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前侧围外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
背景技术:
围板是指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联接,安装在前围上盖板之下。对比车身其它部件而言,前围板装配最重要的工艺技术是密封和隔热,它的优劣往往反映了车辆运行的质量。传统前围板C点往往较为靠后,零件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可以使得C点位置大幅突前,增大了车内的使用空间,外观造型上更加前卫和时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节省了车内空间,解决电车内电器元器件的空间布置要求,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本体,前围板本体的上边缘部位于前围板本体的下边缘部的前上方,所述上边缘部位与所述下边缘部位之间柔性过渡连接,所述上边缘部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的左侧部设有加速踏板支架和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的右侧部设有行人提醒装置支架和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设有第一轮罩内衬支架, 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设有第二轮罩内衬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下部设有转向柱防尘套支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上集成设有第一暖风机固定点和整车控制器安装点。
所述加速踏板支架上集成设有第二暖风机固定点和加速踏板固定点。
所述第一轮罩内衬支架的右侧边缘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轮罩内衬支架的右侧边缘上设有第二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本体,前围板本体的上边缘部位于前围板本体的下边缘部的前上方,所述上边缘部位与所述下边缘部位之间柔性过渡连接,所述上边缘部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的左侧部设有加速踏板支架和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的右侧部设有行人提醒装置支架和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设有第一轮罩内衬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设有第二轮罩内衬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前表面的下部设有转向柱防尘套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前围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前围板本体的上边缘部位于前围板本体的下边缘部的前上方,而且上边缘部位与下边缘部位之间柔性过渡连接,其中柔性过渡连接优选圆弧连接,从而使得前围板本体与上安装板连接处的C点位置大幅突前,不但增大了车内的使用空间,而且使得前围板本体与前挡玻璃的配合更加流畅,外观造型上更加前卫和时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在前围板本体上适当地集成设置了加速踏板支架、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行人提醒装置支架、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轮罩内衬支 架和转向柱防尘套支架,节省了车内空间,解决电车内电器元器件的空间布置要求,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在图1中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在图2中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在图2中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在图2中的D部结构放大图;
图号说明
1…前围板本体 2…加速踏板支架 3…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 4…行人提醒装置支架 5…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6…第一轮罩内衬支架 7…转向柱防尘套支架8…第一暖风机固定点 9…整车控制器安装点 10…第二暖风机固定点 11…加速踏板固定点 12…第一缺口 13…C点位置 14…上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包括前围板本体1,前围板本体1的上边缘部位于前围板本体1的下边缘部的前上方,所述上边缘部位与所述下边缘部位之间柔性过渡连接,所述上边缘部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后 表面的左侧部设有加速踏板支架2和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3,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后表面的右侧部设有行人提醒装置支架4和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5;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前表面的左下端设有第一轮罩内衬支架6,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前表面的右下端设有第二轮罩内衬支架,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前表面的下部设有转向柱防尘套支架7。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前围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前围板本体1的上边缘部位于前围板本体1的下边缘部的前上方,而且上边缘部位与下边缘部位之间柔性过渡连接,其中柔性过渡连接优选圆弧连接,从而使得前围板本体1与上安装板14连接处的C点位置13大幅突前,不但增大了车内的使用空间,而且使得前围板本体1与前挡玻璃的配合更加流畅,外观造型上更加前卫和时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在前围板本体1上适当地集成设置了加速踏板支架2、助力制动器加强板合件3、行人提醒装置支架4、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5、轮罩内衬支架和转向柱防尘套支架7,节省了车内空间,解决电车内电器元器件的空间布置要求,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工艺。
参见附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前围板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5上集成设有第一暖风机固定点8和整车控制器安装点9。这样,通过整车控制器安装点9可以将整车控制器安装固定在前围板本体1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加速踏板支架2上集成设有第二暖风机固定点10和加速踏板固定点11。这样,通过加速踏板固定点11可以将加速踏板固定在前围板本体1上。而且,通过第一暖风机固定点8和第二暖风机固定点10可以将暖风机固定在前围板本体1上,并且暖风机采用两点固定,更加牢固可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 是:所述第一轮罩内衬支架6的右侧边缘上设有第一缺口12,所述第二轮罩内衬支架的右侧边缘上设有第二缺口。这样,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将第一轮罩内衬支架6与第二轮罩内衬支架区分,起到了防错防反的作用。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做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