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30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垫片(100),支撑杆(200)和连接板(300);所述连接垫片(100)的上表面与发动机罩中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所述连接垫片(100)与所述支撑杆(200)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0)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00)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0)是空心的U型钢管,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便于与周边部件连接的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当发动机罩缓冲块布置方式不唯一于散热器横梁总成上时,对缓冲块起支撑作用,并在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瞬间压力的基础上,保证发动机罩总成的装配与间隙、落差调整。
【专利说明】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发动机罩缓冲块都布置在散热器的横梁上,由散热器上、下横梁与左、右立柱组成的框架总成支撑住发动机罩关闭时突然增大的力。但事实上有些车辆由于造型等关系,无法将缓冲块正好布置在散热器的横梁上;或者由于发动机罩比较大,散热器横梁总成上的缓冲块不足以支撑和调整发动机罩的装配,必须在远离散热器横梁总成的区域再增加两个缓冲块。上述两种情况下布置缓冲块时,需要一种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瞬间压力的支撑结构支撑缓冲块,而由于瞬间压力过大,普通的钣金冲压件无法承受。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当发动机罩缓冲块布置方式不唯一于散热器横梁总成上时,对缓冲块起支撑作用,并且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的瞬间压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当发动机罩缓冲块布置方式不唯一于散热器横梁总成上时,对缓冲块起支撑作用,并在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瞬间压力的基础上,保证发动机罩总成的装配与间隙、落差调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垫片,支撑杆和连接板;
[0006]所述连接垫片的上表面与发动机罩中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
[0007]所述连接垫片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0008]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9]所述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
[0010]所述支撑杆是空心的U型钢管,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便于与周边部件连接的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垫片包括上层连接垫片和下层连接垫片,所述上层连接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所述上层连接垫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层连接垫片焊接,所述下层连接垫片通过弯折结构与所述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焊接,所述下层连接垫片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和凸焊螺母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和凸焊螺母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左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左侧边梁总成焊接。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右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右侧边梁总成焊接。
[0015]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两端采用能够固定螺栓和凸焊螺母的倒置U型开口结构。
[0016]本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0017]I)连接垫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保证了支撑装置对缓冲块的支撑作用;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使支撑装置能将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巨大压力传递到单侧边梁或纵梁总成上,确保支撑装置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压力;通过连接垫片与发动机罩中的缓冲块相接触配合,保证了发动机罩总成的装配与间隙、落差调整。
[0018]2)支撑杆采用空心钢管结构,提高了支撑瞬时压力的能力;在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并且两处压扁片状平面为垂直关系,便于与连接垫片和连接板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支撑杆的两端采用倒置的U型开口结构,能够固定螺栓和凸焊螺母,使连接不易松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0]图1为缓冲块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连接垫片100,支撑杆200,连接板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垫片100,支撑杆200和连接板300 ;所述连接垫片100的上表面与发动机罩中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所述连接垫片100与所述支撑杆200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0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00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0是空心的U型钢管,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便于与周边部件连接的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
[0024]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垫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保证了支撑装置对缓冲块的支撑作用;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使支撑装置能将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巨大压力传递到单侧边梁或纵梁总成上,确保支撑装置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压力;通过连接垫片与发动机罩中的缓冲块相接触配合,保证了发动机罩总成的装配与间隙、落差调整。
[0025]支撑杆200采用空心钢管结构,提高了支撑瞬时压力的能力;在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并且两处压扁片状平面为垂直关系,便于与连接垫片100和连接板300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0026]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支撑杆200的两端采用倒置的U型开口结构,能够固定螺栓和凸焊螺母,连接不易松动。
[0027]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0028]I)连接垫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保证了支撑装置对缓冲块的支撑作用;连接板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使支撑装置能将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巨大压力传递到单侧边梁或纵梁总成上,确保支撑装置能够承受发动机罩关闭时的压力;通过连接垫片与发动机罩中的缓冲块相接触配合,保证了发动机罩总成的装配与间隙、落差调整。
[0029]2)支撑杆采用空心钢管结构,提高了支撑瞬时压力的能力;在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并且两处压扁片状平面为垂直关系,便于与连接垫片和连接板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支撑杆的两端采用倒置的U型开口结构,能够固定螺栓和凸焊螺母,使连接不易松动。
[0030]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垫片(100),支撑杆(200)和连接板(300); 所述连接垫片(100)的上表面与发动机罩中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 所述连接垫片(100)与所述支撑杆(200)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200)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00)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300)与发动机舱单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200)是空心的U型钢管,两端与中间位置采用便于与周边部件连接的压扁的双层片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片(100)包括上层连接垫片和下层连接垫片,所述上层连接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缓冲块的下表面相接触配合,所述上层连接垫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层连接垫片焊接,所述下层连接垫片通过弯折结构与所述发动机舱单侧边梁总成焊接,所述下层连接垫片与所述支撑杆(200)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和凸焊螺母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0)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板(300)通过螺栓和凸焊螺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0)与发动机舱左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左侧边梁总成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0)与发动机舱右侧纵梁总成和发动机舱右侧边梁总成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0)两端采用能够固定螺栓和凸焊螺母的倒置U型开口结构。
【文档编号】B62D25/00GK103693107SQ20131063254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周春英, 张启文, 杜文鑫, 金爱君, 李国林,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