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31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包括摩托车车体、安全气囊、气瓶、火花塞、红外探测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摩托车车体为普通摩托车,所述安全气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弹出,所述气瓶内放置NaN3固体,所述火花塞在控制装置下可以瞬间产生火花,所述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该摩托车体的速度和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火花塞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摩托车发生碰撞前打开安全气囊,通过气囊有效的减小冲击,从而减轻事故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安全气囊,特别是一种可以在摩托车碰撞之前可以弹出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在交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摩托车的安全系数较低,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极大地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现有的摩托车安全辅助装置多是使用安全头盔、安全背心等,没有在摩托车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安全气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摩托车安全气囊,可以在摩托车发生碰撞前自动弹出,从而减轻人们所受的伤害。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包括摩托车车体、安全气囊、气瓶、火花塞、红外探测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摩托车车体为普通摩托车,所述安全气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弹出,所述气瓶内放置NaN3固体,所述火花塞在控制装置下可以瞬间产生火花,所述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该摩托车体的速度和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火花塞工作。
[0005]优选的,安全气囊与气瓶通过软管相连。
[0006]优选的,安全气囊设置多个,分别布置在摩托车车体后轮前部、前轮后部和摩托车车体仪表盘处。
[0007]优选的,火花塞放置在气瓶内部。
[0008]优选的,控制装置与火花塞、红外线探测器电联。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摩托车发生碰撞前打开安全气囊,通过气囊有效的减小冲击,从而减轻事故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0011]图2是该实用新型的各组件连接示意图
[0012]图中,I摩托车车体、2安全气囊、3气瓶、4火花塞、5红外探测器、6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包括包括摩托车车体1、安全气囊2、气瓶3、火花塞4、红外探测器5、控制装置6。其中,所述摩托车车体I为普通摩托车,安全气囊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弹出,气瓶3内放置NaN3固体,火花塞4在控制装置6下可以瞬间产生火花,红外探测器5可以探测该摩托车体I的速度和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控制装置6可以控制火花塞4工作。
[0015]其中,安全气囊2与气瓶3通过软管相连。
[0016]其中,安全气囊2设置多个。
[0017]其中,火花塞4设置在气瓶3内部。
[0018]其中,控制装置6与火花塞4、红外线探测器5电联。
[0019]本实用新型在正常工作时,火花塞4、红外探测器5、控制装置6与摩托车车体I内的电源电联,红外探测器5可以探测摩托车车体I的速度和摩托车车体I与障碍物的距离,红外探测器5将探测到的数据传入控制装置6,通过提前设定好的数据区间,控制装置6控制火花塞4做出响应,当红外探测器5传入的数据与控制装置6设定好的数据区间不相符时,控制装置6为零响应状态,,当红外探测器5传入的数据与控制装置6设定好的数据区间相符时,控制装置6控制火花塞4做出响应,火花塞4在控制装置6的响应下产生电火花,引发气瓶3内放置的NaN3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0020]2NaN3 = 2Na+3N2
[0021]从而使气瓶3内迅速充满高压气体,通过软管将气体传送到安全气囊2内,实现打开安全气囊2的目的。
[002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摩托车发生碰撞前打开安全气囊,通过气囊有效的减小冲击,从而减轻事故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002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包括摩托车车体、安全气囊、气瓶、火花塞、红外探测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摩托车车体为普通摩托车,所述安全气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弹出,所述气瓶内放置NaN3固体,所述火花塞在控制装置下可以瞬间产生火花,所述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该摩托车体的速度和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火花塞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与气瓶通过软管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摩托车车体后轮前部、前轮后部和摩托车车体仪表盘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放置在气瓶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火花塞、红外线探测器电联。
【文档编号】B62J27/00GK203581227SQ20132079291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日
【发明者】马晓彤, 王文强, 刘广龙, 张小龙, 刘昭阁 申请人:马晓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