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359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为将外轴和内轴以能够传递转矩且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等的花键轴,尤其涉及在金属性的芯轴上具有树脂涂层的花键轴。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263951号公报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中所使用的花键机构被要求滑动阻力小,且没有晃动。其进一步还被要求了缩小当将转向装置向车辆组装时的滑动阻力而提高组装性、和不会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感到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其滑动阻力小,且没有晃动,缩小了当将转向装置向车辆组装时的滑动阻力而提高组装性,并不会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感到松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其在一端具有经由第一十字轴7、第一毂型滚针轴承8、和第一推力构件9而将第一叉形架5折曲自如地结合的内花键套3,在另一端具有经由第二十字轴107、第二毂型滚针轴承108、和第二推力构件109而将第二叉形架4和第三叉形架6折曲自如地结合且与所述第二叉形架4焊接结合的外花键轴2,所述外花键轴2由轴部15和外花键11构成,所述外花键11在花键型芯轴部12上实施了树脂涂层13,所述内花键套3和所述外花键轴2以能够传递转矩且沿轴向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所述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花键轴2的所述轴部15上,设有在锯齿形键14与外花键11之间通过塑性加工而连续的1条轴向槽10。实用新型的效果通过该构造,成为滑动阻力小且没有晃动的中间轴装置,其能够提高外花键11的精度,缩小当将转向装置向车辆组装时的滑动阻力而提高组装性,并防止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的松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X-X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Y-Y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图4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图1表示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1。图2表示中间轴装置1的轴向槽。图3表示具有轴向槽的轴部的截面。图4表示花键部的截面。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1在一端具有经由第一十字轴7、第一毂型滚针轴承8、和第一推力构件9而将第一叉形架5折曲自如地结合的内花键套3,在另一端具有经由第二十字轴107、第二毂型滚针轴承108、和第二推力构件109而将第二叉形架4和第三叉形架6折曲自如地结合且与上述第二叉形架4焊接结合的外花键轴2,上述外花键轴2由轴部15和外花键11构成,上述外花键11在花键型芯轴部12上实施了树脂涂层13,上述内花键套3和上述外花键轴2以能够传递转矩且沿轴向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上述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花键轴2的上述轴部15上,设有在锯齿形键14与外花键11之间通过塑性加工而连续的1条轴向槽10。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汽车用转向装置的中间轴装置1。在内花键套3的一端,经由第一十字轴7、第一毂型滚针轴承8和第一推力构件9而折曲自如且不会晃动地固定有第一叉形架5。在外花键轴2的另一端,经由第二十字轴107、第二毂型滚针轴承108和第二推力构件109而折曲自如地结合有第二叉形架4和第三叉形架6,并使该第二叉形架4和第三叉形架6不会晃动地固定。第一推力构件9及第二推力构件109由合成树脂成型,通过树脂的弹性来分别减少第一十字轴7与第一毂型滚针轴承8的晃动、及第二十字轴107与第二毂型滚针轴承108的晃动。外花键轴2由轴部15、外花键11和锯齿形键14构成,外花键轴2使第一叉形架4和锯齿形键14嵌合,并通过凿紧加工部16以及焊接接合部18而结合。外花键11在花键型芯轴部12上实施了树脂涂层13,内花键套3和外花键轴2以能够传递转矩且沿轴向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在外花键轴2的轴部15上,设有在锯齿形键14与外花键11之间通过塑性加工而连续的1条轴向槽10。外花键轴2的轴部15的轴向槽10通过塑性加工而从锯齿形键14侧至外花键11的端部连续地加工。以使轴向槽的相位与花键型芯轴部的花键齿的相位之间的关系为固定的方式设置。当实施了树脂的涂覆之后,通过花键型的修整工具(shavingtool)来加工树脂而使其成型为花键型。通过将该轴向槽作为修整加工的基准来加工,而能够消除树脂厚度的偏差地高精度地加工为花键型。如上所述,成为滑动阻力小且没有晃动的中间轴装置,其能够提高外花键11的精度,缩小当将转向装置向车辆组装时的滑动阻力而提高组装性,并防止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的松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