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282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包括一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设有握持位的提手固定,所述提手上铰接有操控把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通过将把手设置成延伸到驾驶者的双腿之间的形式,驾驶时通过双腿实现转向,双手可自由使唤,给与了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短把手结构还设有提手,便于搬运移动;连接杆为可拆卸结构,可根据需要更换为长把手或短把手;铰接的操控把手可通过调整角度来调整高度,可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设计更加人性化。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当前使用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摩托车及汽车等,汽车具有体积大驾驶平稳、安全、舒适、快速及可挡风遮雨等优点,体积大,笨重及灵活性差;摩托车虽速度快、灵活,但是安全性差。自行车虽结构简单、无污染,然而行驶速度缓慢,平衡性、舒适性及安全性差。随着对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城市里,随着人口的增加及汽车的增多,造成交通不畅,道路拥堵等。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个人使用的一种便携自平衡代步车应运而生,该便携自平衡代步车通常设置有车体及与所述车体连接的大致呈T形的长把手,所述车体由微处理器和陀螺仪控制同轴并列的双轮,实现自平衡,因而比其它交通工具更具优势。然而,驶现有的所述便携自平衡代步车时,需通过双手握持所述把手,通过手旋转所述把手才能实现车体的转向,因而驾驶者的肢体受到较大束缚,自由度少。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该短把手结构可通过驾驶者双腿操控,解放驾驶者双手,给予了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
[0005]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包括一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设有握持位的提手固定,所述提手上铰接有操控把手。
[0006]所述操控把手两侧设有软胶垫。
[0007]所述连接杆与车体的连接为可拆卸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通过将所述把手设置成延伸到驾驶者的双腿之间的形式,驾驶时通过双腿实现转向,双手可自由使唤,给与了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短把手结构还设有提手,便于搬运移动;连接杆为可拆卸结构,可根据需要更换为长把手或短把手;铰接的操控把手可通过调整角度来调整高度,可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设计更加人性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标示为:1-连接杆,2-提手,3-握持位,4-操控把手,5-软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包括一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I另一端与设有握持位3的提手2固定,所述提手2上铰接有操控把手4。[0013]所述操控把手4两侧设有软胶垫5,软胶垫5可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0014]所述连接杆I与车体的连接为可拆卸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通过将所述把手设置成延伸到驾驶者的双腿之间的形式,驾驶时通过双腿实现转向,双手可自由使唤,给与了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短把手结构还设有提手2,便于搬运移动;连接杆I为可拆卸结构,可根据需要更换为长把手或短把手;铰接的操控把手4可通过调整角度来调整高度,可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设计更加人性化。
[0016]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直接的置换或等同的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I)另一端与设有握持位(3)的提手(2)固定,所述提手(2)上铰接有操控把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把手(4)两侧设有软胶垫(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衡车的短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I)与车体的连接为可拆卸结构。
【文档编号】B62K21/00GK203681791SQ20142000297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李甫坤 申请人: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