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798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驱动装置,尤指一种可做为残疾者、行动不便、甚或对两轮摩托车的骑乘缺乏安全感的人骑乘用的三轮机摩托车的驱动装置。
目前市售的残疾人摩托车或如上述所称用途的摩托车,都是于原有的后轮两侧再设置两个无动力的辅助轮,该种结构具有如下的危险性1、两辅助轮虽为被动设计,但当使用者骑乘转弯时,会发生不平衡感,以致摔倒的情况。
2、又两辅助轮既为无动力的结构,则原后轮遇坑洞时会被架空,形成摩托车无法进、退的情况。
3、又后三轮与前轮并非真正形成一三脚着地的设计,致使其立地平衡性较差。
4、该种四轮车为一种改装车,不符合交通法规。
5、基于上述的不安全感的设计,若再为行动不便或残疾人等骑乘,将更增加其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使后双轮可依道路情况,自动调整其转速,以保持后双轮的平衡性和机动性,保证行驶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包括引擎,藉一皮带轮,以皮带传动套设于螺旋齿轮轮轴上固设的皮带轮上;其特征在于该螺旋齿轮其两侧并穿套有滚珠轴承支承左、右壳体,并在该轮轴上套设一中螺旋齿轮,而该螺旋齿轮啮合一大螺旋齿轮;该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差数器,由四个相互啮合的直交伞齿轮,及一外盖组成,其中各直交伞齿轮并各自穿套有一滚珠轴承,且其中二直交伞齿轮并分别各自穿套有一滚珠轴承,且其中二直交伞齿轮并分别轴接左右传动轴,而其中一直交伞齿轮套置于所述大螺旋齿轮的轴承轴中,由大螺旋齿轮带动此差数器运动;左右传动轴,插置入其对应的直交伞齿轮的轴孔中被直交斜齿轮带动转动,并各自穿套有轴套及轴承,分别与左、右车轮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擎侧的皮带轮以一链条传动至螺旋齿轮的轮轴。
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直接固设于差数器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如


图1所示,当于正常行驶状况下,直交伞齿轮31、32可为大螺旋齿轮26带动转动而与其同向,而使左、右传动轴41、42同时跟着转动,但若于转弯时,因欲转弯的方向,其一侧的车轮因转距较小而受力较大,将形成较慢速,但另侧的车轮其转速依然不变,而可迅速平稳且机动的转向,而达到安全设计功用;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后双轮上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引擎1带动皮带轮10(或以链轮、以链条传动亦可),以皮带11传动到位于差数器右机壳20侧的皮带轮21,而该皮带轮21固设在一螺旋齿轮22的轮轴220上,以一销221固设,且此螺旋齿轮22于穿设皮带轮21之前,并为一轴盖盖合,且于轮轴两侧各穿套一滚珠轴承23,及套筒230、231以使螺旋齿轮22为左、右壳体20、25支承并转动顺畅。另于轮轴220上并穿有一中螺旋齿轮24,此中螺旋齿轮24为一预留式设计,以使本差数器既可为皮带传动也可以直接传动。
又螺旋齿轮22再与一大螺旋齿轮26啮合,形成一减速齿轮组,可为引擎传动并减速;又该大螺旋齿轮26并具一中孔260及一轴承槽261可容置滚珠轴承311并套设在左传动轴41上。差数器3由四个直交伞齿轮31、32、33、34及一外盖35所组成,其中直交伞齿轮31、32为大小相同,而伞齿轮33、34大小相同,直交伞齿轮31、32分别与左右传动轴41、42套合,大螺旋齿轮26的转动直接传动到直交伞齿轮31,而使二传动轴41、42可传动车轮,而直交伞齿轮33、34则可由外盖35一侧穿入一固定轴351,固定轴351穿过伞齿轮33、34的中孔331、341及滚珠轴承332、342,而使外盖35可连同转动,又外盖35是利用四螺栓352及垫片353与大螺旋齿轮26的一侧螺接,可被大螺旋齿轮26带动转动;又在直交伞齿轮31、32其中空轮轴310、320上方分别穿套有一滚珠轴承311、321,其中该二滚珠轴承311、321具较大的惰性。
又左、右传动轴41、42是各自穿过轴套411、421后穿过一固定于左、右壳体20、25中的滚珠轴承43、44后,穿置入直交伞齿轮31、32的轴孔312、322中,且各自以一扣片431、441扣入定位,而使各自的轴套411、421栓固于对应的左、右壳体20、25外侧,且各传动轴41、42的外侧并再穿套有滚珠轴承412、422及扣片及轴封而与车轮51、52结合;而左、右机壳20、25则以多组螺栓27互相接合,以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包括引擎,藉一皮带轮,以皮带传动套设于螺旋齿轮轮轴上固设的皮带轮上;其特征在于该螺旋齿轮其两侧并穿套有滚珠轴承支承左、右壳体,并在该轮轴上套设一中螺旋齿轮,而该螺旋齿轮啮合一大螺旋齿轮;该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差数器,由四个相互啮合的直交伞齿轮,及一外盖组成,其中各直交伞齿轮并各自穿套有一滚珠轴承,且其中二直交伞齿轮并分别各自穿套有一滚珠轴承,且其中二直交伞齿轮并分别轴接左右传动轴,而其中一直交伞齿轮套置于所述大螺旋齿轮的轴承轴中,由大螺旋齿轮带动此差数器运动;左右传动轴,插置入其对应的直交伞齿轮的轴孔中被直交斜齿轮带动转动,并各自穿套有轴套及轴承,分别与左、右车轮结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擎侧的皮带轮以一链条传动至螺旋齿轮的轮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直接固设于差数器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三轮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其后双轮的差数器与引擎相互连结,而以差数器的左、右传动轴与双后轮分别连设。而此差数器由四个独立或互相传动的直交伞齿轮组成。该后双轮依车轮受力不同,而自动调整其转速,以保持后双轮的平衡与机动性。
文档编号B62M11/00GK2184644SQ93246198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日
发明者林春成 申请人:林春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