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67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它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电机通过电机线和蓄电池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提供动力。电机线需要电机线扣把电机线和车架固定在一起。现有的电机线扣是S形状的,两侧为较锋利的利边。使用这种线扣固定电机线时,操作复杂、装配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把电机线的绝缘保护层划破,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短路,导致电机损坏。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操作、装配效率高且能有效防止电机线的绝缘保护层划破的电机线扣。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该车架上的电机线扣,所述电机线扣包括一线扣座体和一扣件,所述线扣座体的上端面设有一弧形凹部,所述线扣座体的下端面设有一卡槽,所述扣件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延伸的端面,所述扣件扣合在所述线扣座体上,所述端面和所述卡槽配合在一起。所述线扣座体的上端面设有弧形凹部和所述线扣座体的下端面设有卡槽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所述扣件为一塑料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只需要将电机线置于线扣座体的弧形凹部上再用一塑料扣扣紧即可。操作非常方便、装配效率大大提高,且有效地解决了在装配过程中对电机线的绝缘保护层划破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线扣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和图2,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该车架上的电机线扣,电机线扣包括一线扣座体I和一塑料扣2,线扣座体I的上端面设有一弧形凹部3,线扣座体I的下端面设有一卡槽4,塑料扣2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延伸的端面5,塑料扣2扣合在线扣座体I上,端面5和卡槽4配合在一起。线扣座体I的上端面设有弧形凹部3和线扣座体I的下端面设有卡槽4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是首先将电机线置于电机线扣座体I的弧形凹部3上,然后再用塑料扣2扣紧即可。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该车架上的电机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线扣包括一线扣座体和一扣件,所述线扣座体的上端面设有一弧形凹部,所述线扣座体的下端面设有一卡槽,所述扣件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延伸的端面,所述扣件扣合在所述线扣座体上,所述端面和所述卡槽配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座体的上端面设有弧形凹部和所述线扣座体的下端面设有卡槽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为一塑料扣。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线扣结构,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该车架上的电机线扣,所述电机线扣包括一线扣座体和一扣件,所述线扣座体的上端面设有一弧形凹部,所述线扣座体的下端面设有一卡槽,所述扣件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延伸的端面,所述扣件扣合在所述线扣座体上,所述端面和所述卡槽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操作非常方便、装配效率大大提高,且有效地解决了在装配过程中对电机线的绝缘保护层划破的问题。
文档编号B62M6/80GK202546014SQ20122009814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支志刚 申请人:永康市钜翔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