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3480发布日期:2020-11-27 10:0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推车。



背景技术:

典型的城市居民几乎每天都要购物,并将从商店或者商场等地购买的物品搬运回家。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购物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人们通常都会自己携带购物车将这些物品运输到汽车上,从而运送回家。当使用私家车时,由于购物车体积往往比较大,因此很难收纳放置到车内。

目前虽然有可折叠的手推车可以实现折叠收纳,但是现有可折叠的手推车通常都是由多个支架拼装成骨架。这种手推车容积往往比较小,不能放太多东西,也无法运输大件物品。并且这种手推车折叠和伸展麻烦,折叠后体积仍然比较大,使用和收纳比较不方便,这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将物品运输到目的地的手推车,这种手推车具有使用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和收纳简单轻松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推车,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购物车体积大,无法收纳,以及现有可折叠的手推车容积较小、折叠后体积大、使用局限性大和收纳不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推车,包括平底座、滚轮和拉手,复数个上述滚轮设置于平底座的下端面,上述拉手设置于平底座的侧壁,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平底座上端面的柔性外壳,该柔性外壳可在平底座上方上下伸展折叠,并且展开后的柔性外壳与平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品的空腔。

进一步,上述柔性外壳的下端沿平底座的周边边缘环绕设置,上端为敞开式的自由端,且柔性外壳设有用于封闭自由端的封口器。

进一步,上述柔性外壳的下端沿平底座的周边边缘环绕设置,上端为封闭式的自由端;柔性外壳的外侧壁中至少一侧壁设有一便于取放物品的开口,每个开口均配设有一用于覆盖开口的翻盖,该翻盖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锁固于开口的边缘处。

进一步,上述柔性外壳由橡胶、布料或者编织网制成。

进一步,上述拉手包括第一拉杆架,该第一拉杆架可翻转地枢接于上述平底座的侧壁。

进一步,上述拉手包括第一拉杆架和第二拉杆架,上述第一拉杆架的一端可翻转地枢接于上述平底座的侧壁,另一端可翻转地枢接有上述第二拉杆架。

进一步,上述拉手由柔性绳索或者链条制成,且该拉手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平底座的侧壁。

进一步,上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上述滚轮的大小均相同。

进一步,上述滚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和至少两个第二滚轮,上述第一滚轮的直径小于第二滚轮的直径,且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为可折叠式。

进一步,上述平底座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钩环。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包括平底座、滚轮、拉手和柔性外壳,复数个滚轮设置于平底座的下端面;拉手设置于平底座的侧壁;柔性外壳可拆卸地设置于平底座的上端面,该柔性外壳可在平底座上方上下伸展折叠,并且展开后的柔性外壳与平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品的空腔。使用时只需根据运载物品的规格尺寸,调整柔性外壳的折叠和展开状态。当需要运输大件物品时,可将柔性外壳折叠起来,并直接用平底座承载大件物品;当需要运输小件物品时,可将柔性外壳向上伸展,使其与平底座围成用于装载小件物品的空腔。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无需多余的支架,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使用和收纳简单方便,可适用于运输各种不同规格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外壳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拉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外壳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拉手和封口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拉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拉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拉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拉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拉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拉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拉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拉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拉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运载大件物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运载小件物品时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封口器)。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外壳的自由端未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外壳的自由端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拉手)。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平底座与地面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平底座与地面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运载大件物品时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一种手推车100,包括平底座110、滚轮120、拉手140和柔性外壳130;滚轮120设置于平底座110的下端面;拉手140设置于平底座110的侧壁;柔性外壳130可拆卸地设置于平底座110的上端面,该柔性外壳130可在平底座110上方上下伸展折叠,并且展开后的柔性外壳130与平底座110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品的空腔。使用时只需根据运载物品的规格尺寸,调整柔性外壳130的折叠和展开状态,例如,当需要运输大件物品90时,可将柔性外壳130折叠起来,并直接用平底座110承载大件物品90;当需要运输小件物品时,可将柔性外壳130向上伸展,使其与平底座110围成用于装载小件物品80的空腔。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无需多余的支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和收纳简单方便,可适用于运输各种物品。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具体地,平底座110用于放置和承载不同尺寸的各种物品。在本实施例中,平底座110的形状为矩形(或者近似为矩形),平底座110的长度111在30-150cm之间,宽度112在30-150cm之间,厚度113最高为2cm。但平底座110的形状和尺寸并不局限于此,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平底座110的形状可以根据所承载的不同物品设计成其他任何形状;平底座110的厚度113可根据平底座110的材料适当调整,其材料强度越大,则其厚度113可适当减小;还可以根据汽车后备箱的大小或者家用储藏间的大小等便于收纳手推车100的环境因素来设计平底座110的形状和尺寸。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具体地,柔性外壳130的下端沿平底座110的周边边缘环绕,并可拆卸地连接于平底座110,柔性外壳130的上端为敞开式的自由端134,并且柔性外壳130设有用于封闭自由端134的封口器136(如图14和15所示)。柔性外壳130可沿平底座110的中心轴线131方向在第一外壳位置132和第二外壳位置133之间切换。当柔性外壳130处于折叠状态(第一外壳位置132)时,平底座110可用于承载大件物品90;当柔性外壳130处于展开状态(第二外壳位置133)时,平底座110的上端面与展开后的柔性外壳13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品的空腔,此时手推车100适用于装载小件物品80。当装完小件物品80时,可将自由端134往下折叠,使其右侧边部134a和右侧边部134b之间通过封口器136相互拼合连接,从而将小件物品80包裹起来,防止运输过程中小件物品80掉落。优选地,封口器136为拉链,钩环或者粘扣等。其中,柔性外壳130与平底座110之间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扣连接等现有常规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上述描述并结合现有技术理解并实施,故在此不加赘述。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作为优选方案,柔性外壳130由可伸缩的、有弹性和/或柔软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布料或者编织网等。柔性外壳130的具体规格参数可根据其材料和性能进行设定,并确保当柔性外壳130处于折叠状态(第一外壳位置132)时,其厚度相对于平底座110的厚度113可忽略不计。优选地,可预先设定当柔性外壳13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厚度不超过平底座110厚度113的15%,由此可有效控制手推车100在折叠状态下的规格尺寸,从而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尽可能减小手推车100的体积,便于手推车100的收纳管理。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具体地,平底座110的下端面沿其周边排列设置有四个相同的滚轮120(如图2所示),优选地,滚轮120的直径范围在2-10cm之间。四个直径相同且相互对称设置的滚轮120可为手推车100提供最大的稳定性,确保手推车100在运载物品时能平稳地行进。滚轮120的具体安装方式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来实现,在此不加赘述。此外,为了确保手推车100能够平稳顺畅的行进,生产前还可根据手推车100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预先设定滚轮120的种类和安装位置等。例如,可将其中一些滚轮120设置成万向轮,以便于手推车100能够灵活转向,另外一些滚轮120可设置为定向轮,以确保手推车100能够沿直线行走不跑偏。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具体地,拉手140可在第一拉手位置141和第二拉手位置142之间任意翻转切换,当位于第一拉手位置141时,拉手140处于折叠状态,当位于第二拉手位置142时,拉手140处于展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拉手140由例如绳索或链条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其两端固定连接于平底座110的侧壁(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拉手140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拉141手位置),其厚度相对于平底座110的厚度113可忽略不计,由此不会增加手推车100的总厚度。当拉手140处于第二拉手位置142时,可用于拉动手推车100。采用绳索或链条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拉手140,折叠方便,占位小,收纳简单。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5,具体地,在生产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拉手140的形状和规格尺寸,但应保证拉手140在折叠状态下(位于第一拉手位置141时),其厚度相对于平底座110的厚度113可忽略不计,由此不会增加手推车100的总厚度。优选地,当拉手14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厚度不超过平底座110厚度113的15%,由此可有效控制手推车100在折叠状态下的规格尺寸,从而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尽可能减小手推车100的体积。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2、图3、图10至图1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平底座110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排列布设有四个相同的滚轮120(如图3所示),优选地,滚轮120的直径范围在2-10cm之间。通过集中设计四个相同滚轮120,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克服各种摩擦阻力和路障起伏,从而避免手推车100运输颠簸。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图2、图4、图5、图10至图1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拉手140包括第一拉杆架144,平底座110左右两侧壁的一端部相互对称地设有枢接座(图中为体现),第一拉杆架144通过转轴143可转动地设置于枢接座,第一拉杆架144大致呈匚字形,其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拉手位置141)可套设于平底座110的侧壁,由此不会增加手推车110的总厚度(如图4所示)。当第一拉杆架144处于第二拉手位置142时,可用于推动或者拉动手推车100(如图5所示)。

参照图4和图5,为了更方便拉手140的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预设第一拉杆架144的最大翻转角度144a,使得第一拉杆架144翻转最大翻转角度144a时可通过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固定;当需要折叠收纳第一拉杆架144时,又可以通过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解除固定。其具体实施方式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方案,例如使用阻尼转轴、设置定位销等。优选地,第一拉杆架144的最大翻转角度144a在90-180度之间。

实施例四:

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拉手140包括第一拉杆架144,平底座110一侧壁的两端设有枢接座(图中未体现),第一拉杆架144通过转轴143可转动地设置于枢接座,第一拉杆架144大致呈匚字形,其在折叠状态下可平放于平底座110的上端面或者平放于折叠状态下的柔性外壳130之上(如图6所示)。第一拉杆架144设有最大翻转角度144a,其范围在90-180度之间(如图7所示)。第一拉杆架144翻转至最大翻转角度时144a时,也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暂时固定。

实施例五:

参照图4至图9,与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不同的是,拉手140包括呈匚字形的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平底座110的一侧壁两端设有枢接座(图中未体现),第一拉杆架144的一端通过转轴143可转动地设置于枢接座,另一端为自由端144b,该自由端144b通过转轴145枢接有第二拉杆架146。其中,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在折叠状态下均可平放于平底座110的上端面或者平放于折叠状态下的柔性外壳130之上(如图8所示);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也可分别翻转至第二拉手位置142(如图9所示)。第一拉杆架144设有最大翻转角度144a,其范围在90-180度之间,第二拉杆架设有最大翻转角度146a,其最大翻转角度在0-360度之间。当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分别翻转至最大翻转角度时144a和146a时,也可分别通过本领域已知的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暂时固定。

实施例六:

参照图1、图2、图10至图1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柔性外壳130的下端可拆卸地设置于平底座110,上端为封闭式的自由端134。柔性外壳130的外侧壁中至少一侧壁设有一便于取放物品的开口135,每个开口135都配设有一用于覆盖开口135的翻盖137,该翻盖137通过固定件138可拆卸地锁固于开口135边缘处,通过固定件138可使翻盖137紧紧地盖住开口135(如图16所示)。优选地,固定件138为拉链、钩环或者粘扣。

实施例七:

参照图1至图19,一种手推车100,包括平底座110、滚轮120、拉手140和柔性外壳130。在该实施例中,平底座110的结构设计同实施例一,柔性外壳130的结构设计同实施例六,拉手140的结构设计同实施例五,在此均不加赘述。滚轮120包括对称设置于平底座110下端面的两个第一滚轮122和两个第二滚轮124,且第一滚轮122的直径小于第二滚轮124的直径(如图17和图19所示)。优选地,第一滚轮122的直径范围在1-2cm之间,第二滚轮124的直径范围在6-10cm之间,并且第一滚轮122和第二滚轮124为可折叠式,其可折叠方式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描述并结合现有技术理解并实施,故在此亦不加赘述。当推车100与地面平行时,第一滚轮122与第二滚轮124共同承载推车100,此时第一滚轮122和第二滚轮124均处于展开状态122a和124a。当推车100与地面呈一定角度倾斜时,由第二滚轮124承载推车100,此时第二滚轮124处于展开状态124a,而第一滚轮122可折叠也可展开。

实施例八:

参照图17至图20,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滚轮120包括对称设置于平底座110下端面的四个第一滚轮122和两个第二滚轮124,且第一滚轮122的直径小于第二滚轮124的直径(如图18和图21所示)。优选地,第一滚轮122的直径范围在1-2cm之间,第二滚轮124的直径范围在6-10cm之间,并且第一滚轮122和第二滚轮124为可折叠式。当推车100与地面平行时,由第一滚轮122承载推车100,此时第一滚轮122处于展开状态122a,第二滚轮124处于折叠状态124b;当推车100与地面呈一定角度倾斜时,由第二滚轮124承载推车100,此时第二滚轮124处于展开状态124a,而第一滚轮122可折叠也可展开。

实施例九:

参照图18、图20和图21,与实施例八不同的是,拉手140包括呈匚字形的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平底座110的左右两侧壁中部设有枢接座,第一拉杆架14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枢接座,另一端枢接有第二拉杆架146(可参照图21)。除此之外,关于第一拉杆架144和第二拉杆架146的相关设计及具体细节均可参照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来具体实施。

实施例十:

参照图19、图20和图22,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平底座110底部设有复数个钩环150,可在例如汽车后备箱,家用储藏间等专用储存场所设置与钩环150相适配的挂钩,并将手推车100通过钩环150可拆卸地固定于挂钩上,由此可实现手推车100的固定收纳。但其固定方式及固定组件并不局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钩环150的设计并不仅局限适用于本实施例,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其他实施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