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7367发布日期:2018-06-22 22:47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底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履带底盘能够在恶劣和复杂的场所进行移动,具有行驶、支承整机和重物等功能,其广泛用作诸如旋挖钻机、起重机、坦克等车辆的底盘,以及诸如管道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机器人的底盘,是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重要行走设备之一。

现有的履带底盘,其位于整车支架两侧的左、右履带架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工况及时调整左、右履带的间距,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包括两条履带,用于安装履带的安装架,用于连接两组安装架的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和安装架之间设有调节支撑架和安装架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架两侧壁上两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支撑架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同一侧的两组第一滑槽远离支撑架侧壁上一端之间沿着支撑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二滑槽,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相同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在两组第二滑槽之间沿着支撑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将两组第二滑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支撑杆二的宽度比第二滑槽的宽度小,所述支撑杆一分别安装在支撑杆二的两端,在所述支撑杆二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三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中,在所述第三滑槽中设有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杆三分别往两边运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杆三往两边运动,通过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将履带往两边驱动来调节两条履带之间的轨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轨距来适应不同工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滑槽中的双头气缸,所述双头气缸的伸缩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三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头气缸来驱动支撑杆三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滑槽中沿着第三滑槽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杆三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槽,防止了双头气缸的受力不均匀,提高了双头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滑动槽中的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在所述支撑杆三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伸出支撑杆三侧壁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两组支撑杆三上的驱动齿条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通过齿条驱动支撑杆三往两侧运动,支撑杆三带动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运动,带动履带往两侧运动,调整履带之间的轨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齿轮沿着驱动电机输出端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在所述支撑杆三侧壁上沿着支撑杆三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驱动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二组驱动齿轮,提高了驱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之间设有一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二一端上的微调气缸,所述微调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一上;在所述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之间设有导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调机构对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方便了对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增加了调节距离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一端上的若干导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一侧壁上的导向环,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环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杆一上设置若干导向环,在支撑杆二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环中,防止了微调气缸受力不均匀,提高了微调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环沿着支撑杆一长度方向设有二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杆一长度方向上设置二组导向环,提高了导向杆在导向环中滑动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杆三往两边运动,通过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将履带往两边驱动来调节两条履带之间的轨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轨距来适应不同工况;通过设置导向槽,防止了双头气缸的受力不均匀,提高了双头气缸的使用寿命;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通过齿条驱动支撑杆三往两侧运动,支撑杆三带动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运动,带动履带往两侧运动,调整履带之间的轨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支撑杆一上设置若干导向环,在支撑杆二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环中,防止了微调气缸受力不均匀,提高了微调气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履带;2、安装架;3、支撑架;4、调节机构;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第三滑槽;8、支撑杆一;9、支撑杆二;10、支撑杆三;11、驱动机构;12、双头气缸;13、导向槽;14、滑块;15、驱动电机;16、驱动齿轮;17、驱动齿条;18、微调机构;19、微调气缸;20、导向机构;21、导向环;2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条履带1,用于安装履带1的安装架2,用于两组安装架2的支撑架3,用于调节支撑架3和安装架2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4(如图2)。

如图2、图6所示,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在支撑架3两侧壁上沿着支撑架3宽度方向开设的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沿着支撑架3长度方向设有两组;在同一侧的两组第一滑槽5远离支撑架3的一端之间开设有第二滑槽6,第二滑槽6沿着支撑架3长度方向设置;在两组第二滑槽6之间沿着支撑架3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7,第三滑槽7连通两组第二滑槽6;在第一滑槽5中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一8,支撑杆一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上;在第二滑槽6中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9,第二滑槽6的宽度壁支撑杆二9的宽度大,支撑杆一8分别安装在支撑杆二9的两端上;在支撑杆二9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三10,支撑杆三10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7中;在第三滑槽7中设有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杆三10分别往两边运动的驱动机构11。

如图3、图5所示,驱动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滑槽7内的双头气缸12,双头气缸1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三10上;在第三滑槽7中沿着第三滑槽7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3,支撑杆三10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3中。

如图4所示,在支撑杆二9和支撑杆一8之间设有一微调机构18,微调机构18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9一端上的微调气缸19,微调气缸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一8上;在支撑杆一8和支撑杆二9之间设有一导向机构20,导向机构20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9侧壁上的导向杆22,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以上的导向环21,导向杆22远离支撑杆二9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导向环21中,沿着支撑杆二9一端的侧壁设有若干组导向杆22,沿着支撑杆一8的侧壁设有若干组导向环21,沿着支撑杆一8的长度方向设有二组导向环21。

工作原理:调节履带1之间的轨距时,启动双头气缸12,双头气缸12分别驱动支撑杆三10沿着导向槽13往两侧运动,支撑杆三10带动支撑杆二9和支撑杆一8往两侧运动,支撑杆一8带动履带1往两侧运动,调节了履带1之间的轨距。

当需要对履带1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时,启动微调气缸19,微调气缸19带动支撑杆一8往两侧运动,所述导向环21沿着导向杆22滑动。

实施例二: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7、图8所示,驱动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滑槽7内的驱动电机15,在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沿着驱动电机15输出轴长度方向设有二组驱动齿轮16,在支撑杆三10的侧壁上沿着支撑杆三10的高度方向设有二组驱动齿条17,两组支撑杆三10上的驱动齿条17分别位于驱动齿轮16的两侧且与驱动齿轮16啮合。

工作原理:调节履带1之间的轨距时,启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带动驱动齿轮16转动,通过驱动齿轮16带动驱动齿条17运动,驱动齿条17带动支撑杆三10往两侧运动,通过支撑杆三10带动支撑杆二9和支撑杆一8往两侧运动,支撑杆一8带动履带1往两侧运动后调节轨距。

当需要对履带1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时,启动微调气缸19,微调气缸19带动支撑杆一8往两侧运动,所述导向环21沿着导向杆22滑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