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鞍座夹紧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80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鞍座夹紧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鞍座的夹紧和调节。
在已有技术中,自行车鞍座的夹紧调节装置有二种形式,一是在鞍管的上端有一鞍夹,两外侧带齿与之相啮合的是夹板,鞍座钢架置于两者中间,通过横向穿过的螺钉夹紧(见图一),通过变换啮合位置,调节鞍座。其缺点是零件多,形状复杂,加工困难,夹紧力小,不易于固定鞍座,调节也不方便。二是鞍管的上端部突出,并且上面为弧形,侧面有螺孔,夹弧形的下压板与鞍管的弧面贴合,鞍座钢架置于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由紧直穿过的螺钉连接(见图二),通过侧面的调节螺钉调节鞍座。其缺点是整套装置由铝合金压铸而成,成本比较高,其鞍管和下压板的弧面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国产普通自行车上很少被采用,局限性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便宜,而且夹紧力强,调节方便的自行车鞍座夹紧调节装置。它采用钢制件,造价较低;齿形上下啮合夹紧力强;带弧形,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在鞍管的上端焊接有一弧形的上部带齿的钢质鞍管接头,与之相啮合的是下压板,在钢质的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置有鞍座钢架,并由中间竖直穿过的螺钉固定;鞍管、鞍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解决了已有技术中造价高,夹紧力低,不易于调节的问题,使造价降低了1.5倍,而夹紧力提高了一倍,而且调节相当方便,从而使得鞍座夹紧力测试达标率达到了100%,由于造价低,可以适应普通自行车的配套,而广泛使用。


图1是已知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图;图2是已知技术的第二种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形式。
其中图中的1是鞍管,2是鞍管接头,3是紧直螺钉,4是垫圈,5是下压板,6是上压板,7是螺母,8是鞍座钢架。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和图4是两种不同形式而结构完全相同的情况,图3中的鞍管接头2为凸形弧而图4中的鞍管接头2为凹形弧,它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车种所选用不同的鞍座。
鞍管接头2焊在鞍管1的上端,它的上表面带齿,与之相啮合是下压板5,鞍座钢架8置于下压板5和上压板6中间,通过竖直螺钉3,垫圈4,螺母7固定。由变换鞍管接头2与下压板5的啮位置,来调节鞍座的位置,鞍管1鞍管接头2,下压板5,上压板6均属钢材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自行车鞍座夹紧调节装置,包括鞍管,鞍座钢架,其特征是在鞍管的上端焊接有一弧形的上部带齿的钢质鞍管接头,与之相啮合的下压板,在钢质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置有鞍座钢架,并由中间竖直穿过的螺钉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夹紧调节装置,包括鞍管,鞍座钢架。它是由上端焊有带齿的弧形的钢质鞍管接头的鞍管及置于与鞍管接头相啮合的钢质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的鞍座钢架所组成,两者通过竖直螺钉相连接。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比已有技术简单,加工方便,而夹紧力强,调节容易,由于采用钢制件取代已有技术的铝合金零件,造价大大降低,因此能够适用普通自行车应用。
文档编号B62J1/00GK2198174SQ94227759
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6日
发明者秦文尧 申请人:秦文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