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042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具体涉及ー种可改善车轮散热效果的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的温度会急剧升高;另ー方面,在汽车刹车制动的过程中车轮制动器的温度也会急剧升高。为了改善车轮的散热效果,发明人制作了车轮散热器。车轮散热器一般分为两大类风冷式和水冷式。水冷式散热器的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需要补充水源。风冷式散热器主要是由叶片安装在车轮上,叶片随着车轮转动产生风カ达到散热的目的。目前的风冷式散热器,一般都是将叶片固定在车轮的轮辋上,来实现散热 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16370U,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ー种车轮散热器,该申请案公开了ー种车轮散热器,包括安装盘,安装盘上设有与车轮安装螺栓配合的安装孔,安装盘上还均布有叶片,叶片位于安装盘外侧且与安装盘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设置在安装盘外侧的加强环,加强环与叶片相邻部分固接在一起。该申请案通过将安装孔固定在车轮轮辋上,从而使叶片随着车轮转动产生风カ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目前的风冷式散热器的叶片是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一起转动的,因此其具有以下不其一,会增加车轮转动的阻力;其ニ,由于散热器随车轮一起作高速转动,容易变形、松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汽车的车轮散热效果不佳,而现有的车轮散热器,不仅会增加车轮转动的阻力;还容易产生变形、松动脱落的问题,提供ー种可有效提高汽车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的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所述翼子板上位于车轮前侧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呈长条状并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延伸,各散热孔由上往下均匀分布,散热孔上边缘处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导风板由导风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导风板根部的倾斜部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目前的轮罩翼子板主要作用是遮挡车轮在运动过程中带起的泥沙、雨水等进入到机舱内部,因此目前的轮罩翼子板结构都是整块的挡板。本方案的轮罩翼子板上设有散热孔,因此可以使得进入到汽车机舱的气流通过车轮的翼子板上的散热孔导入到轮罩内部,对车轮和车轮的制动器进行散热处理,提高汽车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重要的是导风板的设置;由于车轮在作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车轮附近的部分空气随着车轮一起做高速旋转,在壁效应的作用下一部分的空气流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导风板正是利用这部分空气流来实现进一歩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当沿着翼子板流通的空气流遇到导风板时,空气流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会沿着导风板的倾斜部和导向部往车轮表面流通;由于导向部与翼子板相垂直,因此,导向部是往车轮轴心方向延伸的,这样进过导向部导向后的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将会垂直于车轮表面,从而有效的加快车轮表面的空气流通,改善车轮轮胎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散热孔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是呈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也呈斜向下延伸设置。由于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呈斜向下延伸设置,当旋转的空气流带动翼子板表面附近的空气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过程中,在空气流遇到导风板时,其中部分的空气流会沿着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进而带动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从而有效提高汽车车轮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靠翼子板外侧 的散热孔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内侧的散热孔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相应的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位于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侧边处设有斜向上延伸的内风板。由于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呈圆弧形往内延伸,当空气流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过程中,在空气流遇到导风板时,会更有利于空气流沿着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进而増大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的空气量,从而提高汽车车轮的散热效果。同吋,由于内风板的设置,当空气流沿着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到内风板处时会受到阻碍,使得在翼子板内侧部分有更多的空气流往车轮的轴心方向流通,从而有效的改善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靠翼子板外侧的各散热孔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相应的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由于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也就是说越靠下方的导风板往翼子板外侧延伸的长度越大;因此不仅可以降低上部导风板对下部导风板的影响,还增强了下部的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可以提高对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空气流的利用率,进而带动更多的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从而有效提高汽车车轮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散热孔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是呈水平延伸的,导风板相应的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水平延伸。作为优选,位于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侧边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外风板,且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是呈斜向上延伸的圆弧形;位于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侧边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内风板,且内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弧形。由于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是呈斜向上延伸的圆弧形,当空气流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过程中,在空气流遇到外风板时,空气流会沿着外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进而使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从而提高汽车车轮的散热效果。另ー方面,由于内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当空气流沿着外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到内风板处时会受到阻碍,使得在翼子板内侧部分有更多的空气流往车轮的轴心方向流通,从而有效的改善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各导风板由根部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该方案结构不仅可以降低上部导风板对下部导风板的影响,还增强了下部的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可以提高对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空气流的利用率,使更多的气流往车轮轴心方向和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通,进ー步改善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各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由于各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因此不仅可以降低上部外风板对下部外风板的影响,还增强了下部的外风板的导风效果;可以提高对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空气流的利用率,进而带动更多的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从而有效提高汽车车轮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提高汽车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同时不会增加车轮转动的阻力。


图I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中A处的ー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I中的导风板处的ー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导风板处的ー种结构示意图。图中翼子板I、导风板2、车轮3、散热孔4、倾斜部5、导向部6、外风板7、内风板8。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I :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所述翼子板I上位于车轮3前侧设有若干散热孔4,散热孔上边缘处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2。散热孔4呈长条状并由翼子板I外侧往内侧延伸,各散热孔4由上往下均匀分布。导风板2与散热孔相対的也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延伸。如图2所示,导风板2由导风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导风板根部的倾斜部5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6。各导风板2由根部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由于轮罩翼子板上设有散热孔,因此可以使得进入到汽车机舱的气流通过车轮的翼子板上的散热孔导入到轮罩内部,对车轮和车轮的制动器进行散热处理,提高汽车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重要的是,由于车轮在作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车轮附近的部分空气随着车轮一起做高速旋转,在壁效应的作用下一部分的空气流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本方案的导风板正是利用这部分空气流来实现进一歩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当沿着翼子板I流通的空气流遇到导风板2吋,由于导风板2具有倾斜部5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6,空气流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会沿着导风板的倾斜部和导向部往车轮表面流通;由于导向部与翼子板相垂直,因此,导向部是往车轮轴心方向延伸的,这样进过导向部导向后的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将会垂直于车轮表面,从而有效的加快车轮表面的空气流通,改善车轮轮胎的散热效果。散热孔4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是呈斜向下延伸的;具体说是,靠翼子板外侧的散热孔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内侧的散热孔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如图3所示,导风板2相应的由翼子板I外侧往内侧延伸。导风板2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也呈斜向下延伸设置;并且与散热孔4相对应的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2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I内侧的导风板2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位于翼子板I内侧的导风板2侧边处设有斜向上延伸的内风板8。靠翼子板I外侧的各散热孔4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相应的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2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各导风板往翼子板外侧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由于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呈斜向下延伸设置,使得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空气流在遇到导风板时,部分空气流会随着导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动;进而带动外界空气由车轮外侧往车轮内侧抽吸,从而有效提高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同吋,由于内风板8的设置,当空气流沿着导风板2由翼子板I外侧往内侧流通到内风板8处时会受到阻碍,从而减小空气流由翼子板I外侧往内侧流通的趋势;使得在翼子板内侧部分有更多的空气流往车轮的轴心方向流通,从而有效的改善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2 :如图I、图2、图4所示,翼子板I上位于车轮3前侧设有若干散热孔4,散热孔上边缘处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散热孔4呈长条状并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水平延イ申,各散热孔由上往下均匀分布。导风板2与散热孔相対的也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水平延伸。如图2所示,导风板2由导风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导 风板根部的倾斜部5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6。各导风板2由根部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如图4所示,位于翼子板I外侧的导风板2侧边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外风板7,且外风板7由导风板侧边往外是呈斜向上延伸的圆弧形。外风板7与导风板2相対的,外风板由外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外风板根部的外倾斜部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外导向部。各外风板7由导风板侧边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位于翼子板I内侧的导风板2侧边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内风板8,且内风板8由导风板侧边往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内风板8与导风板相対的,内风板由外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内风板根部的内倾斜部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内导向部。由于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是呈斜向上延伸的圆弧形,使得沿着翼子板表面流通的空气流在遇到外风板时,部分空气流会随着外风板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动;当这部分空气流通过内风板处时,由于内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弧形,空气流由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流动的趋势会受到内风板的阻碍,使在翼子板内侧部分有更多的空气流往车轮的轴心方向流通;从而有效的改善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翼子板(I)上位于车轮前侧设有若干散热孔(4),散热孔呈长条状并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延伸,各散热孔由上往下均匀分布,散热孔上边缘处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2);导风板与散热孔相対的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延イ申,导风板由导风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导风板根部的倾斜部(5)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散热孔(4)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是呈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2)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也呈斜向下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靠翼子板(I)外侧的散热孔(I)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I)内侧的散热孔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相对应的靠翼子板外侧的导风板(2)呈圆弧形往内延伸,靠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位于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侧边处设有斜向上延伸的内风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靠翼子板外侧的各散热孔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相应的靠翼子板(I)外侧的导风板(2)端部与翼子板外侧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各导风板(2)由根部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散热孔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是呈水平延伸的,导风板(2)相应的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水平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位于翼子板(I)外侧的导风板(2)侧边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外风板(7),且外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外是呈斜向上延伸的圆弧形;位于翼子板内侧的导风板侧边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内风板(8),且内风板由导风板侧边往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各导风板(2)由根部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ー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其特征是,各外风板(7)由导风板侧边往外延伸的长度由上往下逐渐増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汽车车轮及车轮制动器的散热效果的汽车轮罩翼子板结构。它包括翼子板上位于车轮前侧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呈长条状并由翼子板外侧往内侧延伸,各散热孔由上往下均匀分布,散热孔上边缘处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导风板;导风板由导风板根部往外延伸包括靠导风板根部的倾斜部及与翼子板相垂直的导向部。
文档编号B62D25/16GK102849122SQ20121018917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陈实, 戴开红, 毕连生, 韦兴民,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