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03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folding bicycle)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

目前,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一般包括如下部分:

1、车架部件:车架是构成自行车的最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根据使用人群可以分为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两大类。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铝合金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轻便和速度。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根据边胎软硬可分为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抓地力强,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类似于山地车。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抓地力较弱,外胎宽度较窄,花纹较浅也是适应公路地用,但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类似于公路车。

3、脚蹬:脚蹬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要求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链接链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后轮转的,从而提供动力前进。

6、链轮:将脚踏力由曲柄传递到链条上,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7、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8、折叠车关节(折叠器)

折叠关节是折叠车上最关键的部位,它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所以它一定要非常坚固,同时又要操作简便,外观有艺术美感。

目前,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或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前上车架或前车管所采用的车前管折叠器,一般包括两块分别与前车管的上部和下部连接的折叠片或折叠板、锁紧机构、铰链等,在需要锁紧时,需要将两块折叠板相向贴合,将锁紧机构套入两块折叠板的用于锁紧的凹槽,在通过锁紧机构的螺纹进行调整期长度,最后再通过闭合锁紧机构的把手从而使折叠自行车达到锁紧状态,锁紧时主要靠卡入上部与下部之间锁紧机构的螺杆将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与旋钮的卡紧部件夹紧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容易在出现剧烈震动后松动、甚至松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在车前管需要锁紧时,靠卡入上部与下部之间锁紧机构的螺杆将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与旋钮的卡紧部件夹紧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容易在出现剧烈震动后松动、甚至松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前管折叠器,包括:前上管、与所述前上管铰接的前下管,以及设于所述前上管和所述前下管之间用于锁定所述前上管和所述前下管的锁套装置;

所述前上管包括上管体,以及设于所述上管体前端外侧的上咬合件;

所述前下管包括下管体,以及设于所述下管体前端外侧的下咬合件;

所述锁套装置包括锁箍,用于在进行锁定时,所述锁箍将所述上咬合件和所述下咬合件套住并箍紧。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还包括螺杆和第一紧定螺钉;

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第一紧定螺钉与所述上管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上管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管体内侧的杆座;

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第一紧定螺钉与所述杆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还包括旋钮和第二紧定螺钉;

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第二紧定螺钉与所述旋钮连接;

所述锁箍与所述旋钮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旋钮之间的弹性挡圈。

优选地,所述车前管折叠器还包括铰链;

所述前上管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前下管铰接。

优选地,所述锁箍的形状为环形。

优选地,所述上咬合件和所述下咬合件之间设有所述螺杆槽,以便于在进行锁定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上咬合件和所述下咬合件之间的螺杆槽。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前上车架、前车叉、后车架、车轮和如上所述的车前管折叠器;

所述前上车架与所述前车叉通过所述车前管折叠器连接;

所述车轮设于所述前车叉与所述后车架下端。

优选地,所述折叠电动自行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前上车架的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包括:前上管、与所述前上管铰接的前下管,以及设于所述前上管和所述前下管之间用于锁定所述前上管和所述前下管的锁套装置;所述前上管包括上管体,以及设于所述上管体前端外侧的上咬合件;所述前下管包括下管体,以及设于所述下管体前端外侧的下咬合件;所述锁套装置包括锁箍,用于在进行锁定时,所述锁箍将所述上咬合件和所述下咬合件套住并箍紧。在需要进行锁紧时,上咬合件和下咬合件进行贴合,再通过锁箍将上咬合件和下咬合件套住并通过锁箍进行箍紧,从而使前上管与前下管达到锁紧的效果,锁箍同时箍紧上咬合件和下咬合件,从而使前上管与前下管之间的锁定更稳固,提高了锁定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的前管的折叠器在锁紧时主要靠卡入上部与下部之间锁紧机构的螺杆将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与旋钮的卡紧部件夹紧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容易在出现剧烈震动后松动、甚至松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前管折叠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前管折叠器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前管折叠器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前管折叠器1,包括:前上管11、与所述前上管11铰接的前下管12,以及设于所述前上管11和所述前下管12之间用于锁定所述前上管11和所述前下管12的锁套装置13;

所述前上管11包括上管体111,以及设于所述上管体111前端外侧的上咬合件112;

所述前下管12包括下管体121,以及设于所述下管体121前端外侧的下咬合件122;

所述锁套装置13包括锁箍131,用于在进行锁定时,所述锁箍131将所述上咬合件112和所述下咬合件122套住并箍紧。

上述,前上管11为折叠自行车的前车把和与车把连接的车管部分,前下管12为下端的前车叉3部分,在不需要进行折叠时,即在通过前管折叠器进行对前上管11与前下管12进行锁定时,将前上管11与前下管12进行贴合,此时前上管11的上咬合件112与前下管12的下咬合件122贴合,通过锁套装置13的锁箍131将上咬合件112与下咬合件122套住,并箍紧,从而实现锁定并锁紧的效果。

上述,锁套装置13可以包括弹性部件与卡接部件的装置,当需要进行锁定时,通过卡接部件与上咬合件112与下咬合件122进行卡接并通过锁箍131进行箍紧,并通过弹性部件的牵引实现锁定。

上述,锁套装置13可以为可调节螺杆结构,在进行锁箍131箍紧时,通过旋钮134调整螺杆132的长度,从而实现对上咬合件112与下咬合件122的进一步箍紧,从而实现锁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前管折叠器1在需要进行锁紧时,上咬合件112和下咬合件122进行贴合,再通过锁箍131将上咬合件112和下咬合件122套住并通过锁箍131进行箍紧,从而使前上管11与前下管12达到锁紧的效果,锁箍131同时箍紧上咬合件112和下咬合件122,从而使前上管11与前下管12之间的锁定更稳固,提高了锁定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的前管的折叠器在锁紧时主要靠卡入上部与下部之间锁紧机构的螺杆132将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14与旋钮134的卡紧部件夹紧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容易在出现剧烈震动后松动、甚至松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13还包括螺杆132和第一紧定螺钉133;

所述螺杆132通过所述第一紧定螺钉133与所述上管体111连接。

上述,第一紧定螺钉133为将螺杆132与上管体111连接的固定螺钉,可实现螺杆132小角度的以第一紧定螺钉133为轴心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前上管11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管体111内侧的杆座113;

所述螺杆132通过所述第一紧定螺钉133与所述杆座113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13还包括旋钮134和第二紧定螺钉135;

所述螺杆132通过所述第二紧定螺钉135与所述旋钮134连接;

所述锁箍131与所述旋钮134连接。

上述,所述旋钮134与螺杆132连接,用于对螺杆132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通过锁箍131对上咬合件112和下咬合件122的箍紧。

优选地,所述锁套装置13还包括设于所述螺杆132与所述旋钮134之间的弹性挡圈136。

上述,弹性挡圈136为通过锁箍131对上咬合件112和下咬合件122进行箍紧时,内部的弹性的垫片,具体的,可采用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海绵或其他弹性材质,或采用弹簧等结构。

优选地,所述车前管折叠器1还包括铰链14;

所述前上管11通过所述铰链14与所述前下管12铰接。

优选地,所述锁箍131的形状为环形。

上述,锁箍131的形状可以为圆环形,也可以为方形、多边形或其他可用于箍紧上咬合件112与下咬合件122的形状,锁箍131的形状需配合上咬合件112与下咬合件122合并时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上咬合件112和所述下咬合件122之间设有所述螺杆槽15,以便于在进行锁定时,所述螺杆132穿过所述上咬合件112和所述下咬合件122之间的螺杆槽15。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前上车架2、前车叉3、后车架4、车轮5和如上所述的车前管折叠器1;

所述前上车架2与所述前车叉3通过所述车前管折叠器1连接;

所述车轮5设于所述前车叉3与所述后车架4下端。

优选地,所述折叠电动自行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前上车架的供电系统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