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4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



背景技术:

履带型底盘作为一种通过性好,移动灵活的底盘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而如今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部分大型工程以及超大型工程对工程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批更高,更大,更重的工程机械应运而生,而这一类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运输过程中的超宽,超高,超重的问题。而为了保证工程机械的工作、行走稳定,履带底盘尺寸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这类机器在运输,转场等方面的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简化使用履带底盘主机的拆卸,运输,转场方式,同时减小运输尺寸,降低运输重量的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包括右履带梁、左履带梁和中间架,所述的中间架连接需要承载的主机结构,所述中间架设置在右履带梁与左履带梁之间并且与地面设有一间距,所述右、左履带梁与中间架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间架上安装有具有收回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支撑装置,在收回状态时,所述支撑装置收缩在中间架上且不与地面接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中间架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在地面上,支撑装置支撑整个履带底盘以及上车的重量,并且保持中间架与地面原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腿,所述支腿水平布设并且通过垂直布设的竖向转轴铰接在中间架上,每个支腿上安装有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油缸通过水平布设的转轴铰接在支腿上。

优选地,所述支腿油缸活塞杆端通过万向连接结构与支撑座连接,所述万向连接结构与支撑座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万向连接结构为球头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腿沿中间架中轴线对称布设。

优选地,每个支腿油缸为单独控制伸长与收回的支腿油缸。

优选地,所述右履带梁和左履带梁通过多个销轴与中间架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与现有的伸缩式履带底盘和固定式履带底盘相比,本装置能够依靠自身结构,将履带底盘连同上部的主机结构一起装上运输平板车,也可依靠自身结构,将履带底盘连同上部的主机结构一起从运输平板车上卸下,具有更宽的展开宽度,更长的底盘长度,更小的运输尺寸,更小的运输重量。主要表现如下优势:

1.由于去除了伸缩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履带底盘的总重量,同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降低了故障率。

2.由于增加了可拆卸的右履带梁和左履带梁,相对于固定式履带底盘,在同等运输尺寸下,可获得更大的工作尺寸。

3.由于右履带梁和左履带梁可与中间架分开,大大降低了主机运输时的重量,减小运输尺寸。

4.由于采用了支腿和支腿油缸等结构组成的自装自卸结构,可减少不必要吊装工作,同时更加方便快捷的上下运输工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运输拆卸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大型工程机械的运输成本,避免了因为运输尺寸过大,运输重量过重与当今现行的运输法规冲突,采用自装自卸结构,减少了主机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吊装工作,简化履带底盘结构,降低制造难度,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拆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运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而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参见图1,在履带底盘正常工作时,中间架3连接需要承载的主机结构。右履带梁1与左履带梁2分别通过多个销轴4与中间架3固定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工作的履带底盘。沿着中间架3的两条对称中心线,分别对称安装有四个支腿6,每个支腿6通过竖向转轴5与中间架3相连。支腿6可绕着竖向转轴5沿水平方向摆动一定的角度。在此工作状态下,每个支腿6均摆动至与中间架3紧贴的位置,并固定。每个支腿6上都安装有一个支腿油缸8,支腿油缸8通过横向布设的横向转轴7与支腿6连接,支腿油缸8可绕横向转轴7转动一定角度。在此工作状态下,每个支腿油缸8均转动至与支腿6紧贴的位置,并固定。支腿油缸8由液压系统控制,在此工作状态下,每一个根支腿油缸8都处于完全收回状态,支腿油缸8的下部不会超过中间架3的下部,以保证底盘工作时应有的离地间隙。此种状态下,履带底盘与主机可以正常工作,与其他类型的履带底盘无异。

参见图2,在履带底盘拆卸运输时,四个支腿6分别绕竖向转轴5展开一定角度,与中间架3形成一定的夹角。每个支腿油缸8绕横向转轴7转动至垂直于地面的状态。支腿油缸8由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系统可单独控制每一根支腿油缸8伸出与收回,也可同时控制四根支腿油缸8一起伸出与收回。支腿油缸8活塞杆端部有球头结构,通过球头结构与支撑座9连接,支撑座9落于地面上,支撑座9与地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地面损坏、塌陷的情况。此时控制四根支腿油缸8伸出,因为四根支腿油缸8处于对称布置的状态,即可依靠四根支腿油缸8撑起整个底盘和主机的重量,同时保持平衡。

由于球头结构的存在,可以消除因为四根支腿油缸8伸出长度不一致产生对支腿油缸8的弯矩。而因为四根支腿油缸8可以单独控制每一根的伸出与收回,可以此消除地面不平造成的主机倾斜,进而调整底盘和主机达到所需求的水平状态。

由支腿油缸8支撑起底盘与主机的重量后,右履带梁1与左履带梁2处于不再受力状态,可以通过拆卸多个销轴4,使之与中间架3分开,实现右履带梁1、左履带梁2、中间架3分开运输。由于右履带梁1和左履带梁2的拆除,大大减少了底盘与主机的运输重量,同时也减小了相应的运输尺寸,避免了与现有的运输法规的冲突。同时拆卸八根无应力状态下的销轴4,也是比较容易的,实现了履带底盘的快速拆卸。

当右履带梁1、左履带梁2拆卸完成后,支腿油缸8可进一步顶升,抬高中间架3底面与地面的间隙。此时由于四个支腿6的展开与四根支腿油缸8的顶升,中间架3下部形成了足够大的下跨空间,此下跨空间足够运输工具,例如运输平板车等进入。收回支腿油缸8,中间架3连同主机一齐落于运输工具上,实现履带底盘的自装过程。

参见图3,在履带底盘连同主机运输时,收回展开的四个支腿6,倾斜支腿油缸8,同时收回伸出的支腿油缸8活塞杆。此种状态下,可保证较小的运输尺寸。

当完成运输转场后,可通过反置上述装机步骤,重新装配履带底盘,实现履带底盘的自卸。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包括右履带梁、左履带梁和中间架,所述的中间架连接需要承载的主机结构,所述中间架设置在右履带梁与左履带梁之间并且与地面设有一间距,所述右、左履带梁与中间架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间架上安装有具有收回状态和展开状态的支撑装置,在收回状态时,所述支撑装置收缩在中间架上且不与地面接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中间架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在地面上,支撑装置支撑整个履带底盘以及上车的重量,并且保持中间架与地面原有间距。本发明是能够依靠自身结构,将履带底盘连同上部的主机结构一起装上运输平板车,也可依靠自身结构,将履带底盘连同上部的主机结构一起从运输平板车上卸下,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拆解方便,机构稳定性高,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骁;凡知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2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