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73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总装车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发动机与变速器部装是很常见的一道工序。对于小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装配,由于其体积较小,质量较轻,一般不需要通过特殊工装辅助装配,用普通的装备就可以轻松完成。对于中大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装配,用普通的装备进行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效率非常低、安全性不好。

对于中大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装配,现有技术一般是将副车架和发动机固定于平台托架上,用葫芦吊将变速器吊起,再将变速器人工推向发动机,人工旋转或反复摇动变速器使其与发动机对位。

现有技术由于采用葫芦吊将变速器吊起进行装配,因此对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定位较差,需人工推动变速器、摇动变速器,劳动强度大,通过反复旋转和反复摇动吊在半空中的变速器来与发动机对位较为吃力和困难,需反复操作,因此装配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包括:

部装托架,所述部装托架上具有用于放置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撑部;

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部装托架上,用于定位变速器的变速器托载装置,所述变速器托载装置包括:

高度调节装置;

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的变速器托架,所述变速器托架用于放置变速器。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变速器托载装置通过滑动轨道设置于所述部装托架上;

所述滑动轨道包括:

设置于所述部装托架上的滑轨;

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轨道槽座,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轨道槽座上,或者设置在与所述轨道槽座连接的承载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铰接式菱形机构,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的第一铰接点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轨道槽座相连,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的第二铰接点上下滑动的限位于与所述轨道槽座相连的高度调节板上,且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变速器托架相连,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相对布置;

蜗杆,与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螺纹配合,用于通过旋转使得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还包括滑动板,所述第二铰接点处的铰轴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螺栓;

所述高度调节板上开设有高度滑槽,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高度滑槽并能够将所述高度调节板锁紧在所述滑动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滑动板和所述高度调节板为沿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对称的两套。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蜗杆与所述铰接式菱形机构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中的一个铰接点螺纹配合,与另外一个铰接点可旋转配合且该铰接点相对于所述蜗杆(306)轴向位置不动。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变速器托架通过铰接销铰接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变速器托架包括用于支撑变速器底部平面的平台托架和用于防止变速器脱离所述变速器托架的变速器限位架,且所述平台托架和变速器限位架分别位于所述铰接销的两侧。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部装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上的孔配合的定位销。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还包括转运小车;

所述部装托架设置于所述转运小车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所述转运小车上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部装托架上设置有沉入该限位卡槽的限位件。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部装托架上,用于支撑排气管的排气管支撑件。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通过部装托架的支撑部放置发动机,对发动机进行定位支撑,并且在部装托架上可滑动地设置了变速器托架,而且变速器托架还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变速器托架上的变速器可通过滑动调节与发动机的距离,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与发动机的高度差,可方便的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安装孔的轻松快速对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装配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托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使用时无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使用时有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转运小车,101为限位卡槽;

200为部装托架,201为限位件,202为支撑腿,203为定位销;

300为变速器托载装置,301为滑轨,302为轨道槽座,303为高度调节板,304为螺栓,305为铰接式菱形机构,306为蜗杆,307为旋转把手,308为平台托架,309为变速器限位架,310为铰接销;

400为排气管支撑件;

500为发动机;

600为变速器;

700为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名词解释

滑动副:是指构件可沿着滑轨做直线滑动的一种活动联接;

旋转副:是指两个构件可做相对转动的一种活动联接,或称铰链;

定位销:是指参与并限制部件的自由度的一种零件;

部装:是指生产线外部分部件提前装配组装。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的拆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托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使用时无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使用时有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包括部装托架200和变速器托载装置300。其中,部装托架200上具有用于放置发动机500的发动机支撑部,变速器托载装置300可滑动地设置于部装托架200上,具体可通过滑动副安装在部装托架200上,用于定位变速器600的变速器托载装置300。部装托架200的一侧用于放置发动机500,另一侧安装变速器托载装置300以放置变速器600。

变速器托载装置300具体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和变速器托架。其中,高度调节装置能够向靠近发动机支撑部的方向,或者远离发动机支撑部的方向滑动。变速器托架设置于高度调节装置上,变速器托架用于放置变速器600。在高度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变速器托架的高度可以调整,以适应发动机500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动力总成部装工装,通过部装托架200上的支撑部放置发动机500,对发动机500进行定位支撑,并且在部装托架200上可滑动地设置了变速器托架,而且变速器托架还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变速器托架上的变速器600可通过滑动,调节与发动500的距离,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与发动机500的高度差,可方便的实现发动机500与变速器600的安装孔的轻松快速对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500与变速器600的装配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变速器托载装置300通过滑动轨道设置于部装托架200上。

其中,滑动轨道包括滑轨301和轨道槽座302。滑轨301设置于部装托架200上,为了保持稳定性,通常应该设置平行布置的两个滑轨301。轨道槽座302与滑轨301滑动配合,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轨道槽座302上,或者设置在与轨道槽座302连接的承载板上。由于轨道槽座302通常体积较小,无法满足高度调节装置的安装,因此可通过承载板将各个轨道槽座302连接起来,使得形成一个大的安装平台,用于高度调节装置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铰接式菱形机构305和蜗杆306。铰接式菱形机构305为两两铰接的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的特点为,通过改变相对的两个铰接点的距离,可以相应的改变另外两个相对布置的铰接点的距离。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将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四个铰接点命名为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其中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相对布置,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对布置。

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第一铰接点直接或间接与轨道槽座302相连,即将第一铰接点固定挂在轨道槽座302上,若轨道槽座302上设置有承载板,则第一铰接点通过承载板间接固定挂在轨道槽座302上。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第一铰接点,不能影响铰接式菱形机构305自由度。

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第二铰接点上下滑动的限位于与轨道槽座302相连的高度调节板303上,由于第一铰接点的位置在轨道槽座302上,轨道槽座302是固定不动的,第二铰接点的位置第二铰接点与变速器托架相连,因此可通过改变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的距离,改变第二铰接点及变速器托架的高度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蜗杆306改变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的距离。蜗杆306与铰接式菱形机构305螺纹配合,用于通过旋转使得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具体可在其中两个杆上开设螺纹孔,也可将螺纹孔开设在铰接轴上,具体可通过螺纹孔的旋向不同实现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的目的,也可通过两个螺纹孔选择不同的螺距,使得蜗杆旋转一周,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的位移不同,也可实现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的目的。

或者,蜗杆306与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中的一个铰接点螺纹配合,与另外一个铰接点可旋转配合且该铰接点相对于所述蜗杆306轴向位置不动。可在其中一个杆上开设螺纹孔,也可将螺纹孔开设在其中的一个铰接轴上,具体的可以使得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对于蜗杆的位置不动(此处位置不动为轴向位置不动,但是蜗杆相对于该铰接点具有旋转运动),另外一个铰接点与蜗杆螺纹配合。假设,第三铰接点相对于蜗杆的轴向位置不动,而第四铰接点与蜗杆螺纹配合,当蜗杆旋转时,第四铰接点靠近第三铰接点或远离第三铰接点,从而实现了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给出了一种高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高度调节装置还可为较为常见的丝杠机构、气缸、液压缸机构等,均可实现高度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铰接式菱形机构这一种高度调节的方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动蜗杆306,蜗杆306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307,通过转动旋转把手307可以更为省力和方便的转动蜗杆306。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滑动板,第二铰接点处的铰轴设置于滑动板上,滑动板上设置有螺栓304。高度调节板303上开设有高度滑槽,螺栓304穿过高度滑槽并能够将高度调节板303锁紧在所述滑动板上。

在需要调节变速器托架的高度时,转动旋转把手307,蜗杆306的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螺栓304则沿高度滑槽滑动,高度滑槽对螺栓304以及与螺栓304联动的滑动板和变速器托架具有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螺栓304可以不锁紧,也可在不需要调节时锁紧,以分担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重量,避免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重量全部作用于蜗杆306的螺纹上。

基于上述锁紧的情况,在需要调节变速器托架的高度时,首先需要将螺栓304的螺母旋松,使得螺栓304可以在高度滑槽内滑动。然后转动旋转把手307,蜗杆306的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相互靠近或分离,螺栓304则沿高度滑槽滑动,高度滑槽对螺栓304以及与螺栓304联动的滑动板和变速器托架具有导向作用,在高度到位时,则将螺栓304的螺母旋紧。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螺栓的旋紧功能,能够分担作用在蜗杆306的螺纹上的重量,避免螺纹过早磨损,提高了蜗杆306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对变速器托架及其上的变速器的支撑,滑动板和高度调节板303为沿铰接式菱形机构305对称的两套。当然,也可仅在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单侧布置。

进一步地,蜗杆306与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螺纹配合,且第三铰接点处的螺孔与第四铰接点处的螺孔的旋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变速器托架通过铰接销310铰接于高度调节装置上,即变速器托架通过一个旋转副设置于高度调节装置上。由于变速器托架铰接,因此可以调节变速器的俯仰角度,从而更加方便的实现与变速器上安装孔的对位。为了避免变速器托架的转动幅度过大,可以响应的增加一些限位装置,以约束变速器托架的转动范围。例如可以再变速器托架上安装一些限位杆,在变速器托架转动至一定角度时,该限位杆与其他部件造成干涉,导致无法继续转动,例如可以通过与高度调节板303和/或铰接式菱形机构305的干涉限制变速器托架的转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变速器托架包括用于支撑变速器底部平面的平台托架308和用于防止变速器脱离变速器托架的变速器限位架309,且平台托架308和变速器限位架309分别位于铰接销310的两侧。变速器限位架309可呈一槽形结构,用于卡住变速器500,防止变速器移动而脱离变速器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变速器600与发动机500部装时对位困难、耗时多的问题,就是要让发动机500与变速器600能快速定位,即让发动机500快速定位而让变速器600轻便灵活且轻松地旋转、前后滑动、高度调整从而让变速器600快速与发动机500对位。

旋转蜗杆306可使铰接式菱形机构305左右两端(第三铰接点和第四铰接点)往中间走(反向旋转则往外走),此时两个杆的夹角增大或减小,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轻推变速器600通过滑动轨道导向可实现变速器600前后滑动,前推的同时往下压或往上抬变速器600的尾端能使变速器600以铰接销310为支撑点、变速器限位架309和平台托架308为翘板从而实现变速器轻松旋转或轻晃,以更灵活地与发动机500对位,对位后即可锁定变速器600,以实现变速器的快速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部装托架200上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700上的孔配合的定位销203。部装托架200上的定位销203(优选为两个)利用副车架700上的现有孔快速定位副车架700,从而能够快速定位并安装发动机500。

为了方便发动机500及变速器600的转运,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转运小车100,部装托架200设置于转运小车100上。当同平台车型需要不同发动机500或变速器600时,可共用转运小车100,只需更换放置对应的部装托架200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转运小车100上设置有限位卡槽101,部装托架200上设置有沉入该限位卡槽101的限位件20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卡槽101与限位件201的配合,可以定位部装托架200在转运小车100上的位置。部装托架200上还设置有支撑腿202,该支撑腿202与转运小车100上的横梁相配合,以适应限位件201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部装托架200上,用于支撑排气管的排气管支撑件400。通过该排气管支撑件400能够方便的对排气管进行有效支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