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踏两用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79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踏两用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踏两用车的驱动装置,这种装置实际上包含发动机、传动和启动行走装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特别适用于助动车或轻便摩托车上,也便于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
市售的各种助动车或轻便摩托车,传动链过于复杂,发动机一般置于后轮之前,但不能引用到自行车上,而且大部分由于传动比不适当使车辆踏行性能基本上达不到实用要求。
本发明人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0102222.5中提出了机踏两用车启动行走装置的两个最佳实施例,实际上也反映出该装置的现有技术。该装置是以一根空心轴为轮轴,其上有一个两端轴承支承绕其转动的轮毂,一个从所述轮毂内伸出的伸出部、一套可将踏行扭矩传递到所述轮毂上的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以及一个可将所述轮毂上的启动扭矩通过一个机械离合器传递到所述伸出部上的拨叉套,而拨叉套则可通过所述空心轴壁中部开孔中的挺杆拨动。该装置基本上置于轮毂中,使车辆既可充分保持踏行性能,又可传递启动扭矩启动原动力,当发动机工作时又可将输出扭矩传递到轮毂上。但是上述装置均采用单列滚珠作为支承轴承,使其装配调整工作较为复杂、零件制造精度高,相应地使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结构虽已紧凑,并可自成一体单独装配,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人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0102216.0中提出了机踏两用车传动装置的九种最佳实施例,实际上罗列了现有技术中各种发展的变型。该装置包括一个与发动机曲柄轴相连的齿轮箱,发动机的曲柄轴和固定在车叉上的轮轴相互平行且均伸入所述齿轮箱内,在所述轮轴上设有一个可绕其转动的大圆柱齿轮,该齿轮与设在所述曲柄轴上的一个小圆柱齿轮构成圆柱齿轮副,该装置在所述曲柄轴上还有一套可将来自所述小圆柱齿轮上的启动扭矩传递到其上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一套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以及一套将所述曲柄轴上的输出扭矩传递到其输出端与所述小圆柱齿轮固定地连接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上,或将其输入端与所述曲柄轴固定地连接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输出端上的输出扭矩传递到小圆柱齿轮上的离心离合器。该装置虽可使车轮无论在启动还是行驶时均有一个合理的传动比,但其机件配置却是除了大圆柱齿轮外,几乎全部集中地设在齿轮箱下部的一个曲柄轴上,这样不仅使其轴长加长、受力加大,而且齿轮箱上部的轮轴支承间隔过小,一般要加套筒来保持大圆柱齿轮在轮轴上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在保持原发明结构紧凑、传动链短和传动比适合实用的特点上,进一步改进结构,充分利用空间、合理配置机件,使其轴向长度缩短、因车轮偏摆引起的轮毂偏摆对齿轮箱中配合元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影响则缩到最小,与此同时使其工艺性有相应提高,有利于加工和装配,从而保证其性能不受工艺因素的影响。
完成上述实用新型任务的具体技术措施是,借助于一个连接板使带有飞轮、置于轮毂中的启动行走装置和带有发动机、置于齿轮箱内的传动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一根空心轴为轮轴贯穿于轮毂、大圆柱齿轮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线上,该轴的一端用径向滚珠轴承支承在轮毂侧盖内,该侧盖内缘沿径向向内突出若干个爪块,另一端用径向滚珠轴承支承在传动装置的齿轮箱盖内,在该轴上有一个可在其上转动、设有若干个爪块的拨叉套,该拨叉套可通过所述空心轴中部开孔中的挺杆拨动,一个拨叉座与该拨叉套不脱开地滑动连接,一个滚针轴承在左侧支承一个长轴套、一个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设置在所述长轴套与拨叉座之间、一个装有外套的径向滚珠轴承设在轮毂内壁与所述长轴套之间、一个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设在转臂与轮毂之间,而转臂则是与所述长轴套转动配合、一个轴向止推滚珠轴承设在转臂、轮毂和内齿中心轮的中间、此时所述长轴套右侧外缘制有外齿与设在转臂上的若干个行星轮、内齿中心轮构成一个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长轴套外齿还与大圆柱齿轮的内齿孔相啮合、一个曲柄轴平行于所述轮轴设置在齿轮箱的下部,此时一个外碟与所述曲柄轴转动配合,而与装在其上的一个小圆柱齿轮则是固定配合,从而使该小圆柱齿轮与设在所述轮轴上的大圆柱齿轮构成圆柱齿轮副,所述外碟上还设有一个第三单向超越离合器和其上设置的离心体构成一个离心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机踏两用车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踏行时飞轮带动轮毂转动,由于挺杆处于脱开位置上,使其外部踏行动作与驱动装置的内部机件完全无关,因此踏行就如骑普通自行车。当要启动发动机时,先右推挺杆使其处于接合位置上,此时轮毂侧盖内的爪块与拨叉套上的爪块接合,踏转飞轮就带动拨叉套、拨叉套连同轮毂转动,通过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带动长轴套和圆柱齿轮副转动,随即通过第三单向超越离合器将启动扭矩传递到曲柄轴上使之转动,磁电机转动点火、供油、发动机启动。在这一启动过程中相当于经过一级增速,从而为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传动比,此时离心离合器未获足够转速处于脱离状态。当发动机输出扭矩时曲柄轴上升到一定转速,使离心离合器接合,外碟瞬间达到与曲柄轴相同的转速,此后经圆柱齿轮副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两级减速、由转臂通过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将输出扭矩传递到轮毂上,此时飞轮处于静止状态。在这一输出过程中扭矩经两级减速后为车辆行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传动比,此时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和第三单向超越离合器均处于脱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机踏两用车驱动装置将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从传统设在曲柄轴上移到轮轴上,至少可使曲柄轴的长度缩短相当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轴向长度,而且曲柄轴受力有所改善。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设在轮轴上使齿轮箱上部支承间隔加大,通过将大圆柱齿轮的一侧压合一个径向滚珠轴承使其转动保持稳定,还通过将内齿中心轮设成齿轮箱的一个其外缘小于大圆柱齿轮内缘的盖伸入到大圆柱齿轮的内缘空间中,使行星轮在该空间内运动,所有这些使齿轮箱内的机件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理想配置,而整个装置结构则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机踏两用车驱动装置的支承部位全部采用标准成品轴承,这对简化机件加工、提高配合精度和易于装配维修诸方面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保证。特别是在该技术领域内传统上均采用若干个钢珠作为轴承的情况下更具有创举意义,又如本发明驱动装置通过一个轴向止推滚珠轴承来定心对合整个启动行走装置为装配和维修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驱动装置的工艺性确有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踏两用车驱动装置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最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可知,带有飞轮20、置于轮毂4中的启动行走装置和带有发动机、置于齿轮箱21内的传动装置是通过一个连接板19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该连接板的厚度为4~6毫米,最好为5毫米,其中作为轮轴的一个空心轴1是固定不动的,在该轴上的一个设有若干个爪块的拨叉套2可绕一个挺杆3转动,并由该挺杆使其沿轴向移动,按图示情况,拨叉套2处于脱离状态。所述拨叉套2仅在启动时起作有用,此时拨叉套2右移,其上爪块与轮毂侧盖22上的爪块接合,从而带动拨叉座5转动,通过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6带动长轴套7和圆柱齿轮副15、16转动,随即通过第三单向超越离合器17将启动扭矩传递到曲柄轴23上使之转动。

图1可知,沿空心轴1的轴向,除在该轴两端各设有一个径向滚珠轴承外,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一个滚针轴承12在左侧支承一个长轴套7、一个径向滚珠轴承8装有外套设在轮毂4内壁与所述长轴套7之间、一个轴向止推滚珠轴承10设在转臂11、轮毂4和内齿中心轮25的中间、一个径向滚珠轴承13通过轴套设在长轴套7与转臂11之间,所有这些标准成品轴承保证了机件配置的同心度和运转的平稳性。

图1还可知,所述长轴套7右侧制有外齿,相当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外齿中心轮,所述外齿除与大圆柱齿轮15的内齿孔相啮合外,还与设在转臂11上的若干个行星轮14、内齿中心轮25构成一个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一个曲柄轴23平行于所述空心轴1设置在齿轮箱的下部。当发动机输出扭矩时曲柄轴23上升到一定转速,外碟24瞬间达到与曲柄轴23相同的转速,此时和其上设置的离心体18构成一个离心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与其固定配合的小圆柱齿轮16就经大圆柱齿轮15和所述由外齿中心轮、若干个行星轮14、内齿中心轮25构成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两级减速,由转臂11通过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9将输出扭矩传递到轮毂4上,此时飞轮20处于静止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机踏两用车的驱动装置,包含发动机、传动和启动行走装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一根空心轴为轮轴贯穿于轮毂和大圆柱齿轮的中心线上,在所述空心轴上有一个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支承绕所述空心轴转动的轮毂、一个从所述轮毂内伸出的伸出部、一个可将所述轮毂上的启动扭矩通过一个机械离合器传递到所述伸出部上的拨叉套,所述拨叉套可通过所述空心轴中部开孔中的挺杆拨动,所述发动机的曲柄轴和固定在车叉上的轮轴相互平行且均伸入所述齿轮箱内,在所述轮轴上设置有一个可绕其转动的大圆柱齿轮,该齿轮与设在所述曲柄轴上的一个小圆柱齿轮构成圆柱齿轮副,所述曲柄轴上还有一套可将来自所述小圆柱齿轮上的启动扭矩传递到其上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带有飞轮(20)、置于轮毂(4)中的启动行走装置和带有发动机、置于齿轮箱(21)内的传动装置是通过一个连接板(19)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其中一根轮轴(1)还贯穿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线上,所述轮轴(1)与轮毂(4)之间直接或间接支承的轴承有一个滚针轴承(12)、一个径向滚珠轴承(8)、一个轴向止推滚珠轴承(10)和一个径向滚珠轴承(13),在所述轮轴(1)上还有一个可将所述轮毂(4)上的启动力矩通过一个机械离合器传递到长轴套(7)上的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6),在转臂(11)与轮毂(4)之间还设有一个可将经两级减速的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轮毂(4)上的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9),一个在所述轮轴(1)上、从所述轮毂(4)内伸出的长轴套(7)右侧制有外齿,相当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外齿中心轮,所述外齿除与大圆柱齿轮(15)的内齿孔相啮合外,还与转臂(11)上行星轮(14)、内齿中心轮(25)构成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曲柄轴(23)转动配合一个外碟(24),该外碟与其上设置的离心体(18)构成一个离心离合器。
2.按权利要求1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9)的厚度为4~6毫米,最好为5毫米。
3.按权利要求1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启动扭矩的机械离合器由一个其内缘沿径向向内突出若干个爪块的轮毂侧盖(22)和一个在轮轴(1)上、设有若干个爪块、可绕挺杆(3)转动并沿轴向移动的拨叉套(2)组成。
4.按权利要求1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通过一个轴向止推滚珠轴承(10)定心对合整个启动行走装置。
5.按权利要求1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中心轮(25)设成齿轮箱(21)的一个其外缘小于大圆柱齿轮(15)内缘的盖伸入到大圆柱齿轮(15)的内缘空间中。
6.按权利要求1~5之一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支承部位全部采用标准成品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机踏两用车的驱动装置,其带有飞轮、置于轮毂中的启动行走装置和带有发动机、置于齿轮箱内的传动装置是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成一个整体。所述轮轴还贯穿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线上。所述轮轴与轮毂之间支承的轴承均为标准成品轴承。在所述轮轴上设有传递启动扭矩的一个机械离合器和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而在转臂与轮毂之间还设有一个传递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单位超越离合器。所述曲柄轴上设有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和一个离心离合器。
文档编号B62M23/02GK2182144SQ9324616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启振 申请人:王启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