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558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主要是在婴车儿的座架上枢设一可上下调整仰角的背架,该背架两侧适当处与把手架对应处分别设有可卡止固定的定位片及定位座,可将背架定位于一上仰角度,使幼儿得以坐姿坐靠于车内,如将背架放下时,则可呈仰躺姿势,又背架顶端设有一脚块,可于婴儿车收折后,与两后轮构成三支点,以稳定地立于地面。
为便于携带幼儿外出及顾及其舒适度,同时亦减轻父母们背抱时的负担,一般父母多会为幼儿准备婴儿车,又为解决婴儿车携带及收藏时占用空间的问题,其亦多采用折叠形式,而如前所述,使用婴儿车的目的,不仅在减轻背抱时的负担,主要仍在顾及幼儿的舒适度,由于幼儿作息时间较不固定,即使在白天或为外出时,其随时都有可能睡着,故目前多数婴儿车均可作卧姿或座姿的互相调整,然而婴儿车的这种调整结构,在固定的效果及稳固程度上,有改进的必要。
为便于携带及收藏,可收折为婴儿车的基本功能,但现有婴儿车在收折后,是以两后轮着地,其欲呈直立状态时,即须依靠于墙面上,而即使在此种必须倚靠于墙面的状态下,亦无法使该婴儿车稳固地站立,主要原因在于收折后婴儿车与地面接触的结构是其后轮,后轮仍然可能产生滑动现象,自然无法确保其在站立状态的稳固性,因此即使其倚靠墙面,亦随时可能下滑倾倒,因而造成收藏时的困扰,针对此一缺欠,亦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利且定位稳固的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主要是在婴车儿的座架上枢设一可上下调整仰角的背架,该背架两侧适当处与把手架对应处分别设有可卡止固定的定位片及定位座,可将背架稳固定位于一上仰角度,使幼儿得以坐姿坐靠于车内,如将背架放下时,则转变为仰躺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为一种收折后可稳定站立的婴儿车装置,其主要是在背架顶端设有一脚块,当婴儿车收折后,该背架上的脚块与两后轮构成三支点,而得稳定地立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主要是由前、后轮架及分别呈“门”形状的座架、背架及把手架等组成,其中前、后轮架底端部分别枢设有车轮,又前轮架与把手架是共同枢设于一枢座上,再后轮架是以另一枢座枢设于把手架上,另座架以横向分别枢设于前、后轮架上,该背架则以其端部枢设于座架上,其特征在于该把手架的枢座内面形成有一定位座,定位座是由两挡块组成,两挡块外侧分别形成有斜壁,二者间并形成有一卡槽;又背架于两侧腰部处分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一端形成有一“门”形固定部,得以螺杆固定于背架上,又固定部内面形成有一卡块,得对应卡合于定位座的卡槽内。
所述背架的顶端中央处可设有一脚块,得于婴儿车收折后,与两后轮构成三支点,以稳固直立于地面。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外观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收折后的平面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份,如
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前轮架11、后轮架12、分别呈“门”形状的把手架13、座架14及背架15等组成,其中前、后轮架11、12底端部分别枢设有车轮110、120,又前轮架11与把手架13是共同枢设于一枢座17上,再后轮架12是以另一枢座16枢设于把手架13的接近下端处,座架14以横向分别枢设于前、后轮架11、12上,而背架15则以其端部枢设于座架14上;以上述婴儿车的基本结构与习知大致相仿;如图2所示,该把手架13的枢座16内侧形成有一定位座20,该定位座20是由两具相对斜壁的挡块21、22组成,两挡块21、22间则形成一卡槽23,又该背架15于两侧腰部处则对应设有一定位片30,该定位片30是以具适当弹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其一端形成有一“门”形固定部31,该固定部31是以一螺杆32固定于该背架15的两臂上,又该固定部31于相对把手架13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卡块33,其得对应卡合于该枢座16的卡槽23内(如图3所示),当背架15以其定位片30与枢座16上的定位座20卡合时,该背架15与座架14的相对角度约等于或略大于90度,而构成一座椅相同的角度,此时婴儿即得以坐姿坐靠于车内,在实际的产品生产过程中,该座架14与背架15间将组装布质垫套(图中未示),利用该布质垫套的支撑,可使该背架15在脱离枢座16并放下时,维持在另一适当的仰角(如图4所示),而该角度恒小于180度,而适可供幼儿以仰卧姿势睡卧于车内。
以上述的定位调整结构主要是具有一操作便利及定位稳固的功效,如图2、图4所示,当背架15在仰卧角度欲调整至座姿时,是使定位片30的卡块33卡合于枢座16内侧形成的定位座20内,在卡块33接近定位座20前须先通过其外侧的挡块21,由于定位片30具有适当的压缩弹性,并配合挡块21外侧斜壁的导引,可使定位片30上的卡块33顺利滑入两挡块21间的卡槽23中(如图3所示),而藉由卡槽23相邻两挡块21、22的限止,可使背架15不致任意向下或向前移位,而具有高度稳定性及安全性。

图1所示,该背架15顶端的水平部中央处设有一脚块18,该脚块18顶端是呈平面状,当婴儿车收折时,该脚块18适可抵止于地面(如图5所示),因此该脚块18将与两后轮120构成三支点,而无须倚靠在任何墙面或物体上,即可稳固地直立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经上述说明可知,其主要是在背架两侧腰部处分别设置具有卡块的定位片,并于把手架的枢座内面设以具卡槽的定位座,而提供一操作便利且定位稳固的固定调整结构,本实用新型于背架顶端设一脚架,使其于婴儿车收折后与后轮构成三支点,可稳固地立于地面上,而便于收藏置放。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主要是由前、后轮架及分别呈“门”形状的座架、背架及把手架等组成,其中前、后轮架底端部分别枢设有车轮,前轮架与把手架是共同枢设于一枢座上,后轮架是以另一枢座枢设于把手架上,座架以横向分别枢设于前、后轮架上,背架以其端部枢设于座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架的枢座内面形成有一定位座,定位座由两挡块组成,两挡块外侧分别形成有斜壁,二者间形成有一卡槽;背架于两侧腰部处分别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一端形成有一“门”形固定部,以螺杆固定于背架上,固定部内面形成有一卡块,以对应卡合于定位座的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架的顶端中央处设有一脚块,以于婴儿车收折后,与两后轮构成三支点,以稳固地直立于地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背架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藉调整座架与背架相对角度而使背架固定的固定装置,其主要是在婴儿车的座架上枢设一背架,背架两侧与把手架相对处分别设有可相对卡合固定的定位片及定位座,其可使背架与座架间固定于一形成座椅形式的相对角度,在背架放下时,而构成一仰躺形式,又背架顶端设有一脚块,当婴儿车收折时,其可与两后轮构成三支点,而可稳固地直立于地面上。
文档编号B62B9/00GK2208519SQ94217950
公开日1995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7日
发明者简瑞龙 申请人:劲拿制造厂泰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