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自行车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79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自行车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自行车筐。
目前,在自行车前部大多设有可以盛装物品的车筐,这样给骑车人带来方便。但是,由于车筐为敞口无盖,人离车时必须将物品随身携带以防丢失,这样带来许多麻烦。近期中国专利CN92216058.9号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保险车筐,其主要是在行车筐上加盖加锁来解决物品必须随身携带及丢失的问题,由于该车筐为网状,可开见所盛装的物品,这样被偷窃的危险性很大,同时还存在不防雨雪和防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安全性好,既具有网状车筐可盛装普通物品的功能,又可装放物品后锁合且看不见内装何物的功能,使用方便的多用自行车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多用自行车筐,包括由筐架(可以是由圆的铁或钢筋制造,其包括上、下筐架)及其上的网构成的无底筐体、筐体上设置的用于固连在自行车前叉上的加强筋、铁夹板,其特征是在筐体(无底的)底部设置一个封闭的箱体,其侧面设有带锁的箱门,而其上端面外缘制有可与筐体(无底的)的筐架(指下筐架)配合安装的缩口并通过固定带及螺钉将筐体固连在箱体上,同时在箱底上设置可通过长支架与自行车前轴固连的固定底板及其固定孔。所说的箱体可采用塑料制造(注塑加工),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当然也可采用强度较高的其它材料,如非金属材料。本技术可以直接通过筐体上的加强筋、铁夹板、螺钉以及通过长箱体底部的固定底板及其固定孔、长支架分别固连自行车的前叉和前轴上。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放入箱体内的物品安全性较高,防雨防尘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向示图。
图中1筐架(包括上、下筐架)、2加强筋、3铁夹板、4固定孔、5网、6固定带、7缩口、8箱门、9锁、10箱体、11折页、12螺钉、13箱底、14固定底板、15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
图1、2所示。一种多用自行车筐,包括由筐架1(可以是由圆的铁或钢筋制造,其包括上、下筐架)及其上的网5构成的无底筐体、筐体上设置的用于固连在自行车前叉上的加强筋2、铁夹板3,其特征是在筐体(无底)底部设置一个封闭的箱体10,其侧面设有带锁9的箱门8,而其上端面外缘制有可与筐体(无底的)的筐架(指下筐架)配合安装的缩口7并通过固定带6及螺钉12将筐体固连在箱体10上,同时在箱底13上设置可通过长支架与自行车前轴固连的固定底板14及其固定孔15。所说的箱体10可采用塑料制造(注塑加工),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当然也可采用强度较高的其它材料,如非金属材料。本技术可以直接通过筐体上的加强筋、铁夹板、螺钉以及通过长箱体底部的固定底板及其固定孔、长支架分别固连自行车的前叉和前轴上。本技术可设计为椭圆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矩形等。
权利要求1.多用自行车筐,包括由筐架及其上的网构成的无底筐体、筐体上设置的用于固连在自行车前叉上的加强筋、铁夹板,其特征是在筐体底部设置一个封闭的箱体,其侧面设有带锁的箱门,其上端面外缘制有可与筐体的筐架配合安装的缩口并通过固定带及螺钉将筐体固连在箱体上,同时在箱底上设置可与自行车前轴固连的固定底板及其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自行车筐。它包括由筐架及其上的网构成的无底筐体、以及用于固连在自行车上的加强筋、铁夹板等,本技术在筐体底部设置封闭的箱体,同时设置带锁的箱门,并通过固定带和螺钉将筐体固连在箱体上。这样其封闭的箱体内装放物品较为安全,防雨、防尘,使用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制造,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J9/00GK2175719SQ93246238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5日
发明者栾德利 申请人:栾德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