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27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的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1400mm,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210度,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1300mm。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具有上述的车架。该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具有较大操作空间,操作方便,安全,外形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滑板车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使得其深受人们的青睐,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进行运动娱乐,已有数十、上百年的历史了。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才在国内外流行起来,成为非常普及的一种青少年的运动器材。传统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车身杆、车轮和踏板,它通过将车身杆和把手杆固定连接后,再将踏板与车身杆固定连接,使得形成稳固结构,再将车轮分别与车身杆的底部和踏板连接,使得整体形成滑板车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的一只脚站在车架上,用另一只脚蹬地,来驱动车子前进,这样的滑板车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便于刹车,结构轻便,具有很好的平衡性,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摔倒。但是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滑板车由于其车身杆的前端均为直杆,导致操作者的腿很容易碰触到车身杆,造成对腿部的伤害。严重的,在腿瞬间碰触到车身杆时,会因为较大的力使得车身杆带动把手偏转晃动,因而使得滑板车行走不稳,容易造成翻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较大操作空间,操作更方便,更安全的滑板车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滑板车。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的车身支架,所述车身支架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1400_,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210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1300mmo
[0006]其中,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mm,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mm。
[0007]其中,所述弧形车身的弦长为1400_,所述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210度,所述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的垂直距离为1300mm。
[0008]其中,所述车身支架包括与所述弧形车身的下端相连接且同圆心的第一段弧形架体,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切连接有弧形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反的第二段弧形架体;其中,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与所述第二段弧形架体的半径均与所述弧形车身的半径一致。
[0009]其中,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与所述弧形车身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弧形车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弧形车身可拆卸连接。
[0010]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半径与所述弧形车身的半径一致。
[0011]其中,所述第二段弧形架体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通槽。
[0012]一种滑板车,包括所述的车架。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滑板车的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的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弧形车身的弦长为350?1400mm,弧形车身的圆心角为0.5?210度,弧形车身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的垂直距离为250?1300mm ;该车架采用向前突出的弧形车身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竖直放置的直管,使得人在使用滑板车时,腿部刚好置于弧形车身的弧形部,并增大腿部与弧形车身之间的距离,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使得腿部在弯曲向前用力时不易碰触弧形车身,进而可以避免因碰撞而造成滑板车晃动,最终避免翻车,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安全,并且向前突出的弧形车身的顶端靠向人的身体一侧,方便人手进行握持,较好地体现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整个车架的弧形流线,一改现有滑板车的直线型结构,大大增强其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包括上述的车架,其具有车架带来的上述技术效果,且该滑板车结构简单,其弧形的车架使得行走过程更加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车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车身支架;2-弧形车身;3_中间连接件;4-滑板;5-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9]如图1至3所示,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4的车身支架1,车身支架I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2,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350?1400mm,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0.5?210度,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250 ?1300mmo
[0020]该车架采用向前突出的弧形车身2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竖直放置的直管,使得人在使用滑板车时,腿部刚好置于弧形车身2的弧形部,并增大腿部与弧形车身2之间的距离,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使得腿部在弯曲向前用力时不易碰触弧形车身2,进而可以避免因碰撞而造成滑板车晃动,最终避免翻车,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安全,并且向前突出的弧形车身2的顶端靠向人的身体一侧,方便人手进行握持,较好地体现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整个车架的弧形流线,一改现有滑板车的直线型结构,大大增强其外观效果。另外,上述尺寸范围均是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进行设计的,这将使得该滑板车的车架能够满足儿童和成人的使用,增大其适用范围,并且使用更加舒适。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350_,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0.5度,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250mm。此时,上述尺寸使得该滑板车的车架可以适应身高较矮的儿童使用。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610_,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118度,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620mm。此时,上述尺寸使得该滑板车的车架可以适应大部分儿童身高,以满足儿童使用,并提供舒适的使用尺寸。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例,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816_,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109度,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863mm。此时,上述尺寸使得该滑板车的车架可以适应大部分成年人的身高,以满足成人使用,具有较好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例,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1400_,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210度,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1300mm。此时,上述尺寸使得该滑板车可以适应少部分的身高较高的人群。
[0025]因此,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采用该车架的滑板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更多的人群使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使用更加舒适,适用范围更广。
[0026]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身支架I包括与弧形车身2的下端相连接且同圆心的第一段弧形架体,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切连接有弯曲方向与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反的第二段弧形架体;其中,第一段弧形架体与第二段弧形架体的半径均与弧形车身2的半径一致。而对于第一段弧形架体与第二段弧形架体的圆心角范围可以根据待安装的滑板4的尺寸来进一步设定。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车身支架I也可以是与弧形车身2相切连接的直架体,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弧形结构。
[0027]第一段弧形架体与弧形车身2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3,其中,第一段弧形架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弧形车身2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中间连接件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段弧形架体可拆卸连接,中间连接件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与弧形车身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中间连接件3可以完全伸入弧形车身2与第一段弧形架体的内部设置,也可以露出中间部分,以满足外观需要以及其它相关部件的连接需要来设定,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3的半径与弧形车身2的半径一致。使得中间连接件3在与弧形车身2、第一段弧形架体连接后受力沿着弧形方向分散,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进而提高车架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
[0028]其中,第二段弧形架体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轮5的通槽。方便后轮5的安装,并且安装后可以通过通槽两侧对后轮5进行限位,以免摆动。
[0029]一种滑板车,包括所述的车架。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包括上述的车架,其具有车架带来的上述技术效果,且该滑板车结构简单,其弧形的车架使得行走过程更加顺畅。
[003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板车的车架,包括用于放置滑板(4)的车身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I)的前端连接有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的弧形车身(2),所述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350?1400mm,所述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0.5?210度,所述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250?1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350mm,所述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0.5度,所述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车身(2)的弦长为1400mm,所述弧形车身(2)的圆心角为210度,所述弧形车身(2)的上端面的中心点至所述滑板(4)的垂直距离为1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I)包括与所述弧形车身(2)的下端相连接且同圆心的第一段弧形架体,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切连接有弧形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相反的第二段弧形架体;其中,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与所述第二段弧形架体的半径均与所述弧形车身(2)的半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与所述弧形车身(2)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3),其中,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弧形车身(2)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段弧形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弧形车身(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半径与所述弧形车身(2)的半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弧形架体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轮(5)的通槽。
8.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文档编号】B62K3/02GK204037788SQ20142036933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李鸿嘉 申请人:上律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