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线束运输用中转车。
背景技术:
:
中转车,也叫导线运输小车,用于线束制造行业切断工序和端压工序中转导线使用;切断工序是用切线设备将原材料导线按照工艺设定的明细进行切断、剥头、压接等工序的合称。端压工序是用端子压接机将切断无法压接的导线按照工艺设定的方式进行端子压接的工序。
目前中转车结构为“丰”字型线车,两面取放导线,作业时取放导线走动距离频繁,特别在端压工序,作业员需要站立起来走到线车对面取放导线,不方便使用,作业效率低下;线车存放区域两侧需留出取放线区域,占用场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运输用中转车,方便导线取放,减少走动时间;节省场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束运输用中转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底架左右边框之间间隔设有两根平行的连杆,底架前后边框与相对应连杆构成车轮安装间隙,车轮安装间隙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车轮;
每根连杆两端的底架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连杆外壁上倾斜安装有加强筋杆,四根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顶板下端面设有两根间隔安装的挂线杆,挂线杆与连杆投影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线束运输用中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线杆上端面两端均安装有纵向的衔接杆,衔接杆上端固定于顶板下端面上。
所述的线束运输用中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安装间隙两端均焊接固定有车轮轴,车轮轴上转动安装有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在线车的两端放、取导线,一端固定放导线,另一端取导线,适合先进先出生产方式,适应拉动生产,节省场地面积;操作方便,生产效率提高;取放导线明确,方便现场5S保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线束运输用中转车,包括底架1,底架1左右边框之间间隔设有两根平行的连杆2,底架1前后边框与相对应连杆2构成车轮安装间隙,车轮安装间隙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车轮3;
每根连杆2两端的底架均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连杆2外壁上倾斜安装有加强筋杆5,四根支撑杆4的顶端安装有顶板6,顶板6下端面设有两根间隔安装的挂线杆7,挂线杆7与连杆2投影在同一条直线上。
挂线杆7上端面两端均安装有纵向的衔接杆8,衔接杆8上端固定于顶板6下端面上。
车轮3安装间隙两端均焊接固定有车轮轴9,保证在放线和取导线的过程中中转车不会发生侧移,只能在放线取线方向移动,车轮轴9上转动安装有车轮3,在挂线杆7两端放、取导线,一端固定放导线,另一端取导线,适合先进先出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