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平稳的履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7226发布日期:2019-04-05 21:2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行走平稳的履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行走平稳的履带结构。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装置,一般是指能在沼泽或者泥泞地行走的装置,比如履带挖掘机,其是一种用于在沼泽或者池塘等场所行走并实现挖掘动作的设备。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板上的各抓地齿相对凸出于履带板上,但是由于相邻两排抓地齿存在一定距离,使得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凹陷距离,而凹陷距离大时,履带行走时会出现震动和颠簸现象,使得行走装置行走不平稳。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履带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平稳的履带结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并排形成抓地齿,凸爪位于相邻两排抓地齿之间形成辅助抓地齿,弥补或缩减了相邻两抓地齿之间的凹陷距离,且在平路上行走时不会出现震动和颠簸的现象,行走更平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行走平稳的履带结构,包括有多个履带板和枢接两相邻履带板的销轴,所述履带板包括有两第一板和连接两第一板且供齿轮啮合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一侧设有第一枢接孔,另一侧设有第二枢接孔、第三枢接孔,两第一枢接孔之间形成第一枢接槽,所述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之间形成第二枢接槽,两第二枢接孔之间的间隔为供齿轮插置的齿槽;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第三枢接孔分别在朝向外且平行于履带行进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且所述连接板在朝向外的侧面上设置两凸爪。

所述连接板在两凸爪之间的侧面形成圆弧凹陷槽,供齿轮啮合的一侧面形成圆弧凸起。

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的顶端高度大于所述凸爪的顶端高度。

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第三枢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板的厚度。

所述第一板的外表面设置靠近凸爪的第一凹陷槽和远离凸爪的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槽的凹陷深度;所述第一凹陷槽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圆弧凹陷槽的凹陷深度。

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设置第三凹陷槽;所述第三凹陷槽位于第一板外侧具有缺口。

两所述第一板与连接板连接一端分别设置有可贴靠于齿轮两侧的凸片,所述凸片为锥体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履带结构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并排形成抓地齿,凸爪位于相邻两排抓地齿之间形成辅助抓地齿,弥补或缩减了相邻两抓地齿之间的凹陷距离,且在平路上行走时不会出现震动和颠簸的现象,行走更平稳;本实用新型履带结构在相邻两履带板枢接时,两第二枢接孔插置于两第一枢接槽内且两所述第一枢接孔插置第二枢接槽,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第三枢接孔同轴设置,位于齿槽两侧的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第三枢接孔分别通过销轴将两履带板枢接在一起,两履带板枢接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履带的部分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履带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外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内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侧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履带板1 销轴2

第一板11 齿轮3

连接板12 第一枢接孔13

第二枢接孔14 第一枢接槽131

齿槽141 第三枢接孔15

第二枢接槽151 弹性垫圈4

缩颈段21 第一凸块132

第二凸块142 第三凸块152

凸爪121 圆弧凹陷槽122

第一凹陷槽16 第二凹陷槽17

第三凹陷槽18 凸片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履带,其包括有多个锻造成型的履带板1和枢接两相邻履带板1的销轴2,所述履带板1包括有两第一板11和连接两第一板11且供齿轮3啮合的连接板12;所述第一板11一侧设有第一枢接孔13,另一侧设有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两第一枢接孔11之间形成第一枢接槽131,所述第二枢接孔14和第三枢接孔15之间形成第二枢接槽151,两第二枢接孔14之间的间隔为供齿轮3插置的齿槽141;相邻两履带板1枢接时,两第二枢接孔14插置于第一枢接槽131内,所述第一枢接孔13插置第二枢接槽151,第一枢接孔13与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同轴设置,两所述销轴2分别穿过齿槽141两侧的第三枢接孔15、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将两履带板1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分别在朝向外且平行于履带行进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所述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板11形成抓地齿;且所述连接板12在朝向外的侧面上设置两凸爪121。

本实用新型履带结构的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并排形成抓地齿,凸爪121位于相邻两排抓地齿之间形成辅助抓地齿,弥补或缩减了相邻两抓地齿之间的凹陷距离,且在平路上行走时不会出现震动和颠簸的现象,行走更平稳;本实用新型履带结构在相邻两履带板枢接时,两第二枢接孔14插置于两第一枢接槽131内且两所述第一枢接孔13插置第二枢接槽151,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同轴设置,位于齿槽141两侧的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分别通过销轴2将两履带板1枢接在一起,两履带板1枢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履带的履带板1是采用锻造成型的,锻造加工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使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直接作用于各种地面上,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耐磨性能要求良好;可提高履带的整体结构强度、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的顶端高度大于所述凸爪121的顶端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和凸爪121独特设计令抓地齿的抓地力大增,适合更多不同路面使用;而且两凸爪121间隔平行设置,在两凸爪121之间预留有弹性空间,使履带顺畅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板12在两凸爪121之间的侧面形成圆弧凹陷槽122,供齿轮3啮合的一侧面形成圆弧凸起。所述圆弧凹陷槽122和凸爪121形成的更为抓地的凹凸结构,更加能够应付泥泞砂石等崎岖道路;所述连接板12的圆弧凸起方便与齿轮3活动啮合,从而将齿轮3的动力传递至履带上,且对不会对履带运行时造成阻力,顺畅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板11的厚度;因此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可分别为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42、第三凸块152提供较好的支撑力;提高履带整体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板11的外表面设置靠近凸爪121的第一凹陷槽16和远离凸爪121的第二凹陷槽17,所述第一凹陷槽16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槽17的凹陷深度;所述第一凹陷槽16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圆弧凹陷槽122的凹陷深度;所述第一板11的内表面设置第三凹陷槽18;两第一板11上的第一凹陷槽16、第二凹陷槽17、第三凹陷槽18以所述圆弧凹陷槽122为轴对称设置,两所述第一板11和连接板12上的第一凹陷槽16、第二凹陷槽17和圆弧凹陷槽121三者在履带板1上呈浅深浅深浅的凹凸结构;有助于提高履带的耦合或抓住与之相接处的工作面的能力,使得履带板1的抓地能力更好,适应泥泞砂石等崎岖道路;所述第一板11的内表面设置第三凹陷槽18,所述第三凹陷槽18位于第一板外侧具有缺口,如果在行走过程中有杂物不小心进入履带板1内侧时,行走震动时杂物可由旁边的缺口向外运动,达到清除杂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两所述第一板11与连接板12连接一端分别设置有可贴靠于齿轮3两侧的凸片19,所述凸片19为锥体片;所述凸片19在齿轮3啮合连接板12时,可贴靠在齿轮3两侧,防止齿轮3倾斜脱出运动轨道,保证齿轮3滚动顺畅;且所述凸片19相对垂直设置于两凸爪121的两侧,凸片19可作为凸爪121背面的支撑件,增加支撑力,可起到加固凸爪121的结构强度;且两凸片19位于齿槽141两侧,可阻挡杂物进入履带板内侧,避免杂物卡在履带板上不能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三枢接孔15和第一枢接孔13之间设置有套设于销轴2上的弹性垫圈4;弹性垫圈4可使销轴2和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枢接紧密牢固,且弹性垫圈4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销轴2和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14、第三枢接孔15之间刚性结合容易磨损,履带容易松脱造成行走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弹性垫圈4为C型垫圈,所述销轴2在设置弹性垫圈4位置设置有一供弹性垫圈4套置的缩颈段21;可将弹性垫圈4限制在缩颈段21上,避免弹性垫圈4脱落。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