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6693发布日期:2018-11-16 23: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和电瓶车是市民理想的选择。普通的自行车由于人力的限制,不适合长时间骑行,骑行久了非常累;市面上的电瓶车体积笨重,价格比较贵,而且没电的时候,因为电机和后轮一体,电机内部的摩擦、负载很大骑不动。本发明的的自行车助力器不但成本低,结构新颖,安装方便,而且可以让几亿辆闲置的自行车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不但解决了电动车新国标规定的重量、速度、体积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成本、缩小电动车体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助力器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板、连接轴、缓冲体和插接体,连接板与车体连接,插接体包括安装部和插舌体,连接轴贯穿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安装部,缓冲体同时连接连接板和安装部;助力器包括电机、电池和助力轮,电机输出端经传动件连接助力轮,电池给电机供电并设置在电池盒内,电池盒上设有与插舌体配合的插块。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缓冲体为扭簧,连接板上设有自行车后轴插孔、轴安装孔和扭簧安装孔i,安装部上有扭簧安装孔ii,扭簧两端安装在扭簧安装孔i和扭簧安装孔ii上同时连接连接板和弹簧安装部。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缓冲体为拉簧,连接板与自行车载物架连接,连接板与自行车载物架上均设有拉簧挂轴,拉簧同时连接连接板和自行车载物架。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缓冲体为压簧和压簧安装轴,压簧安装轴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载物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插舌体上,压簧套设于所述压簧安装轴上。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电池盒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插块设置滑块上。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插舌体上平行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连接板上设置有上限位体和下限位体,上限位体和下限位体垂直设置连接板两侧面。

上述自行车助力装置优选方案,传动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从动轮与助力轮连接,传动带同时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

一种自行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后轴或自行车载物架连接所述连接器,助力器与所述连接器插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利用电机作为动力,也可以利用脚蹬作为动力,根据需要实现自行车和电动车两种功能;电机与后轮分离,负载小,不但解决了电动车负载大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成本、缩小电动车体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连接器与车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连接器、助力器、车轮三者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自行车载物架、连接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自行车载物架、助力器和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自行车载物架、连接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助力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连接器、助力器、车体三者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限位体,2、自行车后轴插孔,3、扭簧安装孔i,4、扭簧,5、弹簧安装部,6、限位槽,7、插舌体,8、轴承,9、下限位体,10、连接板,11、连接轴,12、电池盒,13、导轨,14、电机,15、助力轮,16、传动带,17、主动轮,18、插块,19、插孔,20、从动轮,21、自行车载物架,22、拉簧,23、限位块,24、压簧安装轴,25、压簧,26、燕尾槽,2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图3及图4,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助力器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板10、连接轴11、作为缓冲体的扭簧4和插接体,连接板10上设有自行车后轴插孔2、轴承滑槽b、轴安装孔a和扭簧安装孔i3,插接体包括弹簧安装部5和插舌体7,弹簧安装部5上有扭簧安装孔ii,连接轴11贯穿连接板10通过轴承8连接有弹簧安装部5,轴承8与轴承滑槽b配合,扭簧4两端安装在扭簧安装孔i3和扭簧安装孔ii上同时连接连接板10和弹簧安装部5;助力器包括电机14、电池和助力轮15,电机14输出端经传动件连接助力轮15,电池给电机14供电并设置在电池盒12内,电池盒12上设有插块18,插块18设与插舌体7配合的插孔19。

本实施例中,电池盒12上设有导轨13,导轨1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插块18设置滑块上。

本实施例中,插舌体7上平行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6。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0上设置有上限位体1和下限位体9,上限位体1和下限位体9垂直设置连接板10两侧面。

实施例2

参考图5及图6,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缓冲体为拉簧22,连接板10与自行车载物架连接,连接板10与自行车载物架21上均设有拉簧挂轴,拉簧同时连接连接板10和自行车载物架。连接板10下部设有限位块23。

实施例3

参考图7、图8及图9,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缓冲体为压簧25和压簧安装轴24,压簧安装轴24一端连接在自行车载物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插舌体7上,压簧25套设于所述压簧安装轴上。插舌体7设有燕尾槽26,电池盒12的插块18上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凸起27。

参考图2,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传动件包括主动轮17、从动轮20和传动带16,主动轮17与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从动轮20与助力轮15连接,传动带16同时连接主动轮17和从动轮20。

首先利用连接板10上的自行车后轴插孔2和上限位体1,固定到自行车后轮的后轴位置上或者利用将带有连接器的自行车载物架与车体连接;然后助力器通过插块18连接到插舌体7上,此时即刻对自行车进行电动助力,在行驶过程中扭簧4、拉簧22或压簧25使助力器紧贴地面,避免坑洼造成的瞬间失速问题,下限位体9或限位块23可以防止搬自行车时助力器摆到另一边。助力器上的插块18可以根据自行车轮子的大小调节位置,这样可以适合各种大小的自行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不但解决了电动车新国标规定的重量、速度、体积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成本、缩小电动车体积。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助力器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板、连接轴、缓冲体和插接体,连接板与车体连接,插接体包括安装部和插舌体,连接轴贯穿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安装部,缓冲体同时连接连接板和安装部;助力器包括电机、电池和助力轮,电机输出端经传动件连接助力轮,电池给电机供电并设置在电池盒内,电池盒上设有与插舌体配合的插块。

技术研发人员:门德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门德君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