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7363发布日期:2021-05-04 10:2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产品。儿童推车一般都包括车架、座位支撑件和靠背部。目前的儿童推车的靠背部一般比较长,以对儿童背部进行有效的支撑,但是这样的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目前也有厂家将靠背部做短而使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体积小,但是这样的儿童推车对儿童背部的支撑效果下降,舒适性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对儿童背部进行有效支撑,又能保证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小的儿童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100,所述的车架100上设有座位支撑件4,以及在儿童推车展开或折叠时能与座位支撑件4后侧靠近或远离而发生相对位移的靠背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部5上连接有高出其上端并能相对靠背部5滑动的靠背延伸件6,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下端与座位支撑件4转动连接而使得座位支撑件4与靠背部5发生相对位移时能带动靠背延伸件6相对靠背部5滑行。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下端向儿童推车前方延伸而转动连接在座位支撑件4上。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部5上端设有连接孔51,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穿设在连接孔51内。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由铁丝弯折而成,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上设有供铁丝两端穿入的铰接孔401。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00包括下车架组件1和上车架组件2,所述的下车架组件1包括前腿11和与前腿11转动连接的后腿12,所述的前腿11和后腿12下端均连接有车轮13,所述的上车架组件2包括与前腿11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的前撑杆21,所述的前撑杆21上连接有手推杆22,所述的上车架组件2与下车架组件1之间设有能使上车架组件2和下车架组件1折叠靠拢的折叠牵引组件3,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设在前撑杆21与折叠牵引组件3之间,所述的靠背部5下端连接在折叠牵引组件3上,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包括座位杆41以及与前撑杆21或前腿11转动连接的传动件42,所述的座位杆41前端与传动件42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41后端与折叠牵引组件3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21上端转动连接在手推杆22上并靠近手推杆22下端的位置,所述的折叠牵引组件3包括上端与手推杆22下端转动连接的后撑杆31,所述的后撑杆31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后腿12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31下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牵引杆32。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42包括横向杆421,所述的横向杆4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其一侧延伸的延伸杆422,所述的延伸杆422与前撑杆21或前腿11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41与横向杆421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杆41包括座位段411和固定连接在座位段411后端并向下延伸的延伸块412,所述的延伸块412与后撑杆31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杆421上连接有前扶手43。

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部5下端转动连接在车架100上,并且靠背部5与车架100之间设有能够调节靠背部5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座位支撑件和靠背部在儿童推车展开或折叠时能够发生相对位移,因此,在儿童推车展开时,座位支撑件后侧与靠背部下端靠近,而在儿童推车折叠时,座位支撑件后侧又与靠背部下端远离。因此,当儿童推车折叠时,座位支撑件后侧相对靠背部下端远离过程中,座位支撑件拉动与其转动连接的靠背延伸件下端,并使得靠背延伸件在靠背部上向下滑行,从而能使得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小,而当儿童推车展开时,座位支撑件后侧又与靠背部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座位支撑件推动与其转动连接的靠背延伸件,使得靠背延伸件相对靠背部向上滑行而高出靠背部上端一段距离,使得靠背部得以延长,从而使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具有较长的靠背,以满足对儿童背部有效支撑。整个婴儿车结构设计巧妙,既能对儿童背部进行有效支撑,又能保证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小,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延伸件下端向儿童推车前方延伸而转动连接在座位支撑件上,使得儿童推车在展开或折叠时,靠背延伸件能够顺畅地向靠背部上端伸出或向下缩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100,所述的车架100上设有座位支撑件4,以及在儿童推车展开或折叠时能与座位支撑件4后侧靠近或远离而发生相对位移的靠背部5,所述的靠背部5上连接有高出其上端并能相对靠背部5滑动的靠背延伸件6,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下端与座位支撑件4转动连接而使得座位支撑件4与靠背部5发生相对位移时能带动靠背延伸件6相对靠背部5滑行。座位支撑件4和靠背部5在儿童推车展开或折叠时能够发生相对位移,因此,在儿童推车展开时,座位支撑件4后侧与靠背部5下端靠近,而在儿童推车折叠时,座位支撑件4后侧又与靠背部5下端远离。因此,当儿童推车折叠时,座位支撑件4后侧相对靠背部5下端远离过程中,座位支撑件4拉动与其转动连接的靠背延伸件6下端,使得靠背延伸件6在靠背部5上向下滑行缩进,从而能使得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小,而当儿童推车展开时,座位支撑件4后侧又与靠背部5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座位支撑件4推动与其转动连接的靠背延伸件6,使得靠背延伸件6相对靠背部5向上滑行而高出靠背部5上端一段距离,使得靠背部5得以延长,从而使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具有较长的靠背,以满足对儿童背部有效支撑。整个婴儿车结构设计巧妙,既能对儿童背部进行有效支撑,又能保证儿童推车折叠后体积小。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下端向儿童推车前方延伸而转动连接在座位支撑件4上,使得儿童推车在展开或折叠时,靠背延伸件6能够顺畅地向靠背部5上端伸出或向下缩进。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靠背部5上端设有连接孔51,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穿设在连接孔51内。在靠背延伸件6滑行时,连接孔51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靠背延伸件6滑行顺畅。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靠背延伸件6由铁丝弯折而成,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上设有供铁丝两端穿入的铰接孔401。因此,靠背延伸件6结构非常的简单,而且安装也很方便。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车架100包括下车架组件1和上车架组件2,所述的下车架组件1包括前腿11和与前腿11转动连接的后腿12,所述的前腿11和后腿12下端均连接有车轮13,所述的上车架组件2包括与前腿11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的前撑杆21,所述的前撑杆21上连接有手推杆22,所述的上车架组件2与下车架组件1之间设有能使上车架组件2和下车架组件1折叠靠拢的折叠牵引组件3,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设在前撑杆21与折叠牵引组件3之间,所述的靠背部5下端连接在折叠牵引组件3上,所述的座位支撑件4包括座位杆41以及与前撑杆21或前腿11转动连接的传动件42,所述的座位杆41前端与传动件42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41后端与折叠牵引组件3转动连接。当儿童推车折叠时,折叠牵引组件3使得上车架组件2和下车架组件1折叠,在此过程中,折叠牵引组件3带动与其活动连接的座位杆41向后腿12靠近,此时座位杆41就拉动传动件42动作,传动件42相对前撑杆21转动,并且此时原本与靠背部5下端靠近的座位杆41后侧就与靠背部5下端分开并远离而发生位移。因此,在婴儿推车折叠时,整个上车架组件2、下车架组件1和座位支撑件4三者连动而折叠,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本实用新型婴儿推车折叠以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更方便。

所述的前撑杆21上端转动连接在手推杆22上并靠近手推杆22下端的位置,所述的折叠牵引组件3包括上端与手推杆22下端转动连接的后撑杆31,所述的后撑杆31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后腿12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31下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牵引杆32,所述的靠背部5下端连接在后撑杆31上。在婴儿推车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22并下压,前撑杆21上端和后撑杆31上端均向后腿12下端靠近,与此同时,后撑杆31下端向上翘起并通过牵引杆32拉动前腿11向后腿12靠拢,从而实现上车架组件2和下车架组件1折叠,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方便快捷。在折叠过程中,靠背部5跟着后撑杆31运动。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件42包括横向杆421,所述的横向杆4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其一侧延伸的延伸杆422,所述的延伸杆422与前撑杆21或前腿11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杆41与横向杆421转动连接,所述的横向杆421上连接有前扶手43。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座位杆41拉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传动件42动作,延伸杆422就相对前撑杆21转动,而且延伸杆422固定连接在横向杆421上,所以当延伸杆422相对前撑杆21转动时,横向杆421就在其与座位杆41相接位置转动,连接在横向杆421上的前扶手43就跟着横向杆421转动,实现前扶手43向座位杆41靠拢,整个结构简单紧凑,折叠过程非常灵活。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座位杆41包括座位段411和固定连接在座位段411后端并向下延伸的延伸块412,所述的延伸块412与后撑杆31转动连接。在儿童推车展开状态时,座位段411后端与靠背部51下端靠近在一起,而当儿童推车折叠时,座位段411后端与靠背部41下端分开并远离而发生位移。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靠背部5下端转动连接在车架100上,并且靠背部5与车架100之间设有能够调节靠背部5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7。靠背部5可以调整到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儿童乘坐舒适,角度调节装置7可以采用传统的调节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