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泵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528发布日期:2019-02-19 19: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泵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移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井下泵机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泵前和提泵后需要移动井下泵机,一般移动泵机都是依靠人工,人工将井下泵机通过抬杆将其抬起然后进行搬运,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搬运时容易使得井下泵机碰到其他物体上从而导致损坏,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有效的保护井下泵机的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下泵机移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凹槽左侧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横向的螺杆,螺杆的右端铰连接有弧形挡瓦,固定杆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底板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捆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捆带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块上的槽孔和固定板上的长孔后延伸至固定板的左侧,长孔下方的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下支杆,旋转杆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下支杆连接,穿过长孔的捆带一端与旋转杆固定连接,长孔上方的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上支杆,上支杆的前侧面上沿其整个长度方向均布固定设置有多个阻挡旋转杆向右旋转的挡件。

具体的,所述螺杆的左端设置有转杆。

具体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具体的,所述挡件远离上支杆的一端向左侧呈弧形弯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人工作的安全性,移动泵机时有效的保护了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块和捆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支杆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底板,2、凹槽,3、出液孔,4、万向球,5、固定杆,6、弧形挡瓦,7、转杆,8、螺杆,9、捆带,10、固定块,11、槽孔,12、固定板,13、长孔,14、下支杆,15、关节轴承,16、旋转杆,17、上支杆,18、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井下泵机移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4。底板1上设置有凹槽2,凹槽2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3,凹槽2左侧的底板上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固定杆5,固定杆5上螺纹连接有横向的螺杆8,螺杆8的右端铰连接有弧形挡瓦6,所述螺杆8的左端设置有转杆7。固定杆5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0,底板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2,捆带9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0上,捆带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块10上的槽孔11和固定板12上的长孔13后延伸至固定板12的左侧,长孔13下方的固定板12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下支杆14,旋转杆16下端通过关节轴承15与下支杆14连接,穿过长孔13的捆带9一端与旋转杆16固定连接,长孔13上方的固定板12上固定设置有上支杆17,上支杆17的前侧面上沿其整个长度方向均布固定设置有多个阻挡旋转杆16向右旋转的挡件18,所述挡件18远离上支杆17的一端向左侧呈弧形弯折。

移动井下泵机时,将泵机移动至底板1上的凹槽2内,通过转杆7转动螺杆8,使得螺杆8上的弧形挡瓦6与井下泵机的外缘接触,然后将固定块右侧的捆带9套在泵机上,将旋转杆16向远离上支杆17的方向偏移后向左侧运动,此时固定块10右侧的捆带9就会将泵机上部捆紧,当泵机被捆紧后使得旋转杆16向靠近上支杆17的方向偏移,通过挡件18将旋转杆16挡住,防止捆住泵机的捆带9松动,此时弧形挡瓦6、捆带9和凹槽2对泵机进行稳定。出液孔3能够将泵机上粘带的液体排出至凹槽2外部,防止腐蚀泵机。拉动底板1即可对泵机进行移动,方便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