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230发布日期:2020-05-22 20:1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安全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对乘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碰撞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gb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jt/t1178.1-2018(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等多个国家标准,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其中jt/t1178.1-2018针对商用车驾驶室规定了正面撞击试验、双a柱撞击试验、顶部强度试验、后围强度试验4种工况。

驾驶室空间主要由地板、车门、车顶及前围、后围、侧围等结构围成。正面碰撞时载荷则主要由地板、车门和侧围等结构承担,从而保障驾驶室空间不受侵害,维护驾乘人员安全。而双a柱碰撞试验中接触点较高、恰好是驾驶室支撑不足,防护较弱的部位,仪表板骨架没有足够支撑,受载荷过大容易变形,侵占驾驶室空间,影响驾乘人员的安全。

为了解决驾驶室双a柱碰撞时仪表板骨架变形所导致的侵占空间问题,设计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加强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够为驾驶室空间提供结构支撑,增强驾驶室结构强度,在碰撞后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生存空间的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包括安装在驾驶室的仪表板骨架、车门内侧的加强梁和车身地板,所述仪表板骨架与车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还包括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前端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中部,所述中间支撑杆后端向后下方延伸连接所述车身地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骨架转接板,所述骨架转接板上设置有夹持卡口,所述骨架转接板通过夹持卡口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骨架转接板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身地板中部隆起设置有加强脊,所述杆体后端连接有地板转接板,所述地板转接板与所述加强脊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体轴线穿过所述仪表板骨架的截面中心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仪表板骨架连接的车身安装板,所述车身安装板通过铰链连接有车门加强板,所述车门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梁前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布置在车身前部仪表板骨架和车身后部结构间的中间支撑杆与两侧加强梁形成了前后支撑,三道前后支撑结构与前部仪表板骨架和后部车身承力结构共同围绕驾乘人员构成一个抵抗冲击的两横三纵的防护框架,仪表板骨架受到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中间支撑杆与加强梁上,有效减小了冲击后仪表板骨架的形变,防止其侵犯驾乘人员安全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1-仪表板骨架;2-加强梁;3-杆体;4-连接板;5-骨架转接板;6-加强脊;7-地板转接板;8-车身安装板;9-铰链;10-车门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包括安装在驾驶室的仪表板骨架1、车门内侧的加强梁2和车身地板,所述仪表板骨架1与车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还包括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前端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1中部,所述中间支撑杆后端向后下方延伸连接所述车身地板。

在双a柱碰撞试验中,常规仪表板骨架1缺少前后方向支撑,抗冲击强度不足,容易受力变形侵犯驾驶室空间,影响驾乘人员安全。本技术方案中纵向布置在车身前部仪表板骨架1和车身后部结构间的中间支撑杆与两侧加强梁2形成了前后支撑,三道前后支撑结构与前部仪表板骨架1和后部车身承力结构共同围绕驾乘人员构成一个抵抗冲击的两横三纵的防护框架,仪表板骨架1受到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中间支撑杆与加强梁2上,有效减小了冲击后仪表板骨架1的形变,防止其侵犯驾乘人员安全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间支撑杆包括杆体3,所述杆体3前端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连接有骨架转接板5,所述骨架转接板5上设置有夹持卡口,所述骨架转接板5通过夹持卡口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1。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骨架转接板5螺栓连接。所述车身地板中部隆起设置有加强脊6,所述杆体3后端连接有地板转接板7,所述地板转接板7与所述加强脊6螺栓连接。

中间支撑杆由杆体3、连接板4、骨架转接板5、地板转接板7几部分构成,每部分体积较小,连接后总长度逐次增加,方便在驾驶室狭小的空间里装配,通过螺栓连接仪表板骨架1和地板加强脊6后,长度被固定下来,连接坚固稳定,可以保证载荷的有效传递。

所述杆体3轴线穿过所述仪表板骨架1的截面中心线。仪表板骨架1与中间支撑杆对正连接,避免载荷传导过程中产生附加扭矩而导致仪表板骨架1或中间支撑杆扭曲变形。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仪表板骨架1连接的车身安装板8,所述车身安装板8通过铰链9连接有车门加强板10,所述车门加强板10连接所述加强梁2前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包括安装在驾驶室的仪表板骨架、车门内侧的加强梁和车身地板,所述仪表板骨架与车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前端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中部,所述中间支撑杆后端向后下方延伸连接所述车身地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骨架转接板,所述骨架转接板上设置有夹持卡口,所述骨架转接板通过夹持卡口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骨架转接板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地板中部隆起设置有加强脊,所述杆体后端连接有地板转接板,所述地板转接板与所述加强脊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轴线穿过所述仪表板骨架的截面中心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仪表板骨架连接的车身安装板,所述车身安装板通过铰链连接有车门加强板,所述车门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梁前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结构加强装置,包括安装在驾驶室的仪表板骨架、车门内侧的加强梁和车身地板,所述仪表板骨架与车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还包括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前端连接所述仪表板骨架中部,所述中间支撑杆后端向后下方延伸连接所述车身地板。纵向布置在车身前部仪表板骨架和车身后部结构间的中间支撑杆与两侧加强梁形成了前后支撑,三道前后支撑结构与前部仪表板骨架和后部车身承力结构共同围绕驾乘人员构成一个抵抗冲击的两横三纵的防护框架,仪表板骨架受到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中间支撑杆与加强梁上,有效减小了冲击后仪表板骨架的形变,防止其侵犯驾乘人员安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尹崇达;崔震;刘鹏;王颖;潘承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