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57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的碰撞过程中,车身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同时又要保证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车身结构中的前纵梁结构,是正面碰撞时吸能的关键部件,同时又是重要的承载件。理想中的前纵梁结构应该是前板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在碰撞时能够完全溃缩,最大限度的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而后板则需要保持较好的承载性要求,尽量减小变形,以有效保护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目前的前纵梁结构通常采用同一料厚的同一材料构成,为了保证前纵梁的后板良 好的承载性,通常所用的材料料厚较厚,这样前纵梁的前板不能很好的满足吸能效果,且增加了车身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及汽车,能够提高前纵梁的吸能效果,同时具有足够的车身承载能力,并且还能降低车身的重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其中,所述前纵梁外板由前纵梁外板前板和前纵梁外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内板由前纵梁内板前板和前纵梁内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汽车前纵梁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外板和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前纵梁前隔板,所述前纵梁前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的端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和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的拼接线的位置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的拼接线的位置对齐。优选的,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和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均为激光拼焊板。优选的,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和/或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吸能筋。优选的,所述若干条吸能筋均为条状凸筋,且纵向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和/或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矩形凹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纵梁结构。[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前纵梁结构的前部采用料厚较薄的材料,由于料厚较薄的材料在被碰撞时相对容易发生形变,可以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因而,可以提高前纵梁结构前部的吸能效果。前纵梁结构的后部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由于料厚较厚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在被碰撞时相对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了前纵梁结构后部的承载能力。并且,并非在前纵梁的前部和后部均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因而,还可以降低车身的重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的A-A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前纵梁外板11前纵梁外板前板12前纵梁外板后板20前纵梁内板21前纵梁内板前板22前纵梁内板后板30前纵梁前隔板13,23激光拼焊线40吸能筋5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10、前纵梁内板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外板10和所述前纵梁内板20的前纵梁前隔板30,其中,所述前纵梁外板10由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11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12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内板20由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21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22的厚度。前纵梁外板前板11位于前纵梁外板10的前部位置,前纵梁外板后板12位于前纵梁外板10的后部位置,前纵梁外板前板11采用料厚较薄的材料,而前纵梁外板后板12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前纵梁内板前板21位于前纵梁内板20的前部位置,前纵梁内板后板22位于前纵梁内板20的后部位置,前纵梁内板前板21采用料厚较薄的材料,而前纵梁内板后板22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上述所说的前部和后部是相对于车身而言。[0039]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的前部采用料厚较薄的材料,由于料厚较薄的材料在被碰撞时相对容易发生形变,可以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因而,可以提高前纵梁结构前部的吸能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的后部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由于料厚较厚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在被碰撞时相对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了前纵梁结构后部的承载能力。且,并非在前纵梁的前部和后部均采用料厚较厚的材料,因而,还可以降低车身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优选的,前纵梁外板前板11采用高吸能板材,前纵梁外板后板12采用高硬度板材。 同样的,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优选的,前纵梁内板前板21采用高吸能板材,前纵梁内板后板2采用高硬度板材。从图3中可以看出,前纵梁前隔板30设置于前纵梁外板10和前纵梁内板20之间,用于连接前纵梁外板10和前纵梁内板20,其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1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21的端部连接。本实施例中,前纵梁外板10、前纵梁内板20和前纵梁前隔板30三者可以通过点焊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采用前纵梁前隔板30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不排除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前纵梁外板10和前纵梁内板20。由于激光拼焊工艺可以将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板材拼合和焊接成一体,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激光拼焊工艺将前纵梁外板前板11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12拼接起来,即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均为激光拼焊板。同样的,也可以采用激光拼焊工艺将前纵梁内板前板21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22拼接起来,即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均为激光拼焊板。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不排除采用其他拼接方式拼接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以及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当采用激光拼焊工艺拼接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以及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时,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之间会形成一激光拼焊线13,同样的,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也会形成一激光拼焊线23,本实施例中,激光拼焊线13的位置和激光拼焊线23的位置对齐,以保证前纵梁结构的前部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以及后部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当采用拼接工艺拼接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外板后板12以及前纵梁内板前板21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时,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12的拼接线的位置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21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22的拼接线的位置也最好保持对齐。为了进一步提高前纵梁结构前部的吸能效果,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内板前板21上设置若干条吸能筋40,该吸能筋为条状凸筋,且该若干个吸能筋40纵向平行设置。在车身被碰撞时,前纵梁外板前板11和前纵梁内板前板21会按照吸能筋40处的褶皱方式进行压溃,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高速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前纵梁外板前板11或者仅在前纵梁内板前板21上设置吸能筋40。[0051]为了进一步提高前纵梁结构后部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前纵梁外板后板12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上设置若干个加强筋50,该加强筋50为矩形凹槽。在车身被碰撞时,前纵梁外板后板12和前纵梁内板后板22上设置的加强筋50可以减小碰撞时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前纵梁结构后部的承载能力,有效地保证了乘员的生存空间,提高了整车的碰撞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前纵梁结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其中,所述前纵梁外板由前纵梁外板前板和前纵梁外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内板由前纵梁内板前板和前纵梁内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外板和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前纵梁前隔板,所述前纵梁前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的端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和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的拼接线的位置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的拼接线的位置对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和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均为激光拼焊板。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和/或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吸能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吸能筋均为条状凸筋,且纵向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和/或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矩形凹槽。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及汽车,所述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其中,所述前纵梁外板由前纵梁外板前板和前纵梁外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外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外板后板的厚度,所述前纵梁内板由前纵梁内板前板和前纵梁内板后板拼接而成,所述前纵梁内板前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纵梁内板后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吸能效果好,同时具有足够的车身承载能力,并且还能降低车身的重量。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2783371SQ2012204162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耿爱朝, 刘安策, 李向东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