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33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
目前,电动自行车构造大体包括车体、脚踏及电动传动机构、电机、电源。电机多数采用轮毂式电机,或装于前齿盘中的电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4112003.1用轮毂式电机不适于在路况较差路段上骑行,生产成本也较高。中国专利96201177.0采用了装于前齿盘中的电机构造复杂,使生产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造价低,便于修理且电耗小的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源1、电机2、传动机构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转轴端部的圆锥齿轮4及与其相啮合的圆锥齿5,圆锥齿轮5的输出轴与齿盘6相连接,齿盘6通过链条连接着车轮的飞轮7。
所述的电机2中的定子中固定着永磁铁8,永磁铁8与转子之间的间隙12在0.5-1mm之间。电机2由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电路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圆锥齿轮构成了自行车电机的减速器,使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输出扭矩达到骑行的要求。由于电机用永磁铁作磁极,间隙12保持在0.5-1毫米之间,最好是0.8毫米。可以省去励磁线圈,减省电耗,节约铜线材。电机由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电路控制,在刹车时由于电机负载过大,控制电路将自动截断电机电源。保正电机工作在额定电流下,同时使骑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圆锥齿轮传动,可以将电机固定在自行车三角架上,使电动自行车造价下降,由于采用永磁铁作磁极可以减少电耗,还节约铜线材,使造价进一步下降,同时还可减少电机发热。由于采用了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电路,使骑行更安全。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的整体的位置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及圆锥齿轮传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线路原理图如
图1、图2所示电池1是铅蓄电池,安置于自行车书包架上,电机2固定在自行车三角架上,传动机构3包括与电机转子一体的圆锥齿轮4,及与圆锥齿轮4相配合圆锥齿轮5,圆锥齿轮5由一轴承9固定在电机壳内,圆锥齿轮5的输出轴与齿盘6的转轴连为一体,转子将运动传给圆锥齿轮5,带动齿盘6,齿盘6带动链条,链条带动自行车飞轮7,使车子前行。自行车还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脚踏装置,当自行车使用电动功能时,脚踏装置不工作,当使用脚踩时,齿盘10带动飞轮7,继而带动齿盘6使直流电动机变为直流发电机给电池1充电,此功能在下坡段既可减慢车速,又能给电池充电。电机转轴与磁极之间的间隙口12为0.8毫米,在此间隙下可以保证转子的正常转动,而且由于间隙小,可以产生较为理想的扭矩。
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电路来控制电机。如图所示采用LM338集成芯片作为电机工作控制芯片。当骑行刹车时,电机过载,使电流过大,LM338自动在大功率三极管的基极产生负压,将三极管T截止,从而切断电机电源,保证骑行者的安全。该电路中Rw是外接电阻用于调整给定电压,来设定自行车的骑行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池(1)、电机(2)、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转子端部的圆锥齿轮(4)及与圆锥齿轮(4)相啮合的圆锥齿轮(5),圆锥齿轮(5)的输出轴与齿盘(6)相连接,齿盘(6)通过链条连接着车轮的飞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中的定子上固定着永磁铁(8),永磁铁(8)与转子之间的间隙(12)在0.5-1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2)由二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电路控制。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源、电机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转轴端部的圆锥齿轮及与其相啮合的圆锥齿,圆锥齿轮的输出轴与齿盘相连接,齿盘通过链条连接着车轮的飞轮。由于采用圆锥齿轮传动,可以将电机固定在自行车三角架上,使电动自行车造价下降,由于采用永磁铁作磁极可以减少电耗,还节约铜线材,同时还可减少电机发热。由于采用了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电路,使骑行更安全。
文档编号B62K11/00GK2330566SQ97243170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吕浩中 申请人:吕浩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