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80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片的固定装置,特别地是一种用于在自行车上使用的反光片的固定装置。
脚踏车对于某些人而言,系为一种兼具健身功效的代步工具,其价格远较机车或汽车低廉,亦无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所需耗费的时间及诸多不便,对于短程代步或休闲活动,诚为一极佳的交通工具,但是,脚踏车受限于其结构设计及功能等多方面限制,并无法像汽、机车安装各种装备,尤其对脚踏车而言,于夜间骑乘时,因其未具备适当的照明设备,且无提醒后方来车注意的结构装置,因而常导致车祸的发生,为避免类似情形的产生,一般业者于制造脚踏车时,于其适当部位均装设有反光装置,使于夜间骑乘时,受后方来车照射下,可产生适度的反光效果,提醒后方来车注意,避免追撞的车祸发生。
一般反光装置的装设位置,大致可分为装设于轮体挡泥板或辐丝(钢丝)上等方式,本实用新型乃系针对装设于轮体辐丝的反光片(如


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予以改良;参照图2与图3,习用反光片的固定装置大致可分为1.螺丝固定式如图2所示,其主要系于反光片中央部位预设一穿孔,于穿孔一侧的反光片表面设有一道凹槽,以该道凹槽容纳辐丝,再于穿孔穿置一螺丝并于另侧配合螺帽栓锁,以螺丝的头部于栓锁时对辐丝形成夹置迫紧,达到反光片与辐丝的结合固定。
2.套体固定式如图3所示,其主要系于反光片中央穿孔一侧延伸形成一环部,环部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凹槽,使供辐丝容置,再以一具切缝的套体自该环部套入穿孔内,以其切缝配合环部的凹槽对辐丝形成夹置,再由另侧以一螺钉栓锁,使反光片与辐丝形成固定结构。
上述的反光片固定装置,其于搭配辐丝组装时,因系以栓锁组件完成固定,于栓锁动作进行时,需借助起子等工具的使用,方能顺利达成装配工作,不但甚为费时,同时于脚踏车骑乘时,易因路面不平的震动而造成螺丝逐渐松脱,导致反光片与辐丝无法固定的现象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反光片固定装置,使反光片与辐丝组装时,不需耗时费力于螺丝的栓锁,而利用反光片通孔内的嵌缘配合定位钮的倒钩,以套设方式使定位钮与反光片形成嵌制勾扣,将辐丝夹置于二者间,达到紧密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于该反光片的通孔内壁设有二道嵌缘,于定位钮的倒钩部与通孔第一道嵌缘勾扣时,并未对辐丝形成完全紧密的夹置,而可调整反光片与辐丝的关系位置,于调整适当位置后,再令定位钮往通孔内压,而使其钩部与通孔第二道嵌缘勾扣,达到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系在于定位钮的挡缘下侧延设有二压片,配合结合部内缘对应的二槽道,使定位钮套设于通孔时,其二压片受压制而略使切缝对幅丝夹紧,达到极佳的稳固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系于反光片预设通孔的一侧延伸呈一环状结合部,于其上设有供辐丝容纳的凹槽,并配合定位钮的套设而完成辐丝与反光片的结合,其中该反光片通孔内缘适当位置形成有二道嵌缘,于其一侧的环状结合部与供辐丝容纳的凹槽互为垂直的两相对内缘另设有适当深度的纵向凹槽,而该定位钮的管柱乃开设有一上窄下宽的切缝并令其末端两侧缘形成倒钩部,另于定位钮上部挡缘下侧则延伸呈二压片。据此,藉定位钮的切缝对应容纳辐丝,于定位钮倒钩部与反光片通孔第一道嵌缘勾扣时,尚可调整反光片及辐丝的关系位置,而于定位钮倒钩部与反光片通孔第二道嵌缘勾扣时,定位钮挡缘下侧压片恰容置于结合片内缘槽道并受压制而使切缝对辐丝形成紧密夹置,配合定位钮倒钩部与通孔嵌缘的勾扣,达到稳固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鉴于本反光片固定装置利用反光片通孔内的嵌缘配合定位钮的倒钩,以套设的方式将辐丝夹固,因此组装时不必借助起子等工具,十分方便;2.鉴于定位钮上部挡缘的下侧延伸有压片,当其套入反光片通孔时,因略受压而使定位钮切缝夹紧其间的辐丝,因此其固定效果极佳。
兹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技术,仅配合图式给出实施例,并再予详细说明于下图示说明
图1是反光片装设于脚踏车的实施例图。
图2是习用螺丝固定式的反光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习用套体固定式的反光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详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反光片固定装置定位套第一段勾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光片固定装置定位套第二段勾扣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6,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系令反光片30预设的通孔31一侧延伸呈环状结合部32,并于通孔31内缘适当位置形成二道嵌缘311、312,于结构部32相对的两侧各开设有凹槽321、322,并呈一高一低的状态,使供容纳辐丝34并配合辐丝34组列的斜度状态,而于结合部32与该二凹槽321、322互为垂直的两相对内缘另设有适当深度的纵向槽道323,藉以利用通孔31内部的二道嵌缘311、312配合结合部32的二槽道323而结合定位钮33,该定位钮33的管柱331乃开设有一上窄下宽的切缝332,使其具备压缩活动裕度,令其末端两侧缘形成倒钩部333,而于上部挡缘334下侧则延伸呈二压片335,以便达到极佳的稳固定位效果。
上述结构的反光片固定装置,利用定位钮33的倒钩部333配合反光片30通孔31的嵌缘311、312而形成稳固的勾扣,于组装辐丝34及反光片30时,不需再耗时费力于栓锁动作,仅需以简易的套设压制即可完成反光片30及辐丝34的结合,同时于结构上得到极稳固的勾扣,不致因脚踏车骑乘时的震动而造成松脱的现象,整体而言,于反光片30及辐丝34的组装上,诚具有极佳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用于反光片与自行车轮体辐丝的固定结合,包括反光片(30)以及定位钮(33),其中,该反光片(30)中部设有通孔(31),其一侧延伸呈一环状的结合部(32),该结合部(32)上设有供辐丝(34)容纳的二凹槽(321、322),该定位钮(33)包括上部挡缘(334)及开设有一上窄下宽切缝(332)的管柱(331),其特征在于,该反光片通孔(31)内缘形成有二道嵌缘(311、312),并且于该结合部(32)内缘还设有与该二凹槽(321、322)互为垂直的纵向槽道(323);该定位钮(33)的管柱(331)末端侧缘形成倒钩部(333),此外,于定位钮(33)上部挡缘(334)的下侧延伸呈二压片(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二凹槽(321、322)呈一高一低的状态,并与所容纳辐丝(34)的组列斜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当定位钮(33)嵌置于反光片通孔(31)时,该定位钮压片(335)恰为结合部(32)的纵向槽道(323)所容置。
专利摘要一种反光片固定装置的结构改良,系于反光片通孔一侧延伸呈环状结合部并于通孔内缘形成二道嵌缘,于结合部两侧开设有容纳辐丝的凹槽,而于结合部另设有与上述凹槽垂直的纵向槽道,藉以利用通孔内部的二道嵌缘配合结合部的二槽道而结合一定位钮。该定位钮开设一上窄下宽的切缝,其末端两侧缘形成倒钩部,而上部挡缘下侧则延伸二压片,藉此使切缝对辐丝形成夹紧,达到极佳的稳固定位效果,并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J6/20GK2191809SQ9422774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5日
发明者吴民雄 申请人:吴民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