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顶棚总成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57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顶棚总成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结构的布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顶棚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侧气帘在起爆时会对周边零部件,如顶蓬、乘客扶手造成冲击,若冲击过大会造成周边件损坏,如顶蓬撕裂、扶手碎裂等。而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要求“所有内部构件在脱落时均不得产生锋利的凸出物或锯齿边,以防止增加伤害乘员的可能性”。现有的汽车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外观造型的制约而造成车辆顶部空间较小,以致在乘客扶手与侧气帘的距离很小,侧气帘在起爆时会对扶手造成巨大冲击,导致扶手飞出,并出现锋利的锐边,飞出的附件可能会直接砸到乘员的头部或身体,给乘员造成伤害。因这种原因,有些小型汽车因此放弃了侧气帘的配置,使整车侧碰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侧气帘展开时,对其进行导向,降低顶棚的受力,对乘客扶手起到保护作用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包括顶棚以及扶手支架,所述顶棚与车身的上边梁内板合围形成容纳侧气帘的容纳腔,所述扶手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扶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顶棚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以封密所述容纳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扶手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一段以及和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侧气帘与所述顶棚的内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段成钝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所述顶棚的下方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通过穿过所述顶棚的第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一端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上边梁内板以及设置于车厢框架内的顶棚总成,所述顶棚总成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在侧气帘展开时可以对其进行导向,使其爆炸气流向下流动,并大大降低顶棚的受力,对乘客扶手起到保护作用。[001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因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侧气帘展开时,扶手不会受到巨大冲击,确保乘员安全,车辆整体的被动安全性能得到提高,整体品质得到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较低且能够满足侧气帘的展开要求,进而提高车辆侧面被动安全性能,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为图I中扶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3为图I的A-A剖面图,示出了顶棚、上边梁内板以、扶手支架、侧气帘以及扶手·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包括顶棚I以及扶手支架3。其中,顶棚I与车身的上边梁内板2合围形成一个容纳侧气帘5的容纳腔4。侧气帘5置于容纳腔4内。扶手支架3设置于容纳腔4的开口处。扶手支架3包括板状的第一板体11。第一板体11的一端21与顶棚I连接,第一板体11的另一端22与上边梁内板2连接,以封密容纳腔4。扶手支架3设置于容纳腔4的开口处。扶手支架3的第一板体11与顶棚I、上边梁内板2分别连接。当侧气帘5展开时,扶手支架3对侧气帘5进行导向,使其爆炸气流向下流动,降低顶棚I的受力,对扶手支架3上连接的扶手9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第一板体11的另一端22上设置有用于与上边梁内板2连接的第一螺孔41。第一板体11的一端21上设置有用于与顶棚I连接的第二螺孔42。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扶手支架3还包括位于容纳腔4的内部的第二板体12。第二板体12包括第一段31以及和所述第一段31连接的第二段32。第一段31连接于第一板体11的内表面上。第二段32伸入侧气帘5与顶棚I的内侧壁6之间。第一段31与第一板体11的内表面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段31与第一板体11的内表面之间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板体12增强了对侧气帘5的爆炸气流的导向,并对顶棚I提供进一步的防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第二板体12的第一段31与第二板体12的第二段32成钝角连接。为了增强第一板体11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第一板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0。由于具有加强筋结构,扶手支架3的强度较高,在侧气帘5起爆时,能更有效地保护顶棚I和扶手9,有效减小侧气帘5对顶棚I和扶手9的冲击。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加强筋10为多条,多条加强筋10由第一板体11的一端21延伸至第一板体的另一端22。第一板体11的另一端22与上边梁内板2通过伸入第一螺孔41内的第一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中,顶棚I的下方设置有扶手9,扶手9通过穿过顶棚I的第二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于第一板体21的一端21上。其中,第二螺栓伸入第_■螺孔42中,以完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上边梁内板以及设置于车厢框架内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中的扶手支架3的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可以分别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对金属板进行无废料落料后,整体冲压加工制作而成,这种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并且材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制作成本较低。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焊接在一起,可以满足不同配置车辆的要求。根据车型是否装配侧气帘,可选择是否焊接第二板体12,由此可以合理的控制成本。在侧气帘5起爆时,带有加强筋10的扶手支架3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侧气帘5尽量贴近车身展开,避免对扶手支架3造成冲击。同时,还对扶手9起到保护作用,缓冲了侧气帘5展开时对扶手9的冲击,避免扶手9撕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的顶棚总成,包括顶棚以及扶手支架,所述顶棚与车身的上边梁内板合围形成容纳侧气帘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扶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顶棚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以封密所述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一段以及和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侧气帘与所述顶棚的内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段成钝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的下方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通过穿过所述顶棚的第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一端上。
8.一种汽车,包括上边梁内板以及设置于车厢框架内的顶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总成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顶棚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和汽车,其中,汽车的顶棚总成包括顶棚以及扶手支架,顶棚与上边梁内板合围形成容纳侧气帘的容纳腔,扶手支架设置于容纳腔的开口处,扶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一端与顶棚连接,第一板体的另一端与上边梁内板连接,以封密容纳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设置于车厢框架内的顶棚总成,顶棚总成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在侧气帘展开时可以对其进行导向,大大降低顶棚的受力,对扶手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因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顶棚总成,侧气帘展开时,扶手不会受到巨大冲击,确保乘员安全,车辆整体的被动安全性能得到提高,整体品质得到提升。
文档编号B62D25/06GK202783407SQ20122041620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宋德福, 冯静, 李常青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