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363发布日期:2020-04-03 14:58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



背景技术:

拉线在电动自行车和汽车上使用比较广泛,特别是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部分电动车上的机械式刹车的动力需要拉线进行传递。

电动车拉线大多由套管和钢丝等组成,利用套管进行钢丝的保护,减少拉动的阻力。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刹车拉线在使用时,只能调节产生拉力的拉线端的工作长度,而对于被动端的拉线工作长度,通过主动施力端的拉线工作长度的调节带动被动拉线的工作长度相对调节,无法对被动端的拉线长度进行自由调节,尤其是在一变二的电动车拉线中,从而无法达到更好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能够从主从拉线或被动拉线分别进行各自的工作长度调节,满足多种使用场所,适用性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包括主动拉线、被动拉线、第一长度调节组件和第二长度调节组件;

所述主动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长度调节组件延伸至套筒内与所述的第二长度调节组件相连接,实现主动拉线的工作长度调节;

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组件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的被动拉线,实现被动拉线的工作长度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将调节螺杆与套筒连接的紧固螺母。

其中,所述主动拉线的外侧套装有套管;

所述套管位于调节螺杆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螺杆的头端内部,形成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

其中,所述被动拉线包括第一被动拉线和第二被动拉线;

所述第一被动拉线和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第二被动拉线和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主动拉线与第二长度调节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头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槽和与第二连接头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槽。

其中,所述套筒上分别设置有对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进行锁紧定位的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将被动拉线设计成两个,主动拉线为一根,形成一变二的刹车拉线,同时能够选对主动拉线的长度或者是被动拉线的长度进行调节,满足多种刹车需求,提高电动刹车拉线的应用范围,同时使得刹车拉线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工作长度的电动车刹车拉线,包括主动拉线1、被动拉线2、第一长度调节组件30和第二长度调节组件40。

主动拉线1的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长度调节组件40延伸至套筒4内与所述的第二长度调节组件40相连接,实现主动拉线1的工作长度调节;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组件40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的被动拉线2,实现被动拉线2的工作长度调节。主动拉线1通过外力施力外拉,从而通过第二长度调节组件40带动被动拉线2拉动,被动拉线2带动刹车组件进而进行刹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组件30包括调节螺杆31和将调节螺杆31与套筒5连接的紧固螺母32,调节螺杆31连接套筒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5内部,紧固螺母32将其与套筒锁紧定位,通过松开紧固螺母32和拧紧紧固螺母32,实现调节螺杆31沿套筒5的相对移动,进而实现主动拉线1在套筒5内长度变化,从而实现主动拉线1的长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拉线1的外侧套装有套管6;套管6位于调节螺杆31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螺杆31的头端内部,形成固定连接。调节螺杆31的头端内凹有固定套筒6的凹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拉线2包括第一被动拉线21和第二被动拉线22;第一被动拉线21和第一连接头41固定连接,第二被动拉线22和第二连接头4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拉线1与第二长度调节组件20之间通过连接件7固定连接;连接件7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头41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槽71和与第二连接头42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槽72。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均可以在连接接件7上滑动,从而改变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相对与主动拉线1的位置,进而改变被动拉线的工作长度,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可以在同一水平位置,也可以错位,两个不同的被动拉线使用不同工作长度,进而形成先杀车和后刹车的两个连贯动作,或者是同时刹车的动作,具体的使用需求可现场调节。

本设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上分别设置有对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进行锁紧定位的定位螺杆。为了便于从外部观察第一连接头41和第二连接头42的位置,在套筒5的筒壁上开设与第一连接头41相适配的条形孔和开设与第二连接头42相适配的条形孔,便于掌握调节长度的具体位置。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