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242发布日期:2019-08-16 22:0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拉柄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婴儿放置在提篮里,这样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提着篮子出门,带上婴儿也方便。但是,由于出门时会推着婴儿车外出,提篮就要放置在婴儿车上。市场上一般使用收合关节将提篮连接在婴儿车上,当提篮连接在婴儿车时,收合关节处于展开状态,当提篮与婴儿车分离后,收合关节处于收合状态。拉柄组件通过拉线驱动收合关节展开或收合,传统的拉柄组件的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不方便使用者拉紧拉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柄组件,该拉柄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方便使用者拉紧拉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柄组件,其包括拉线、拉柄内盖、拉柄外盖、收线组件、拉柄、第一复位件及拉柄轴;收线组件用于驱动拉线移动,拉柄轴转动设置于拉柄内盖,收线组件转动设置于拉柄轴,拉柄转动设置于拉柄轴,拉柄外盖用于盖合拉柄内盖,拉柄外盖设有用于容设拉柄的第一容置槽,拉柄的一端经由第一容置槽突伸出拉柄外盖,拉柄用于驱动收线组件转动,转动的收线组件拉动拉线移动,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拉柄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组件包括收线转动座和限位组件,收线转动座转动设置于拉柄轴,拉线缠绕于转动的收线转动座的外侧,限位组件用于对收线转动座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旋转棘轮、拉柄推杆、第二复位件、安装座、定位块及弹性件;旋转棘轮转动套设于拉柄轴,拉柄推杆转动设置于拉柄,拉柄抵触拉柄推杆并用于驱动拉柄推杆转动,拉柄推杆抵触旋转棘轮并用于驱动旋转棘轮转动,第二复位件用于驱动拉柄推杆复位;

安装座装设于拉柄内盖,拉柄轴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拉柄内盖,拉柄轴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旋转棘轮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设有螺旋侧壁,定位块滑动设置于安装座,定位块的一端抵触螺旋侧壁,定位块用于对限位块限位,弹性件用于顶持定位块以使定位块抵触螺旋侧壁,弹性件的一端抵触定位块,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触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侧壁围绕旋转棘轮的中心轴线螺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拉柄包括拉柄手把及连接于拉柄手把的拉柄驱动座,拉柄手把经由第一容置槽突伸出拉柄外盖,拉柄驱动座转动套设于拉柄轴;拉柄驱动座设有用于容设旋转棘轮、拉柄推杆及第二复位件的第二容置槽,拉柄推杆转动设置于拉柄驱动座并位于第二容置槽内,拉柄驱动座设有用于推动拉柄推杆转动的推动块,推动块位于第二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转动座设有用于容设旋转棘轮、拉柄推杆、第二复位件及拉柄驱动座的第三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转动座设有限位槽,定位块突伸入限位槽并对转动的收线转动座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需要拉紧拉线时,人手扳动拉柄,拉柄转动,转动的拉柄带动收线组件一起转动,转动的收线组件收卷拉线,从而实现拉紧拉线。同时,拉柄在转动时顶压着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第一复位件套设于拉柄轴,第一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拉柄内盖,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拉柄。优选的,第一复位件为扭簧。优选的,拉柄经由紧固件与收线组件连接,使转动的拉柄能带动收线组件一起转动。拉柄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方便使用者拉紧拉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拉柄外盖及拉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拉线1,拉柄内盖2,拉柄外盖3,第一容置槽31,收线组件4,收线转动座41,第三容置槽411,限位槽412,旋转棘轮42,限位块421,螺旋侧壁422,拉柄推杆43,第二复位件44,安装座45,定位块46,弹性件47,限位组件48,拉柄5,拉柄手把51,拉柄驱动座52,第二容置槽53,推动块54,第一复位件6,拉柄轴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柄组件,其包括拉线1、拉柄内盖2、拉柄外盖3、收线组件4、拉柄5、第一复位件6及拉柄轴7;收线组件4用于驱动拉线1移动,拉柄轴7转动设置于拉柄内盖2,收线组件4转动设置于拉柄轴7,拉柄5转动设置于拉柄轴7,拉柄外盖3用于盖合拉柄内盖2,拉柄外盖3设有用于容设拉柄5的第一容置槽31,拉柄5的一端经由第一容置槽31突伸出拉柄外盖3,拉柄5用于驱动收线组件4转动,转动的收线组件4拉动拉线1移动,第一复位件6用于驱动拉柄5复位。

需要拉紧拉线1时,人手扳动拉柄5,拉柄5转动,转动的拉柄5带动收线组件4一起转动,转动的收线组件4收卷拉线1,从而实现拉紧拉线1。同时,拉柄5在转动时顶压着第一复位件6,第一复位件6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第一复位件6套设于拉柄轴7,第一复位件6的一端连接于拉柄内盖2,第一复位件6的另一端连接于拉柄5。优选的,第一复位件6为扭簧。优选的,拉柄5经由紧固件与收线组件4连接,使转动的拉柄5能带动收线组件4一起转动。拉柄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方便使用者拉紧拉线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线组件4包括收线转动座41和限位组件48,收线转动座41转动设置于拉柄轴7,拉线1缠绕于转动的收线转动座41的外侧,限位组件48用于对收线转动座41限位。需要拉紧拉线1时,人手扳动拉柄5,拉柄5转动,转动的拉柄5带动收线转动座41一起转动,转动的收线转动座41收卷拉线1,当收线转动座41转动至最大行程时,限位组件48抵触收线转动座41并对收线转动座41进行限位,收线转动座41停止收卷拉线1,避免拉线1被拉紧过度。若拉线1被拉紧过度,会导致拉线1被拉断。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48包括旋转棘轮42、拉柄推杆43、第二复位件44、安装座45、定位块46及弹性件47;旋转棘轮42转动套设于拉柄轴7,拉柄推杆43转动设置于拉柄5,拉柄5抵触拉柄推杆43并用于驱动拉柄推杆43转动,拉柄推杆43抵触旋转棘轮42并用于驱动旋转棘轮42转动,第二复位件44用于驱动拉柄推杆43复位;

安装座45装设于拉柄内盖2,拉柄轴7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拉柄内盖2,拉柄轴7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45;旋转棘轮42连接有限位块421,限位块421与旋转棘轮42一体成型设置,限位块421设有螺旋侧壁422,定位块46横向滑动设置于安装座45,定位块46的一端抵触螺旋侧壁422,定位块46用于对限位块421限位,弹性件47用于顶持定位块46以使定位块46抵触螺旋侧壁422,弹性件47的一端抵触定位块46,弹性件47的另一端抵触安装座45。所述螺旋侧壁422围绕旋转棘轮42的中心轴线螺旋设置。

所述拉柄5包括拉柄手把51及连接于拉柄手把51的拉柄驱动座52,拉柄手把51经由第一容置槽31突伸出拉柄外盖3,拉柄驱动座52转动套设于拉柄轴7;拉柄驱动座52设有用于容设旋转棘轮42、拉柄推杆43及第二复位件44的第二容置槽53,拉柄推杆43转动设置于拉柄驱动座52并位于第二容置槽53内,拉柄驱动座52设有用于推动拉柄推杆43转动的推动块54,推动块54位于第二容置槽53内。第二复位件44的一端连接拉柄推杆43,第二复位件44的另一端抵触拉柄驱动座52的内槽壁。所述收线转动座41设有用于容设旋转棘轮42、拉柄推杆43、第二复位件44及拉柄驱动座52的第三容置槽411。

需要拉紧拉线1时,人手扳动拉柄手把51,拉柄手把51带动拉柄驱动座52沿着拉柄轴7转动,推动块54随着拉柄驱动座52一起转动,转动的推动块54抵触拉柄推杆43并驱动拉柄推杆43转动,同时,转动的拉柄驱动座52带动收线转动座41转动,转动的收线转动座41收卷拉线1,转动的拉柄推杆43抵触旋转棘轮42并驱动旋转棘轮42转动,限位块421和螺旋侧壁422也随着旋转棘轮42一起转动。在螺旋侧壁422转动的过程中,定位块46抵触螺旋侧壁422并沿着螺旋侧壁422向旋转棘轮42的方向移动,具体的,原先被压缩的弹性件47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定位块46一直抵触着转动的螺旋侧壁422,移动的定位块46在安装座45内滑动。当定位块46抵触到限位块421的内壁时,定位块46阻挡限位块421转动,旋转棘轮42也不能转动,导致拉柄推杆43和拉柄5也不能转动,拉柄5也不能驱动收线转动座41转动,收线转动座41停止收卷拉线1,避免拉线1被拉紧过度。若拉线1被拉紧过度,会导致拉线1被拉断。具体的,拉柄5在转动时顶压着第一复位件6,第一复位件6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拉柄推杆43在转动时顶压第二复位件44,第二复位件44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优选的,第二复位件44和弹性件47均为弹簧。拉线组件4的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方便使用者拉紧拉线1,同时具有防止拉线1被拉紧过度的功能。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转动座41设有限位槽412,定位块46突伸入限位槽412并对转动的收线转动座41限位。工作时,定位块46抵触螺旋侧壁422并沿着螺旋侧壁422向旋转棘轮42的方向移动,移动的定位块46突伸入限位槽412,当定位块46抵触到限位槽412的槽壁时,定位块46就阻挡了收线转动座41转动,收线转动座41停止收卷拉线1,避免拉线1被拉紧过度。若拉线1被拉紧过度,会导致拉线1被拉断。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