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托链轮。
背景技术:
托链轮是挖掘机行走机构中的重要零部件,其承受载荷较小,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现有的托链轮一般为履带式托链轮,其基本结构包括:轮轴和轮体,轮体通过轴套两端的轴承之间,整个托链轮质量较大,且嵌装于轮体的内凹槽的皮带或履带易产生宽度方向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链轮,其减轻了整个链轮的重量,且确保嵌装于轮体内凹槽的皮带或履带的宽度方向的稳定运转。
一种托链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轮体、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包括内侧轮体、外侧轮体,所述外侧轮体的外端盖装有端盖,所述内侧轮体的中心轴内端插装有所述轮轴,所述内侧轮体的内端盖装有内侧端盖,所述外侧轮体、内侧轮体的中间相向端面对接并套装有套圈件,所述套圈件的两侧分别和所述外侧轮体、内侧轮体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套圈件的外环周面外凸形成对中定位凸起,所述对中定位凸起用于皮带或履带的宽度方向定位,所述轮轴插装至所述外侧轮体的外侧定位环端面位置,所述外侧定位环端面安装有第一轴承的外挡,所述第一轴承的内挡套装于所述轮轴的对应位置,所述轮轴的外端通过螺栓紧固有上推板,所述上推板轴向压装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挡的外端面,所述端盖盖装于所述外侧轮体的外端面,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油堵,所述内侧轮体上设置有内侧定位环端面、油封定位,所述内侧定位环端面安装有第二轴承的外挡,所述第二轴承的内挡套装于所述轮轴的对应位置,所述轮轴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向内侧套装有浮动油封,所述浮动油封的轴向内侧设置有内侧端盖。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轮轴对应于浮动油封的位置套装有环形套,所述油封对应套装于所述环形套的外周,其确保油封和内侧轮体的紧密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具体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所述端盖的深入所述外侧轮体的中心内凹孔的部分紧贴所述外侧轮体的对应内壁,所述端盖的深入所述外侧轮体的部分和对应的内壁间设置有O型圈,确保密封;
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开口弹簧垫片盖装于所述外侧轮体的内端面,开口弹簧垫片确保盖装的紧固;
所述油堵位于所述端盖的中心轴位置布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外侧轮体、内侧轮体的中间相向端面对接并套装有套圈件,套圈件的两侧分别和所述外侧轮体、内侧轮体之间焊接连接,使得轮体被拼接组装形成,轮体和轮轴之间仅通过两侧的轴承完成连接,不需要轴套,使得整个托链轮的整体质量小,且套圈件的外环面外凸形成对中定位凸起,所述对中定位凸起用于皮带或履带的宽度方向定位;进而,其减轻了整个链轮的重量,且确保嵌装于轮体内凹槽的皮带或履带的宽度方向的稳定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内侧轮体1、外侧轮体2、端盖3、轮轴4、内侧端盖5、套圈件6、对中定位凸起7、开口弹簧垫片8、外侧定位环端面9、第一轴承10、上推板11、油堵12、内侧定位环端面13、油封定位14、第二轴承15、浮动油封16、环形套17、O型圈18、螺栓1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托链轮,见图1:其包括内侧轮体1、外侧轮体2,外侧轮体2的外端盖装有端盖3,内侧轮体1的中心轴内端插装有轮轴4,内侧轮体1的内端盖装有内侧端盖5,外侧轮体2、内侧轮体1的中间相向端面对接并套装有套圈件6,套圈件6的两侧分别和外侧轮体2、内侧轮体1之间焊接连接,套圈件6的外环周面外凸形成对中定位凸起7,对中定位凸起7用于皮带或履带的宽度方向定位,轮轴4插装至外侧轮体2的外侧定位环端面9位置,外侧定位环端面9安装有第一轴承10的外挡,第一轴承10的内挡套装于轮轴4的对应位置,轮轴4的外端通过螺栓紧固有上推板11,上推板11轴向压装于第一轴承10的内挡的外端面,端盖3盖装于外侧轮体2的外端面,端盖3上设置有油堵12,内侧轮体1上设置有内侧定位环端面13、油封定位14,内侧定位环端面13安装有第二轴承15的外挡,第二轴承15的内挡套装于轮轴4的对应位置,轮轴4相对于第二轴承15的轴向内侧套装有浮动油封16,浮动油封16的轴向内侧设置有内侧端盖5。
轮轴4对应于浮动油封16的位置套装有环形套17,浮动油封16对应套装于环形套17的外周,其确保浮动油封16和内侧轮体1的紧密连接;
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5具体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端盖3的深入外侧轮体2的中心内凹孔的部分紧贴外侧轮体2的对应内壁,端盖3的深入外侧轮体2的部分和对应的内壁间设置有O型圈18,确保密封;
端盖3通过螺栓19、开口弹簧垫片8盖装于外侧轮体的内端面,开口弹簧垫片8确保盖装3的紧固;
油堵12位于端盖3的中心轴位置布置。
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外”仅为文字表达需要,“内”“外”的设置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具体布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