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婴儿载具及其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于婴儿载具上的托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婴儿推车上的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储物篮已成为婴儿载具上的重要附加部件之一,尤其是具有移动性的婴儿推车,而设置于婴儿推车上的储物篮通常设置在座椅 的下方,用于存放护婴用品、婴儿衣物或于购物时购买的物品等,给护婴者带来诸多方便。然而 ,目前市面所见之婴儿车上的储物篮,仍有诸多不便之处,例如软性兜体的储物篮,其无法放置比较重的物品,尤其是在进行购物时,护婴者往往还需要另一购物篮以放置较重的物品,但现有的婴儿车上未设置有放置另一购物篮的装置,因此大大增加了护婴者的负担。目前一些婴儿车的架体上增设有一托架装置,因此,可选择性地将储物篮放置于其上,增加使用的便捷性,而在不需使用储物篮时将其从托架装置上移离,并可将托架装置收合或拆卸下来,但现有托架装置的连接机构及定位机构,结构不够简洁,操作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操作简便的托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操作简便的托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载具,其具有的托架装置结构简单、收合操作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托架装置,设置于婴儿载具上,所述婴儿载具具有至少两脚杆,所述托架装置包括连接杆、托架及收合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上,所述托架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枢接于所述连接杆,其中,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使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外扩张形成一卡合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于所述脚杆上,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部。较佳地,所述卡合部开设有一卡合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孔。较佳地,所述卡合部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卡合孔的一侧壁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具有沿所述卡合部的内壁延伸形成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逐渐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倾斜。 较佳地,所述卡合孔的侧壁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一抵触面,转动所述托架时,所述弹性卡合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抵触面,且沿着所述第一抵触面滑动。较佳地,所述旋转座包括一固定部及一枢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托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枢接部转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杆外,所述弹性卡合件容置于所述枢接部并部分伸出所述枢接部,所述弹性卡合件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较佳地,所述枢接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壁的端部具有向所述容置槽内凸伸形成的抵触部,所述弹性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抵触部相抵触,且所述弹性卡合件的前端伸出所述枢接部外。较佳地,所述弹性卡合件包括一卡合块及一弹性件,所述卡合块容置于所述容置 槽内并与所述抵触部相抵触,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卡合块的后端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较佳地,所述卡合块的前端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二抵触面。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合件包括一^^合块及一弹性件,所述卡合块容置于所述旋转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卡合块的后端与所述旋转座之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婴儿载具,其具有一托架装置及至少两脚杆,所述托架装置包括连接杆、托架及收合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上,所述托架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连接于连接杆上,其中,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使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托架装置,其包括连接杆、托架、收合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上,所述托架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枢接于所述连接杆,其中,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使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因此,使用时,将托架转至水平位置,可将储物篮放置于托架上,使用方便,当不需使用时,向上旋转托架至收合位置,此时,弹性卡合件卡合于固定座内,实现对托架的定位,托架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其收合及展开的操作简便。具有本实用新型托架装置的婴儿载具,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婴儿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托架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拆除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4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固定座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3中旋转座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图。[0028]图10是图3的剖视图。图11是图2中托架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2中托架装置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适用于婴儿载具上的托架装置,而上述之婴儿载具可为高脚餐椅、读书椅或婴儿推车……等,而为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托架装置装设于婴儿推车上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推车,其架体2的后侧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后脚杆21,在后脚杆21的下方设置有一托架装置I,托架装置I上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一端连 接于托架装置1,支撑脚的另一端抵接于地面,藉此可提供托架装置I稳定的支撑,较佳地,为便于婴儿推车的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脚可为轮子4,当托架装置I位于水平位置时,轮子4支撑于地面,托架装置I上可放置储物篮。后脚杆21上还对应设置有限位扣3,限位扣3用于对储物篮进行定位,使储物篮不易从托架装置I上滑落,结构更稳固;当不需使用该托架装置I时,可将其收合后固定于架体2的后侧。如图I-图3所示,所述托架装置I包括连接杆10、托架20及收合机构30。所述托架20的两端向其同一侧弯折延伸且相接,形成框架结构,当然,托架20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安装在婴儿推车上时,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收合机构30连接于两后脚杆21的下端,托架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收合结构30上,所述托架20可绕连接杆10枢转至水平位置以放置储物篮,或可绕连接杆10向上枢转至收合位置,并由收合机构30对收合后的托架20进行固定。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收合机构30包括一固定座31、一旋转座32及一弹性卡合件,具体地,所述弹性卡合件包括一卡合块33及一弹性件34。所述连接杆10通过所述固定座31连接于所述后脚杆21上,所述托架20的两端通过所述旋转座32枢接于所述连接杆10上,且旋转座32与固定座31相对应。另外,所述卡合块33容置于所述旋转座32内并部分伸出旋转座32外,弹性件34抵触于卡合块33与旋转座32之间;所述卡合块33的伸出旋转座32外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座31可分离地卡合连接,实现收合机构30于不同位置间的定位,即托架20枢转定位于收合或展开位置时,卡合块33卡合于固定座31内以对托架20进行固定,卡合块33脱离与固定座31的卡合时,可枢转托架20至下一个欲定位的位置。结合图4-图7所示,所述固定座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及第二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1与第二连接部312大致垂直,且第一连接部311呈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的末端向外扩张形成一卡合部313,连接于后脚杆21及所述连接杆10之间时,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套设于所述后脚杆21外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端部伸入第二连接部312内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313用于与卡合块33相卡合,进而实现旋转座32于不同位置间的定位。如图7所示,所述卡合部313上开设有一^^合孔314,所述卡合部313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316,所述卡合孔314的一侧壁与所述限位部316之间具有沿所述卡合部313的内壁延伸形成的导向斜面315 ;由所述卡合孔314的侧壁至限位部316延伸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斜面315逐渐向第二连接部312的方向倾斜,所述导向斜面315与所述卡合孔314的侧壁的结合处还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一抵触面317。因此,当托架20枢转时,所述导向斜面315对卡合块33起导向作用,当展开托架20时,导向斜面315不会对卡合块33进行限制,因此托架20可很平顺地展开,且当卡合块33抵触至限位部316时,托架20定位于展开位置,当收合托架20时,导向斜面315会逐渐对卡合块33进行挤压,直到卡合块33卡于所述卡合孔314内,此时托架20定位于收合位置,且藉由第一抵触面317对卡合块33的限位,实现对托架20的固定。如图8、图9所示,所述旋转座32包括一固定部321及一枢接部322,固定部32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枢接部322,枢接部322上开设有枢接孔,具体地,托架20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部321内并与之固定连接,枢接部322上的枢接孔套设于连接杆10外,从而将托架20枢转地连接于连接杆10上;所述卡合块33容置于所述枢接部322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枢接部322,所述弹性件34抵触于卡合块33与所述枢接部322之间。更具体地,所述枢接部 322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置槽323,所述容置槽323的两侧壁的端部具有相对应且向所述容置槽323内凸伸形成的抵触部324,所述卡合块33藉由抵触部324的限位收容于所述容置槽323内,且所述卡合块33的前端伸出所述枢接部322外,卡合块33的前端可分离地卡合所述固定座31上的卡合孔314内。结合图8、图9所示,所述卡合块33的两侧抵触于抵触部324,卡合块33的前端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二抵触面331,卡合块33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凸332,安装于枢接部322内时,所述卡合块33容置于所述容置槽323内,且卡合块33的两侧与所述抵触部324相抵触,所述卡合块33的前端伸出所述枢接部322外,所述弹性件3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定位凸332上,另一端则抵触于所述枢接部322。优选地,弹性件34是为一弹簧,当然,弹性件34亦可为其他弹性物件。可以理解地,卡合块33与容置槽323之间并不限于上述连接结构,还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容置槽323的侧壁上未设置所述抵触部324,亦可实现两者的连接,即卡合块33容置于所述容置槽323内,其前端伸出所述枢接部322外,所述弹性件3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定位凸332上,另一端则抵触于所述枢接部322,同时能实现上述功能。下面结合图I-图1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托架装置I展开、收合的过程及状态进行描述。如图I所示,当托架装置I定位于水平位置时,轮子4对其具有支撑作用,储物篮可放置于托架装置I上,并通过限位扣3限位,即可将储物篮稳定地连接于婴儿推车上,使用方便。当不需使用储物篮时,可将托架装置I收合,具体地,向上推动托架20,从而使固定于托架20下端的旋转座32绕连接杆10向上枢转,旋转座32转动过程中,卡合块33沿导向斜面315向卡合孔314滑动,导向斜面315会逐渐对卡合块33进行挤压,直到托架20的两侧边转到大致平行于后脚杆21时,卡合块33卡入所述卡合孔314内,此时托架20定位于收合位置,且藉由第一抵触面317对卡合块33的限位,从而将托架20固定,托架20的收合操作简便。需再次使用托架装置I时,向下推动托架20,此时,卡合块33前端的第二抵触面332与固定座31上的第一抵触面317相抵触,第一抵触面317对卡合块33产生的作用力的分力使卡合块33沿容置槽323向后滑动,弹性件34被压缩,直到所述分力作用而使卡合块33退出所述卡合孔314,此时,旋转座32可绕连接杆10向下枢转,托架20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34复位推动卡合块33重新伸出所述枢接部322外,而限位部316对卡合块33起一定限位作用,当托架装置I定位于水平位置时,安装于托架20上的轮子4置于地面,对托架20具有支撑作用,储物篮可再次放置于托架20上使用,托架装置I的使用灵活,且收合及展开的操作简便。可理解地,所述卡合孔314可于所述卡合部313上设置多个,以达到多个位置的定位;以及所述导向斜面315也可设置为平面,而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所要达到的功效;此外,所述卡合部313与卡合块33的设置可依所设置的产品外型限制而互换设置位置,故不以本实施例举例所限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托架装置1,其包括连接杆10、托架20及收合机构30,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21上,所述托架20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30枢接于所述连接杆10,其中,所述收合机构30包括一固定座31、一旋转座32及一弹性卡合件, 所述连接杆10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1,所述托架20连接于所述旋转座32,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32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31,使所述旋转座32与所述固定座31可分离地卡合连接;因此,使用时,将托架20转至水平位置,可将储物篮放置于托架上,使用方便,当不需使用时,向上旋转托架20至收合位置,此时,弹性卡合件卡合于固定座31内,实现对托架20的定位,该托架装置I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其收合及展开的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婴儿推车的其他结构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托架装置,设置于婴儿载具上,所述婴儿载具具有至少两脚杆,所述托架装置包括连接杆、托架及收合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上,所述托架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枢接于所述连接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使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外扩张形成一卡合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于所述脚杆上,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开设有一卡合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卡合孔的一侧壁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具有沿所述卡合部的内壁延伸形成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逐渐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孔的侧壁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一抵触面,转动所述托架时,所述弹性卡合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抵触面,且沿着所述第一抵触面滑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包括一固定部及一枢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托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枢接部转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杆外,所述弹性卡合件容置于所述枢接部并部分伸出所述枢接部,所述弹性卡合件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壁的端部具有向所述容置槽内凸伸形成的抵触部,所述弹性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抵触部相抵触,且所述弹性卡合件的前端伸出所述枢接部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件包括一卡合块及一弹性件,所述卡合块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抵触部相抵触,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卡合块的后端与所述枢接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的前端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二抵触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件包括一卡合块及一弹性件,所述卡合块容置于所述旋转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卡合块的后端与所述旋转座之间。
11.一种婴儿载具,具有一托架装置及至少两脚杆,所述托架装置包括连接杆、托架及收合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脚杆上,所述托架通过至少一所述收合机构连接于连接杆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内,且所述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固定座,使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装置如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 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婴儿载具及其托架装置,其托架装置包括连接杆、托架、收合机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婴儿载具的两脚杆上,托架通过至少一收合机构枢接于连接杆,其中,收合机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旋转座及一弹性卡合件,连接杆连接于固定座,托架连接于旋转座,弹性卡合件设置于旋转座内,且弹性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固定座,使旋转座与固定座可分离地卡合连接;将托架转至水平位置,可将储物篮放置于托架上,使用方便,当不需使用时,向上旋转托架至收合位置,此时,弹性卡合件卡合于固定座内,实现对托架的定位,托架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其收合及展开的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B62B9/12GK202574330SQ2012202217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忠杰 申请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