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682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PCB(印制电路板)微小型化、薄型化、密集化的发展,在PCB制造过程中特别容易擦花报废,其中主要体现在载具及运输过程的擦花较为普遍,急需一种可以防止PCB擦花报废的运输载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可以伸缩调节,适应各种规格的pcb,并可以防止PCB擦花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左右两端、后车架的左右两端之间分别相向设置有连接纵梁,其中,前车架的连接纵梁沿纵向设置插入头,后车架的连接纵梁对应设置插入孔,所述插入头伸入对应的插入孔内,并通过立设的螺栓锁定位置,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一个竖向孔用于与螺栓配合,所述插入头上立设有两个调节孔,两个调节孔沿插入头纵向分布,其中一个调节孔与螺栓配合,两个调节孔之间的距离为车架伸缩调节的距离;

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用于放置PCB的载板,所述后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用于放置PCB的靠板,所述靠板呈L型,所述靠板的平板与载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放置PCB的后端部,所述靠板的立板用于对PCB侧向定位,所述载板、靠板上分别固定有对应形状的槽板,所述载板、靠板上的槽板对应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放置PCB的容置槽,所述载板的上方设有若干弹性材料制成的隔断条,所述隔断条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各隔断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车架、后车架上,相邻隔断条之间形成对应若干容置槽的若干隔断间隙,用于将相邻PCB隔开。

优选地,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长度大于后车架的连接纵梁长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槽板的材质为铁氟龙材质。

优选地,所述隔断条外部包裹有一层防碰撞胶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隔断条采用螺丝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且使用寿命长,易使PCB运输定位及固定,方便在PCB上运输,同时不会发生PCB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擦花报废,提升产品品质和运输效率。

2.车架可以伸缩调节,适应各种规格的pcb,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入头、插入孔一种工况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插入头、插入孔另一种工况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载板、槽板、隔断条、车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为车架,2为载板,3为对应隔断条的位置,4为槽板,5为隔断条,6为容置槽,7为螺栓,8为万向轮,9为横梁,10为插入头,11为插入孔,12为调节孔,13为连接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一种可调式PCB运输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具有刹车功能,便PCB运输。所述车架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左右两端、后车架的左右两端之间分别相向设置有连接纵梁,其中,前车架的连接纵梁沿纵向设置插入头,后车架的连接纵梁对应设置插入孔,所述插入头伸入对应的插入孔内,并通过立设的螺栓锁定位置,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一个竖向孔用于与螺栓配合,所述插入头上立设有两个调节孔,两个调节孔沿插入头纵向分布,其中一个调节孔与螺栓配合,两个调节孔之间的距离为车架伸缩调节的距离;

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长度大于后车架的连接纵梁长度的两倍。所述前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用于放置PCB的载板,所述载板铺满前车架的连接纵梁3/4以上。所述后车架的连接纵梁上设有用于放置PCB的靠板(未示出),所述靠板呈L型,所述靠板的平板与载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放置PCB的后端部,所述靠板的立板用于对PCB侧向定位,所述载板、靠板上分别固定有对应形状的槽板,所述槽板的材质为铁氟龙材质。所述载板、靠板上的槽板对应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放置PCB的容置槽,所述载板的上方设有若干弹性材料制成的隔断条,所述隔断条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弹性材料隔断条通过改变拱起程度适应车架伸缩调节。各隔断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前车架、后车架上,所述隔断条外部包裹有一层防碰撞胶质材料。相邻隔断条之间形成对应若干容置槽的若干隔断间隙,用于将相邻PCB隔开。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车架上设有两层载板,两层载板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车架上对应两层载板分别设置靠板、槽板、隔断条、连接纵梁等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