两支以上。所述左、右悬挂板前端部之间还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衬管,在前部增加衬管进行支撑,能提高左、右悬挂板所构成的前悬挂的整体结构刚性。所述第二螺栓同时与护杠的下安装支架连接,下安装支架的左、右支架位于衬管的两端。所述护杠的上安装支架与所述下悬管的上部连接,所述上安装支架与环形抱箍将下悬管环抱并通过第三螺栓锁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环形抱箍与下悬管之间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是带有开ロ的管形,该缓冲垫外壁上设置有突起,该突起伸入所述环形抱箍开设的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将传统的一体式发动机悬挂板改为由左、右悬挂板组成的分体式,两悬挂板易于固定,不存在装配时难以消除悬挂板与连接件之间的间隙问题,使悬挂板的厚度増加不受限制,悬挂板厚度可以达4_以上,通过结构优化,刚度大幅提高,有效解决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发动机加速音大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发动机振动对整车的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之ー;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之ニ ;图4是护杠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图I、图2,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包括车架1,车架I前部具有下悬管2,下悬管2下部设置有横支轴3,所述横支轴3两侧通过第一螺栓4安装有左、右悬挂板5、6,左、右悬挂板5、6分别为单独的个体,由横支轴3来固定左、右悬挂板5、6,结构简単,发动机7前部分别与左、右悬挂板5、6连接固定,发动机7后部与车架中部连接固定。这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将传统的一体式发动机悬挂板改为由左、右悬挂板组成的分体式,两悬挂板易于固定在横支轴3上,不存在装配时难以消除悬挂板与连接件之间的间隙问题,使悬挂板的厚度増加不受限制,悬挂板的厚度可以达4_以上,通过结构优化,刚度可大幅提高,有效降低发动机加速音大,解决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悬挂板5、6上均设置有相対的加强翻边8,该加强翻边8位于左、右悬挂板5、6的前侧,強化悬挂板,使其在板厚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其刚性。所述第一螺栓4穿过横支轴3将左、右悬挂板5、6固定在横支轴3两端,由ー根长螺栓固定两悬挂板,安装更方便、省吋。所述横支轴3为沿下悬管2排布的两支或者两支以上,利于降低发动机震动,并使整体的安装结构更紧凑。參照图4,所述左、右悬挂板5、6前端部之间还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有衬管10,在左、右悬挂板5、6的前部增加衬管,对左、右悬挂板5、6起到进ー步的支撑作用,増加了横支轴3以外的支撑点,提高了左、右悬挂板5、6所构成的前悬挂的整体结构刚性,有利于降低发动机加速噪音。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安装护杠的情形,将所述第二螺栓9同时与护杠13的下安装支架连接,下安装支架的左、右支架11、12位于衬管10的两端,衬管10与左、右支架11、1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简化装配。由于护杠13的上部得到固定,通过左、右支架11对在左、右悬挂板5、6之间的衬管10的支撑作用。參照图4和图5,所述护杠13的上安装支架14与所述下悬管2的上部连接,所述上安装支架14与环形抱箍15将下悬管2环抱并通过第三螺栓16锁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4、环形抱箍15与下悬管2之间安装有缓冲垫17。所述缓冲垫17是带有开ロ的管形,该缓冲垫17外壁上设置有突起18,该突起18伸入所述环形抱箍15开设的定位孔19中。护杠13与下悬管2通过缓冲垫17浮动连接,发动机传递到护杠13上的震动小,护杠13不会出现震裂现象,护杠13的耐久性得以提高;当摔车时,护杠13即使变形也不易影响到车架下悬管,避免车架变形或断裂,提高整车安全性,维修成本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包括车架(I)前部的下悬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悬管(2 )下部设置有横支轴(3 ),所述横支轴(3 )两侧通过第一螺栓(4 )安装有左悬挂板(5 )、右悬挂板(6 ),左、右悬挂板(5、6 )分别为单独的个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悬挂板(5、6)上均设置有相对的加强翻边(8)。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4)穿过横支轴(3)将左、右悬挂板(5、6)固定在横支轴(3)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轴(3)为沿下悬管(2)排布的两支或者两支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悬挂板(5、6)前端部之间还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有衬管(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9)同时与护杠(13 )的下安装支架连接,下安装支架的左、右支架(11、12 )位于衬管(10 )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杠(13)的上安装支架(14)与所述下悬管(2)的上部连接,所述上安装支架(14)与环形抱箍(15)将下悬管(2)环抱并通过第三螺栓(16)锁紧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4)、环形抱箍(15)与下悬管(2)之间安装有缓冲垫(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7)是带有开口的管形,该缓冲垫(17)外壁上设置有突起(18),该突起(18)伸入所述环形抱箍(15)开设的定位孔(19)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包括车架前部的下悬管,所述下悬管下部设置有横支轴,所述横支轴两侧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左悬挂板、右悬挂板,左、右悬挂板分别为单独的个体,这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将传统的一体式发动机悬挂板改为由左、右悬挂板组成的分体式,使悬挂板的板厚增加不受限制,通过结构优化,刚度大幅提高,有效解决发动机安装螺栓扭矩下降、发动机加速音大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发动机震动对整车的影响。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2389538SQ2011205282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刘忠伟, 陈剑锋 申请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