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6901发布日期:2020-11-25 14:2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非常适合小朋友玩耍休闲的运动器材,已经在市面上流行了很长时间,小朋友几乎都会拥有一辆滑板车,其时速最高可达20多公里每小时,而滑板车的主要部件都包含有踏板和竖杆,主流的滑板车通常为三轮结构,前面有两组滚轮,后面一组滚轮,使用时通过重力作用,左右摇摆竖杆来实现转向动作;

而现有的滑板车转向机构结构复杂,使得拆卸与安装困难,给检修与维护带来不便,且操作繁琐,车头转向后无法自动回正,从而提高了操作难度,存在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滑板车转向机构结构复杂,使得拆卸与安装困难,给检修与维护带来不便,且操作繁琐,车头转向后无法自动回正,从而提高了操作难度,存在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面固接有固定套筒,且车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套接有从动齿轮和转动杆,所述从动齿轮与转动杆固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转轴的顶端固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拉动杆和第二拉动杆,所述第一拉动杆和第二拉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内固定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套筒内,且传动轴上滑动嵌合连接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底端与车体之间固接有弹簧,且固定套筒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圆柱凸轮滑槽内的滑动杆,且传动轴的顶端固接有下卡柱,所述下卡柱啮合连接有上卡柱,所述上卡柱的另一端固接有延伸至固定套筒外的主动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底面上分别固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另一端贯穿车体,且移动柱的伸出端固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两端的两个连接杆和两个移动柱分别平行设置,且移动柱贯穿的车体上开设有弧形滑道,所述转轴与延伸部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位于固定套筒的正下方,且主动齿轮与空腔内底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弹簧滑动套接在传动轴上,所述滑动杆与圆柱凸轮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通过传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使得从动齿轮带动其上的转动杆转动,而转动杆底端贯穿车体与滚轮固接,使得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达到了方便检查与维修的目的,而转动杆顶面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柱与第一拉动杆和第二拉动杆转动连接,提高了转向机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达到了提高安全系数的目的;

该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通过主动杆带动固定套筒内的上卡柱下移,再由上卡柱带动下卡柱转动,提高转动的稳定性,进而使滑动杆挤压圆柱凸轮,使得圆柱凸轮下移挤压弹簧,上移上卡柱,弹簧复原推动圆柱凸轮上移,通过滑动杆限位圆柱凸轮,使得圆柱凸轮带动传动轴回转,从而使滚轮自动回正,达到了简化操作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车体;2、转轴;3、从动齿轮;4、转动杆;5、延伸部;6、第一拉动杆;7、第二拉动杆;8、连接杆;9、连接柱;10、移动柱;11、滚轮;12、主动齿轮;13、传动轴;14、固定套筒;15、圆柱凸轮;16、滑动杆;17、下卡柱;18、弹簧;19、上卡柱;20、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滑板车的转向机构,包括车体1,车体1的顶面固接有固定套筒14,且车体1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底面固接有转轴2,转轴2上转动套接有从动齿轮3和转动杆4,从动齿轮3与转动杆4固接,转动杆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且转轴2的顶端固接有延伸部5,延伸部5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拉动杆6和第二拉动杆7,第一拉动杆6和第二拉动杆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与连接杆8转动连接;

从动齿轮3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内固定套接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套筒14内,且传动轴13上滑动嵌合连接有圆柱凸轮15,圆柱凸轮15的底端与车体1之间固接有弹簧18,且固定套筒14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圆柱凸轮15滑槽内的滑动杆16,且传动轴13的顶端固接有下卡柱17,下卡柱17啮合连接有上卡柱19,上卡柱19的另一端固接有延伸至固定套筒14外的主动杆20,使得圆柱凸轮15带动传动轴13回转,从而使滚轮11自动回正,达到了简化操作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能;转动杆4的两端底面上分别固接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另一端贯穿车体1,且移动柱10的伸出端固接有滚轮11;转动杆4两端的两个连接杆8和两个移动柱10分别平行设置,且移动柱10贯穿的车体1上开设有弧形滑道,转轴2与延伸部5相垂直,使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主动齿轮12位于固定套筒14的正下方,且主动齿轮12与空腔内底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使主动齿轮12位置不变;弹簧18滑动套接在传动轴13上,滑动杆16与圆柱凸轮15相垂直,便于限位与回弹。

工作原理:下压和转动主动杆20,使得主动杆20下方的上卡柱19嵌合下卡柱17,并使下卡柱17带动传动轴13转动,而传动轴13上滑动嵌合连接有圆柱凸轮15,通过滑动杆16挤压圆柱凸轮15,使得圆柱凸轮15下压弹簧18,同时传动轴13带动车体1内的主动齿轮12转动,而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3啮合连接,从动齿轮3与转动杆4固接,使得转动杆4围绕转轴2转动,进而使转动杆4下底面两端的移动柱10带动滚轮11转动,而转动杆4顶面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柱9与第一拉动杆6和第二拉动杆7转动连接,而第一拉动杆6和第二拉动杆7与转轴2顶端的延伸部5铰接,进而提高转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转向后,上拉固定套筒14内的主动杆20,使得圆柱凸轮15底面的弹簧18回弹,圆柱凸轮15上移,通过滑动杆16限位,使圆柱凸轮15回转,进而带动传动轴13回转,使滚轮11自动回正,完成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