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067发布日期:2020-05-29 12:39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减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摩托车的后桥减速器通过加力减速向车轮输出驱动动力。但是随着行三轮摩托车的发展,对三轮摩托车的附加辅助功能要求也随之而增长,比如需要让车辆增加自动卸货功能,就需要通过设置举升液压缸来推动货箱翻转,而驱动举升液压缸工作的液压油则由一个液压油泵提供,液压油泵的动力则需要一个动力带动。现在设有举升液压缸的三轮摩托车,其举升液压缸一般都是通过设置一个电动机来驱动油泵为举升液压缸提供液压油,也有将油泵通过另外专门安装在发动机与倒档器之间的取力装置取力,由取力装置驱动油泵为举升液压缸提供液压油,使举升液压缸工作。这两种方式,一种需要增加设置一个电动机,另一种需要增加设置一个取力装置,由此加大了三轮摩托车的结构布局的复杂性,零部件的集成度不高,增加了车辆的设计难度,制作成本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三轮摩托车的车轮及液压油泵均由减速器驱动,不仅简化了三轮摩托车的结构,优化了车辆的布局,也提高了零部件的集成度,降低了车辆的设计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设有平行的输入轴、转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一端外伸出减速器壳体,另一端固定一第一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周向固定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外齿圈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外齿圈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之间设置第一结合齿套,第一结合齿套周向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套由第一拨叉驱动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上设置的结合齿对应,所述第一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入轴端部设置的轴孔内,另一端固定驱动主动齿轮,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上固定的驱动从动齿轮啮合输出车轮的驱动动力,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油泵驱动齿轮,该油泵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油泵驱动齿轮设有结合齿,该结合齿与第二输出轴上周向固定的第二结合齿套对应,所述第二结合齿套由第二拨叉驱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一液压油泵的驱动轴周向固定连接输出油泵的驱动动力,所述液压油泵的壳体与减速器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拨叉与第一结合齿套上的凹槽对应,所述减速器壳体通过支架铰接一换挡拉臂,所述换挡拉臂一端连接换挡拉线,所述减速器壳体上滑动配合一拨叉轴,换挡拉臂的另一端插入该拨叉轴上设置的孔中,所述拨叉轴与第一拨叉固定连接,用于拨动第一结合齿套轴向移动。

所述减速器壳体上安装有一锁紧销,减速器壳体与锁紧销之间设置弹簧,所述锁紧销设有锁定齿,该锁定齿用于插入第二拨叉上设置的槽中,形成对第二结合齿套的锁紧。

所述输入轴、转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减速器壳体。

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液压油泵的驱动轴通过内、外花键配合形成周向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花键周向固定第二结合齿套,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花键周向固定第一结合齿套。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油泵驱动齿轮上的结合齿均为内齿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输入轴为一体结构。

所述驱动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均为斜齿轮。

所述差速器包括左右两半轴齿轮、上下两行星齿轮,两半轴齿轮分别与两行星齿轮啮合,两半轴齿轮分别通过半轴与车轮连接输出动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设有平行的输入轴、转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一端外伸出减速器壳体用于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固定一第一主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周向固定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外齿圈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外齿圈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之间设置第一结合齿套,第一结合齿套周向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套由第一拨叉驱动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上设置的结合齿对应,所述第一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入轴端部设置的轴孔内,另一端固定驱动主动齿轮,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上固定的驱动从动齿轮啮合输出车轮的驱动动力,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油泵驱动齿轮,该油泵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油泵驱动齿轮设有结合齿,该结合齿与第二输出轴上周向固定的第二结合齿套对应,所述第二结合齿套由第二拨叉驱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一液压油泵的驱动轴周向固定连接输出油泵的驱动动力,所述液压油泵的壳体与减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输入轴由三轮摩托车的传动轴驱动旋转,第一主动齿轮便会随输入轴一起旋转,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旋转,第一从动齿轮通过转轴会带动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旋转。此时,若第一结合齿套在第一拨叉的驱动下呈与第一主动齿轮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第一主动齿轮便会驱动第一结合齿套旋转,若第一结合齿套在第一拨叉的驱动下呈与第二从动齿轮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第二从动齿轮便会驱动第一结合齿套旋转。旋转的第一结合齿套又会驱动第一输出轴旋转,并通过第一输出轴上的驱动主动齿轮带动差速器壳体上的驱动从动齿轮旋转,使得动力由差速器的两半轴齿轮输出驱动车轮旋转。同时,旋转的第一从动齿轮还会带动油泵驱动齿轮旋转,若第二结合齿套在第二拨叉的驱动下呈与油泵驱动齿轮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油泵驱动齿轮便会带动第二结合齿套旋转,第二结合齿套便会带动第二输出轴旋转,由第二输出轴驱动液压油泵的驱动轴旋转,由此实现了减速器在驱动车轮旋转的同时还驱动了液压油泵的工作。因此,三轮摩托车的车轮及液压油泵均由减速器驱动,减少了车辆的零部件,提高了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度,而且液压油泵固定在减速器上,降低了三轮摩托车结构布局的复杂性,优化了车辆的布局,降低了车辆的设计难度,减少了制作成本。

所述第一拨叉与第一结合齿套上的凹槽对应,所述减速器壳体通过支架铰接一换挡拉臂,所述换挡拉臂一端连接换挡拉线,所述减速器壳体上滑动配合一拨叉轴,换挡拉臂的另一端插入该拨叉轴上设置的孔中,所述拨叉轴与第一拨叉固定连接,用于拨动第一结合齿套轴向移动。拨动时,换挡拉臂的一端受拉线拉动,使换挡拉臂的另一端带动拨叉轴轴向滑动,固定在拨叉轴上的第一拨叉便会随拨叉轴一起移动,由此实现第一拨叉对第一结合齿套的控制。

所述减速器壳体上安装有一锁紧销,减速器壳体与锁紧销之间设置弹簧,所述锁紧销设有锁定齿,该锁定齿用于插入第二拨叉上设置的槽中,形成对第二结合齿套的锁紧。通过锁紧销的锁紧,可保证第二结合齿套在与油泵驱动齿轮相结合传动时,第二结合齿套不会因受外力而产生轴向移动,保证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所述输入轴、转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减速器壳体。轴承保证了各轴在在减速器中的平稳转动,减小了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

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液压油泵的驱动轴通过内、外花键配合形成周向固定连接。内、外花键的连接安装简便、配合好,且第二输出轴与液压油泵的驱动轴的周向固定也好。

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花键周向固定第二结合齿套,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花键周向固定第一结合齿套。各结合齿套的安装也简便,花键即实现了个结合齿套在输出轴上的周向固定,也保证了各结合齿套在输出轴上的轴向滑动。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油泵驱动齿轮上的结合齿均为内齿圈。两结合齿套分别通过内、外齿的啮合实现啮合传动,传动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输入轴为一体结构,第一主动齿轮在输入轴上的固定更好。

所述驱动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均为斜齿轮,斜齿轮实现了驱动主动齿轮与驱动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优化了减速器的布局。

所述差速器包括左右两半轴齿轮、上下两行星齿轮,两半轴齿轮分别与两行星齿轮啮合,两半轴齿轮分别通过半轴与车轮连接输出动力。差速器可使三轮摩托车后桥的右、左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进。

本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的动力传动平稳、结构布局好。三轮摩托车的车轮及液压油泵均由减速器驱动,减少了车辆的零部件,提高了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度,而且液压油泵固定在减速器上,降低了三轮摩托车结构布局的复杂性,优化了车辆的布局,降低了车辆的设计难度,减少了制作成本。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为换挡拉线,2为驱动从动齿轮,3为差速器,3-1为行星齿轮,3-2为半轴齿轮,4为驱动主动齿轮,5为第一输出轴,6为第二从动齿轮,7为第一拨叉,8为第一结合齿套,9为第一主动齿轮,10为换挡拉臂,11为支架,12为拨叉轴,13为输入轴,14为减速器壳体,15为第二主动齿轮,16为转轴,17为油泵驱动齿轮,18为第一从动齿轮,19为第二输出轴,20为第二结合齿套,21为液压油泵,21-1为驱动轴,22为第二拨叉,23为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加力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设有平行的输入轴13、转轴16、第一输出轴5、第二输出轴19,各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承于减速器壳体14。轴承保证了各轴的平稳转动,减小了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所述输入轴13一端外伸出减速器壳体14用于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固定一第一主动齿轮9。第一主动齿轮9与输入轴13为一体结构,第一主动齿轮9在输入轴13上的固定更好。所述转轴16上周向固定第一从动齿轮18、第二主动齿轮1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8的外齿圈与第一主动齿轮9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5上空套第二从动齿轮6,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的外齿圈与第二主动齿轮15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与第一主动齿轮9之间设置第一结合齿套8,第一结合齿套8通过花键周向固定在第一输出轴5上,所述第一结合齿套8由第一拨叉7驱动与第一主动齿轮9、第二从动齿轮6上设置的结合齿对应。所述第一拨叉7与第一结合齿套8上的凹槽对应,所述减速器壳体14通过支架11铰接一换挡拉臂10,所述换挡拉臂10一端连接换挡拉线1,所述减速器壳体14上滑动配合一拨叉轴12,换挡拉臂10的另一端插入该拨叉轴12上设置的孔中,所述拨叉轴12与第一拨叉7固定连接,用于拨动第一结合齿套8轴向移动。拨动时,换挡拉臂10的一端受换挡拉线1拉动,使换挡拉臂10的另一端带动拨叉轴12轴向滑动,固定在拨叉轴12上的第一拨叉7便会随拨叉轴12一起移动,由此实现第一拨叉7对第一结合齿套8的控制。所述第一输出轴5一端通过轴承支承于输入轴13端部设置的轴孔内,另一端固定驱动主动齿轮4,所述驱动主动齿轮4与差速器3壳体上固定的驱动从动齿轮2啮合输出车轮的驱动动力。所述驱动主动齿轮4、驱动从动齿轮2均为斜齿轮,斜齿轮实现了驱动主动齿轮4与驱动从动齿轮2之间的啮合传动,优化了减速器的布局。所述差速器3包括左右两半轴齿轮3-2、上下两行星齿轮3-1,两半轴齿轮3-2分别与两行星齿轮3-1啮合,两半轴齿轮3-2分别通过半轴与车轮连接输出动力,差速器3可使三轮摩托车后桥的两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进。所述第二输出轴19上空套油泵驱动齿轮17,该油泵驱动齿轮17与第一从动齿轮18啮合。所述油泵驱动齿轮17设有结合齿,该结合齿与第二输出轴19上通过花键周向固定的第二结合齿套20对应,所述第二结合齿套20由第二拨叉22驱动。第一结合齿套8、第二结合齿套20的安装简便,花键即实现了各结合齿套在输出轴上的周向固定,也保证了各结合齿套在输出轴上的轴向滑动。所述减速器壳体14上安装有一锁紧销23,减速器壳体14与锁紧销23之间设置弹簧,所述锁紧销23设有锁定齿,该锁定齿用于插入第二拨叉22上设置的槽中,形成对第二结合齿套20的锁紧。通过锁紧销23的锁紧,可保证第二结合齿套20在与油泵驱动齿轮17相结合传动时,第二结合齿套20不会因受外力而产生轴向移动,保证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主动齿轮9、第二从动齿轮6、油泵驱动齿轮17上的结合齿均为内齿圈。两结合齿套分别通过内、外齿的啮合实现啮合传动,传动的稳定性更好。所述第二输出轴19与一液压油泵21的驱动轴21-1通过内、外花键配合形成周向固定连接,输出油泵的驱动动力,内、外花键的连接安装简便、配合好,且第二输出轴19与液压油泵21的驱动轴21-1的周向固定也好。所述液压油泵21的壳体与减速器壳体14之间设置连接板,通过螺栓穿过液压油泵21的壳体、连接板、减速器壳体14形成连固定接。

工作时,输入轴13由三轮摩托车的传动轴驱动旋转,第一主动齿轮9便会随输入轴13一起旋转,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8旋转,第一从动齿轮18通过转轴16会带动第一输出轴5上的第二从动齿轮6旋转。此时,若第一结合齿套8在第一拨叉7的驱动下呈与第一主动齿轮9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第一主动齿轮9便会驱动第一结合齿套8旋转,若第一结合齿套8在第一拨叉7的驱动下呈与第二从动齿轮6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第二从动齿轮6便会驱动第一结合齿套8旋转。旋转的第一结合齿套8又会驱动第一输出轴5旋转,并通过第一输出轴5上的驱动主动齿轮4带动差速器壳体上的驱动从动齿轮2旋转,使得动力由差速器的两半轴齿轮3-2输出驱动车轮旋转。同时,旋转的第一从动齿轮18还会带动油泵驱动齿轮17旋转,若第二结合齿套20在第二拨叉22的驱动下呈与油泵驱动齿轮17的结合齿结合的状态,则油泵驱动齿轮17便会带动第二结合齿套20旋转,第二结合齿套20便会带动第二输出轴19旋转,由第二输出轴19驱动液压油泵21的驱动轴21-1旋转,由此实现了减速器在驱动车轮旋转的同时还驱动了液压油泵21的工作。因此,三轮摩托车的车轮及液压油泵21均由减速器驱动,减少了车辆的零部件,提高了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度,而且液压油泵21固定在减速器上,降低了三轮摩托车结构布局的复杂性,优化了车辆的布局,降低了车辆的设计难度,减少了制作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