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力助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65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动力助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助动车,尤其涉及一种可转换采用燃油或电动方式的双动力助动车。
现有的动力助动车,以燃油发动机驱动为主,虽然有动力大、速度快的优点,但噪声大、废气排量大又对环境带来污染,很多地方,尤其在大中城市都对燃油动力助动车的行驶有限制。目前有企业设计了电力助动车,虽然具有无噪声和无废气排放的优点,但由于其动力较小,速度相对较低,而且蓄电池的连续放电时间只有几个小时,长途行驶有能源不足的后顾之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使用电力动力驱动为主,又可在电力能原缺乏的情况下采用燃油动力驱动过渡的双动力助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动力助动车,由车身、前、后轮和动力驱动装置构成,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一燃油动力装置和一电力动力装置;燃油动力装置包括一燃油发动机和一动力传输机构,设在车后轮一侧;电力动力装置包括一电动轮毂,设在车前轮横轴上,该电动轮毂中包括一电动机和一变速机构;本实用新型双动力助动车还包括一动力转换装置,由一转换开关构成,该转换开关设在车身的车把手上,其两个常开点分别与两动力启动装置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结构,操作者可根据行驶的条件转换动力装置,给操作者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二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附图三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转换原理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身1,前、后轮2、3,燃油动力装置4和电力动力装置5。车身1包括车把手11,与车把手连接的一对前叉12,前叉上设置一前轮2;车身1中部是鞍座13,鞍座下有一空腔可设置汽油箱、蓄电池等;车身1的后部设有一对后叉14,该后叉上设置后轮3。
燃油动力装置4包括一汽油发动机和一动力传输机构,该传输机构是一个主动皮带轮,该主动皮带轮与汽油机的输出轴连接,在车后轮的中轴一侧设有一从动皮带轮,主、从动皮带轮之间采用皮带传动。所有汽油机、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均设在一罩壳内,构成燃油动力装置4,燃油动力装置4设在助动车后轮的一侧。燃油动力装置4还连接一排气管道41,其与燃油发动机输出端连接,设在助动车后轮的另一侧(见图2)。燃油动力装置由汽油驱动,汽油箱设在车身中部的鞍座下。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包括一电动轮毂51,设置在前轮中心,其中心轴与前叉连接。电动轮毂51中包括一电动机和一变速机构,其外壳与前轮的轮辐21连接,使整个电动轮毂51与前轮2连动。该电动装置的动力来源于蓄电池,蓄电池设在车身把手下方的贮存室15内。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转换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动力转换采用转换开关6构成,转换开关6设在车把手的一侧,其常开点分别与两动力装置的启动装置连接。当操作者采用电动驱动时,将开关拨向“A”,接通电源,电动机旋转,通过变速机构带动前轮驱动整车前进;当操作者采用燃油驱动时,将开关拨向“B”,此时燃油发动机动作旋转。其上的主动皮带轮旋转并由皮带传动带动从动皮带轮动作,从而由后轮驱动整车前进。
在燃油传动装置动作驱动整车前进时,前轮跟着旋转,带动电动轮毂被动旋转,此时所产生电流对电动机的蓄电池进行反充电,从而达到燃油动力装置动作时向电动装置电池反充电的目的,对电动装置来说又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动力方式可由操作者自由控制,可远距离行驶,尤其适合来往于城乡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动力助动车,由车身、前后轮和动力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一燃油动力装置和一电力动力装置,所述的燃油动力装置包括一燃油发动机和一动力传输机构,设在车后轮一侧;所述的电力动力装置包括一电动轮毂,设在车前轮横轴上,所述的电动轮毂中包括一电动机和一变速机构;所述双动力助动车还包括一动力转换装置,该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一转换开关,设在车身的车把手上,该转换开关的两个常开点分别与两动力装置启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助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还连接一排气管道,设在车后轮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助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动力装置由汽油驱动,汽油箱设在车身中部的鞍座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助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动力装置由蓄电池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助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前部的车把下方设一贮藏室,所述蓄电池安置在该贮藏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燃油或电动方式的双动力助动车,由车身,前、后轮和动力驱动装置构成。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一电动驱动装置,由设在前轮中、与前轮连动的电动轮毂构成;一燃油驱动装置,由设在后轮一侧的燃油机和变速机构构成。还包括一双动力转换装置,由一转换开关构成,设在车把手上,其两常开关分别与两动力装置的启动机构连接。整车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根据操作者需要选择动力驱动方式,当使用燃油动力行驶时还可对电动部分的蓄电池充电,达到节能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23/02GK2263054SQ96230609
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30日
发明者许佑正 申请人:山康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