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52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车助力装置。
非机动车(主要包括脚踏自行车、脚踏三轮车、残疾人手摇车等)是完全依靠人力作为动力行驶的交通工具,要想节省人力,通常是在这些交通工具上安装发动机,这样不仅耗费能源、增加成本,而且还造成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的非机动车助力器,这种助力器不耗费能源,结构简单,不造成空气污染,成本低。
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由磁铁A(8)、磁铁B(9)和磁铁装置(5)组成,见附图2。磁铁装置(5)由一个圆形板(11)和若干块永久磁铁(10)构成,在圆形板(11)的内圆上,用高强度粘合剂均匀地粘贴上数块永久磁铁(10),其厚度为1~3cm,磁铁的极性如附图2所示,磁铁(10)的数目可根据磁铁尺寸大小变动,一般以1~3cm长为宜,也就是说,用1~3cm的正方形磁铁为宜。例如,当使用3cm正方形磁铁,磁铁之间间隔2cm时,磁铁(10)的数目为23块。磁铁装置(5)安装在非机动车踏板杆(或手柄杆,俗称大腿)(2)的平面内,左右两侧各一个,圆形板(11)的圆心在车轴上,粘贴在圆形板(11)上的永久磁铁(10)与踏板杆(2)之间的间隙为0.1~1cm,磁铁装置(5)用卡紧装置(6)卡在斜梁(7)上,如附图1所示。对于脚踏自行车或脚踏三轮车,该装置应制成如附图3所示的扇形,圆心角∮为240°~300°之间,在靠近地面的60°~120°范围内若安装磁铁,容易吸附地面上的铁质杂物,所以接近地面部位不应安装磁铁。磁铁A(8)和磁铁B(9)安装在脚踏板(或手柄)(1)与踏板杆(2)的联接处,左右各一对。磁铁A(8)应该这样安装与磁铁装置(5)中最靠近的一块永久磁铁C(10C)的一端极性相同,如附图2中磁铁A(8)靠近的永久磁铁(10C)的一端为S极,则磁铁A(8)的这一端为S极,距离较远的一端为N极。磁铁B(9)应该这样安装,与磁铁装置(5)中最靠近的一块永久磁铁D(10d)的一端极性相异,如附图2中磁铁B(9)靠近的永久磁铁D(10d)的一端为S极,则磁铁B(9)中的这一端为N极,距离较远的一端为S极。
众所周知,磁性材料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当磁铁A(8)在永久磁铁C(10C)的排斥下,将顺时针旋转,而磁铁B(9)在永久磁铁D(10d)的吸引下,也将顺时针旋转,于是,骑车人只需给予很小的力,车子就可向前运动。残疾人手摇车的助力装置也具有上述的构造,只是磁铁装置(5)可制成圆形,如附图2所示。



附图1为自行车磁性助力器装配示意图。其中1-脚踏板,2-踏板杆,3-飞轮,4-轴,5-磁性装置,6-卡紧装置,7-斜梁。
附图2为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结构示意图。其中2-踏板杆,4-轴,5-磁性装置,8-磁铁A,9-磁铁B,10-永久磁铁,10C-永久磁铁C,10D-永久磁铁D,11-圆形板。
附图3为自行车或脚踏三轮车磁性助力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附图2相同,只是11为扇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可显著节省人力,尤其对于用自行车或脚踏三轮车载重、长途骑行或道路上坡度多变的骑车人来说,效果更显著,价格也较低,对于保护环境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另外,由于磁场的作用,对于骑车人还有磁疗效果,可促进身体健康。
权利要求1.一种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其特征是由磁铁A(8)、磁铁B(9)和磁铁装置(5)组成,磁铁装置(5)是将若干块永久磁铁(10)用高强度粘合剂均匀地粘贴在圆形(或扇形)板(11)内圆上,磁铁(10)数目可根据磁铁尺寸大小变动,其厚度为1~3cm,长度亦以1~3cm为宜,当使用3cm正方形磁铁(10),且磁铁之间间隔为2cm时,磁铁(10)的数目为23块,磁铁装置固定在非机动车的斜梁(7)上,其圆面与踏板(或手柄)杆(2)位于同一平面内,左右各一个,圆心位于轴(4),磁铁(10)与踏板杆(2)之间的间隙为0.1~1cm,磁铁A(8)和磁铁B(9)安装在脚踏板(或手柄)(1)和踏板杆(2)的联接处,左右各一对。
专利摘要一种非机动车磁性助力器,由磁铁A(8)、磁铁B(9)和磁铁装置(5)组成。磁铁装置(5)是将若干对永久磁铁(10)粘贴在圆形(或扇形)板(11)的内圆上,该装置固定在非机动车的斜梁(7)上,其圆面与踏板杆(俗称大腿)(2)位于同一平面内。磁铁A(8)和磁铁B(9)安装在脚踏板(或手柄)(1)和踏板杆(2)的联接处。根据磁性材料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之作为驱动力,达到使骑车人省力的目的,尤其对用自行车或脚踏三轮车载重、长途骑车或道路上坡度多变的骑车人效果更佳,由于磁场作用,还可促进骑车人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B62M23/00GK2042062SQ8821305
公开日1989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9日
发明者黎家寅 申请人:黎家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