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561发布日期:2019-01-08 21:44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流体动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行李箱盖上,后端所装形式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技术领域存在结构单一、难以应对超高速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美观性差等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能够应对超高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结构美观的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精良、能够应对超高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结构美观的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难以应对超高速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美观性差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包括:固定部分、前圆角过渡、侧板、导流槽、尾翼板、侧圆弧、过渡圆弧、后圆角过渡和后板;所述尾翼板左端设置有前圆角过渡;所述后板右端设置有后圆角过渡,且后板通过过渡圆弧与尾翼板相连接;所述侧圆弧设置在尾翼板和后板的内侧,且侧圆弧与尾翼板、后板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侧板位于尾翼板和后板的外端;所述导流槽设置在侧板的上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固定部分与侧板、导流槽及后板共同组成正视呈双向L形对称式汽车后尾翼板,且尾翼板单体由侧圆弧与后圆角过渡处侧视呈弯刀式弧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尾翼板左端设置有前圆角过渡,且前圆角过渡前端呈横折钩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后圆角过渡呈下垂状,且后圆角过渡厚度大于前圆角过渡厚度的0.5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侧板下部的固定部分与车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侧板在本体上部内侧至少设置两组导流槽,且导流槽在侧板内侧为压痕状波浪形暗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尾翼板外部表面呈微弧形状,且尾翼板由外向内为加厚处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所述尾翼板两块对称设置成型后前视尾翼板内呈单位符号∩形状,且所述尾翼板呈中间部位不相连接的空洞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部分与侧板、导流槽及后板共同组成正视呈双向L 形对称式汽车后尾翼板,且尾翼板单体由侧圆弧与后圆角过渡处侧视呈弯刀式弧形状,前圆角过渡前端形成滞留点,在前端能够形成压缩空气进入尾翼板下侧对车体形成负升力,尾翼板上侧的空气流向不变,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圆角过渡呈下垂状,且后圆角过渡厚度大于前圆角过渡厚度的0.5倍,后圆角过渡形成开放空间加速空气的流动,后板右侧端部设置有上扬的后圆角过渡,后板呈开放式,流动空气经过时能够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尾翼板两块对称设置成型后前视尾翼板内呈单位符号∩形状,且所述尾翼板呈中间部位不相连接的空洞型,侧板下端和车体相连接,对尾翼进行固定,本装置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架空的尾翼,具有结构精良,美观性强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能够应对超高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结构美观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尾翼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点前圆角过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点侧圆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点侧圆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C点后圆角过渡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部分1、前圆角过渡2、侧板3、导流槽4、尾翼板5、侧圆弧6、过渡圆弧7、后圆角过渡8、后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包括:固定部分1、前圆角过渡 2、侧板3、导流槽4、尾翼板5、侧圆弧6、过渡圆弧7、后圆角过渡8和后板 9;尾翼板5左端设置有前圆角过渡2;后板9右端设置有后圆角过渡8,且后板通过过渡圆弧7与尾翼板5相连接;侧圆弧6设置在尾翼板5和后板9的内侧,且侧圆弧6与尾翼板5、后板9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侧板3位于尾翼板5和后板9的外端;导流槽4设置在侧板3的上侧。

具体的,固定部分1与侧板3、导流槽4及后板9共同组成正视呈双向L形对称式汽车后尾翼板5,且尾翼板5单体由侧圆弧6与后圆角过渡8处侧视呈弯刀式弧形状,流动空气穿过尾翼板5下侧时能够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

具体的,尾翼板5左端设置有前圆角过渡2,且前圆角过渡2前端呈横折钩式设置,尾翼板5下侧形成开放空间,流动空气经尾翼板5流向车体后方。

具体的,后圆角过渡8呈下垂状,且后圆角过渡8厚度大于前圆角过渡2 厚度的0.5倍,后圆角过渡8能够对后板9下侧的流动的空气一个向下的纵向力。

具体的,侧板3下部的固定部分1与车体相连接,侧板3作为本汽车尾翼的固定件,起到对尾翼的安装定位及空气导流作用。

具体的,侧板3在本体上部内侧至少设置两组导流槽4,且导流槽4在侧板 3内侧为压痕状波浪形暗纹,侧板3下端和车体相连接,对尾翼进行固定,本装置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架空的尾翼,具有结构精良,美观性强的优点。

具体的,尾翼板5两块对称设置成型后前视尾翼板5内呈单位符号∩形状,且所述尾翼板5呈中间部位不相连接的空洞型,前圆角过渡2前端形成滞留点,尾翼板5上侧的空气流向不变,尾翼板5下侧当空气经过时会形成压缩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装置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对车体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只有当车辆高速行驶时才会产生足够影响车体的作用力,空气在前圆角过渡2的前端形成滞留点,以车体作为参照,尾翼板5上侧的空气流向不变,尾翼板5下侧的空气经过压缩后,穿过尾翼板5时能够对车体形成负升力,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一种具有降低风阻的对称式架空汽车尾翼,通过固定部分与侧板、导流槽及后板共同组成正视呈双向L形对称式汽车后尾翼板,且尾翼板单体由侧圆弧与后圆角过渡处侧视呈弯刀式弧形状,前圆角过渡前端形成滞留点,在前端能够形成压缩空气进入尾翼板下侧对车体形成负升力,尾翼板上侧的空气流向不变,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通过后圆角过渡呈下垂状,且后圆角过渡厚度大于前圆角过渡厚度的0.5倍,后圆角过渡形成开放空间加速空气的流动,后板右侧端部设置有上扬的后圆角过渡,后板呈开放式,流动空气经过时能够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通过尾翼板两块对称设置成型后前视尾翼板内呈单位符号∩形状,且所述尾翼板呈中间部位不相连接的空洞型,侧板下端和车体相连接,对尾翼进行固定,本装置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架空的尾翼,具有结构精良,美观性强的优点,本装置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架空的尾翼,具有结构精良,美观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结构单一、难以应对超高速行驶中空气对车体产生的纵向升力、美观性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